生财有道还是饥不择食?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12: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年前游长城的时候,看到城墙上插着一些花花绿绿的旗子,竹竿挑着鲜艳颜色的一块大绸子随风招展,不伦不类大煞风景心生憎恶,恨不能拔之而后快。最近,有人呼吁把星巴克赶出故宫。虽然志向与动作幅度大大不同,但大抵上,我们出发点是相同的。其实,我们不该过多指责那些旗子或者星巴克,他们没有义务和觉悟来保护古迹的文化氛围,而这些莫名的做法,又不大像是行为艺术,只能说是经营者们发财心切。很简单,插旗子和请星巴克的人认为这是高明的经营手段。
难不成一个古董茶杯非得沏上茶才好卖?
把长城打扮得花枝招展姑且算审美眼光问题,就算作恶心秦始皇吧。但是有人辩解,把星巴克请进故宫是为了服务游客。
广大游客们就这么饥渴?
我刚上小学那会儿,大家特别期盼出去春游。所谓春游,其实就是找个地方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走一边大吃零食,场面极其好看。现在想起来不禁哑然失笑。
可是现在,我们四处可见,旅游景点里组团大快朵颐的“帽子”和狼吞虎咽的“西装”。几十年过去了,大家的档次仿佛并没有提高多少。很大原因是景区随处可见饮食点,似乎经营者们认为大家都是没吃饱就出门的。经营者眼里到处是钱,利用好每一个角落。
餐饮并不是唯一体现,在古镇周庄除了满大街的蹄膀,就是小街旁一家挨一家的商铺,那些古旧的房子全改作饭馆与小摊了。大家看到的周庄已经不是当年陈逸飞画笔下的周庄了。
这种“过度开发”很坏人胃口,仿如山珍海味放多了盐。
旅游景点被建设成了一个露天大餐馆和集贸小市场,难道是向人们展示我国古代的商业水平?看起来,经营者们想把吃东西和买东西变成旅游的重要部分,他们比游客更加“饥渴”。
我宁可请他们提高门票价格,或者门票分级,也不愿意满眼摊贩。对名胜古迹的恶性商业开发无异于涸泽而渔,甚至扭曲历史。旅游本身也变得面目全非。常在网上看有人发帖子,说游客素质低,岂不知,很大一部分应该说是景区经营者素质低。不知道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培养了旅游者的“低素质”?在景区内,我们更需要洗手间,而不是小吃摊;更需要古老的小巷,而不是义乌小商品。
难道这就是人民发奋追求的市场经济?
相比故宫里的咖啡香味和长城上的五颜六色,恐怕乌黑的河水更加触目惊心。
进口垃圾,这听起来很滑稽可笑,继而有些难过。刚过完圣诞节,英国货轮爱玛.马士基号就给佛山人民送来了17万吨洋垃圾。准确说,是我们自己进口的。
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把我以后的垃圾全部无偿都捐献给那些热爱垃圾的弟兄们。可惜,已经靠进口垃圾发了财的聪明人并不会领我的情。因为洋垃圾可以让他们赚钱,而我不能。
这比旅游景点经营者们的“饥渴”更加可怕。
拿来星巴克,至少还有点香味;拿来洋垃圾,只有黑烟、污染的河水和孩子们玩耍的垃圾场。
在拿来的同时拿走了什么?生财有道的活心思与歪脑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批评,更需要强行管制。开放搞活,开放是应该的,但这些挖空心思变出来的赚钱法子绝不能算搞活,长此以往只会搞“死”。
从星巴克到洋垃圾,一个体面,一个赤裸裸,本质是一样的。
生财有道还是饥不择食?
(《国际航空报》个人专栏之十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