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驾亲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1: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是纸上谈兵。因为从整体来看,中国皇帝并不热衷于御驾亲征。除了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需要靠亲征来实现统一,后继的皇帝们基本都是不带兵的。康熙皇帝这种既爱打又会打的,实在是个案。事实上,大部分非开国皇帝的皇帝御驾亲征,都以失败告终。最悲惨的当然是明英宗朱祁镇,干脆自己成了俘虏。
反观欧洲世界,皇帝们的战斗热情就充沛多了。往远了说,希腊、马其顿作战都是国王挂帅。近一点的有欧洲三十年战争、七年战争,皇帝、国王领兵出战。更不用说近代史还贡献出了拿破仑这样的战争天才。

所以,同样是皇上,打起仗来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原因可以有很多解释,历史、地域、民族都是理由,不过最本质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制度的不同。
中世纪的西方国家多是封建制,国王有国王的军队,诸侯有诸侯自己的军队。所谓“我的附属的附属不是我的附属”,诸侯的军队只听诸侯而不听国王的。一旦发生战争,封建制的国王作为诸侯共主,要作为诸侯领袖带领诸侯打仗。所以,西方君主御驾亲征多是迫不得已,起到监督诸侯军队的作用。
而中国在古代是中央集权的国家。皇帝是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军队不归将领所有而只归皇帝一人所有,所以皇帝只要派出将领去管理军队指挥即可。
而且中国的皇帝们根本就看不上所谓的军事才能。韩非子集法家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的王者之道,被历朝皇帝深入贯彻落实。一个杰出的皇帝,最重要的是驭人,是把合适的人应用到合适的位置上,形成巧妙的制衡让所有人都听命于己。
至于具体操作层面的内容,则完全不是皇帝应该考虑的问题。所以,除了情况确实危急、需要皇帝亮相表态,或是皇帝本人有军事方面的特殊爱好,御驾亲征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必要性。
而且,在中国的语境下,战略战术的最高级别一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比起纯粹的武力,外交上的纵横捭阖、政治上的以德服人更受推崇,或者至少这些手段在表面上看起来更加冠冕堂皇。
当然,还有个原因大概皇帝们自己是不好意思说的:他们中的很多人,体质绝对不达标。你想,自小娇生惯养,长大后又是后宫三千佳丽,这身体内忧外患的,换成你你也不愿意大老远跑出去亲征活受罪吧?

参考资料: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98年
孙福喜:《话说“御驾亲征》,《华夏文化》,1996年第1期,P44-45

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