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和发行,哪个应该离书店更近?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1: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就好像是一本书的母体,就像书的妈妈一样孕育并生产图书。如果说书店是图书的爱人,那编辑看书店是不是应该像长母娘看女婿一样越看越顺眼呢?顺眼的人`事`物是不是应该多看几眼呢?从这个角度来说,编辑似乎应该离书店近些、再近些,毕竟书卖的好不好书店才是检验产品的最后阵地,编辑掌握了书店讯息就是掌握了读者市场,长此以往,编辑的数据、信息积累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伴随一生
发行,就好像是一本书的亲人,就像待嫁女儿的娘家送亲团。如果说母亲给了女儿生命,那送亲的队伍则将领着女孩走向新的生活,见证女孩的人生角色变化。发行,就像是这样的角色,把一本由编辑花尽心血生产的图书送到书店,看着图书由书稿变成作品并摆上货柜又何尝不是一种守护
母亲不可能把女儿像水一样泼出去就不再过问,编辑却经常不再关心自己的书能卖多少册;送亲的队伍回家后不会再去打听姑娘婚后过的是否快乐,发行人员却时常询问自己的发出去的书卖的如何,关心之情易于言表。这些,是有趣的不同,却真实的反应了事物的本质与表象间的关系。或者说从我的观点来说,是更希望编辑能够用心去呵护自己劳动的成果的,至少,作为文化的传播者,编辑们也有必要对自己所出的东西负责
回到我的问题,编辑和发行,哪个应该离书店更近?
其实如果就问题而言,我认为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说他们都不是应该离书店最近的人,却都应该围绕在书店周边。编辑离书店近了能够得到的回报是市场真实数据的积累,但没有人能保证数据是否不是以偏盖全,如果数据中混入了特例,那么它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发行离书店近了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提高自己图书的销售量,然而发行的工作不是点对点的,发行们一对多的工作状态是没有人可以做到家家发销商都照顾周到,这还不包括动不动就换片区的责任调岗。以上,我认为编辑和发行都应该靠书店近些,却都不是最应该接近书店的人
在很多人的脑子里总有一个概念,书业的营销就是发行们的吃吃喝喝换来的销量,或者是市场人员的人脉换来的书店里几张斗大的易拉宝。如果说后者还多少属于营销范畴的话,我实在想不出发行人员的吃吃喝喝是怎样算作图书营销的,在我看来这样的应酬最多算得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营销,与图书无关。而在我的印象里,营销,是一个概念,一个系统的行为策划,是图书行业产业链当中必不可少甚至是最重要的一环。它不是吃饭也不是喝酒,更不是几张POP,而是实实在在的功夫,是产业链当中的最精华
一本书编的好,怎样能让它卖好,这是营销的范畴;一本书编的一般,怎样让它卖好不至于太难看,这是营销的能力;一本书编的很差,怎样让它依旧卖的上量上价,这是营销的技巧……营销,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和主动出击,还是头脑与智慧的精华闪烁。我想我甚至可以这样说:只要营销干的棒,编辑甚至可以松掉大半口气。这么说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和强调营销工作在图书产业链当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为了证明营销并不是简单的体力活或者吃闲饭
营销者,要对自己所要服务的产品有足够的了解,这一点从营销的角度来讲各行业应该都是相同的。营销人的工作,不仅是营销产品,更是营销自己,这一点各行业的营销法则也都相通。可是从图书行业来看,我总是看不到能够以类似纯销售行业那样忙碌着的营销人,当然了,在纯销售行业那些人的岗位叫作业务员。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图书营销人员拿着一本书像其它行业的内务员一样敲开小区业主的房门然后推销自己的产品,虽然图书行业现在不太需要这样做,但是在这个比喻中我还是难过的发现,图书行业的营销其实要走的路还很远,包括头脑意识和行为意识,还有品牌意识
虽然营销人的工作做得不算太好,但是我还是偶尔能够欣慰地发现在销售图书的过程中,有些发行人员能够从产品本身出发,对自己要销售(到书店)的书有足够多的了解,他们能从选题的定位一直聊到销售的重点,甚至把最利于图书销售的摆放技巧和闪亮的卖点都跟书店讲个明白,从而以此达到多发书多卖钱多收款的最终目的。在佩服这样的发行人的同时,我也在想,这样的人是用头脑在工作的,如果他们去做图书的营销,辅以他们之前做销售的扎实基础,是不是他们更容易找到产品销售的突破点,答案大概是肯定的
于是我说,不论谁离谁近,我们应该做的是重视每一个,产业链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我们不用花心思去考虑营销到底应该由发行部管理还是策划编辑部辖治,因为不论谁在做营销,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产品的销售为出版方的发行总量做贡献,只要蛋糕做大了,吃多少就是后话啦。任谁都会同意:静下心来做做营销,要比整天追着书店后头只知道发货收款的小发行们强得多吧,也比只知道动不动就拿社里的钱出来做买赠却收获极少的营销编辑强得多吧
于书店而言,也是需要营销的,其实我更愿意这样认为:书店对于读者的营销,比出版方对于书店的营销到位得多也精准的多。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能是以偏盖全,但我眼下坚持自己的观点,也许在面对活生生的读者时候,书店能够体会到的压力比出版方要大的多吧,所以也就被逼得重视营销工作,我不知道这是营销的幸不是不幸
扯远一点,人们在提的店大欺社,其实在我看来这也是‘存在即合理’。店大的前提又不是出版方的鼎立支持,也不是出版方的产品一支独大,更不是出版方的营销功不可落,然后……这个道理,就像是我们总不能想象一个非亲非故没受过我们一点恩惠的孩子长大以后能血脉一统的孝敬我们吧?道理都一样,回头想想也是:不花心思去琢磨书店那点事,出版方能做的也就事倍功半。。。
所以我说,谁离书店近一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离自己的心__更__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