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根:去拉萨的路有多远?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1: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斯根:去拉萨的路有多远?

北京大雪后的第三天,保利剧院看了一场名为《珠峰·雪莲》新乐府经典之声 阿斯根独唱音乐会,阿斯根作为首位在京城舞台举办独唱音乐会的藏族歌手,她还首次将戏剧舞台表现形式引入到个人独唱音乐会的创作中,开创了中国独唱音乐会全新模式。
阿斯根不仅用乐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蕴涵藏文化记忆的精神画卷,整台音乐会也可圈可点,改变观众“听”音乐的传统,在舞美设计中融入众多戏剧性元素,大大丰富了音乐会的艺术内涵,使音乐会不仅能充分展示藏族歌手阿斯根的歌唱能力,更能通过舞台展现藏族特色物品(如转金筒、哈达、建筑)、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原汁原味的藏族舞蹈,带领观众感受视听双重盛宴。
珠峰、雪莲都是美好的、至高的、纯净的、充满期望又具有攀登精神的藏族音乐文化符号。为了展现这种文化符号,整体的舞美设计突出了‘雪山、草地、河流’这三个藏族人民心中最为神圣的地点。舞台上届时将显现出一条通往‘珠峰’的神奇天路,不断蜿蜒盘旋至上。而身着异域风格服装的阿斯根将从洁白的‘雪莲’中走出,宛若高原使者一般,用其空灵的声线缓缓唱出西藏的足音。同时,动感热情的舞蹈和美轮美奂的灯光相互交融,配合着世界一流的音响效果,藏族元素的创新表达将给现代观众带来极大的惊喜。
这场处处体现出“创新”意识的音乐会除了大量运用戏剧元素之外,在音乐的编配上也显示了创作者的独具匠心。演唱会以“珠峰”与“雪莲”为标志分为上下半场。15首极具西藏地域风格的民歌民谣进行了重新编曲配乐,如在《走进西藏》章节中,由四首藏族歌曲组成的组曲联唱在大交响乐队的伴奏下加入特色藏族乐器点缀,阿斯根的“天籁之音”在此映衬下唯美而流畅地缓缓展现;在《藏族酒歌组曲》单元中,音乐总监张巍选择了打击乐、手鼓、扎木聂琴、弦子等藏族特色乐器配唱,突出表现了原生态歌曲的淳朴特征。
而最有新意的创作体现在“老歌新唱”环节,一个手鼓、一把吉他,简单地配乐还原了阿斯根富有爆发力的亮丽嗓音,将关牧村的名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唱出了别样的韵味,光芒四射。此外,“原生天籁歌后”阿斯根也将现场翻唱老前辈才旦卓玛的名曲,由此对这位老前辈表示敬意。同时,整场音乐会中每一首歌曲的配乐及灯光音效都是为了配合歌曲内涵的演绎而精心设计的,当中还融入了众多情景式舞蹈的巧妙配合,整台音乐会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听觉的愉悦,还有“养眼”的舞美布景及情景舞段,可谓惊喜连连。
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一直是“原生天籁歌后”阿斯根从艺道路上的榜样,而才旦卓玛对于这位“后起之秀”也尽显鼓励之词。作为一名藏族歌手,她的歌曲里包含了很多藏族传统音乐元素,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一些现代音乐元素,形成一种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相信宛若天籁的藏族音乐一定会让观众大饱耳福。
此次《珠峰·雪莲》演唱会上,阿斯根演唱的《次仁拉索》、《阿玛来洪》、《巴塘弦子》等藏族原生态音乐中,不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为藏族儿女的阿斯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让更多的人听到,到这一想法得到了空政文工团副团长韩红的认可和赞赏,韩红表示,“民族音乐必须要靠口口相传的方式才能代代流传下去,保护、传承并发展,希望大家支持阿斯根,让更多的年轻人听到这么好的民族音乐。
《珠峰·雪莲》音乐会上,别致的舞美制作带给了现场观众不小的惊喜,为传达雪域高原的原生态之美。带有浓郁藏风的大色块景致,巧妙借用戏剧舞台表现手法,以错叠层加的方式搭配出一幅立体的珠峰风光画卷,在万朵洁白雪莲盛开的奇景中,阿根斯出现在舞台的“天路”之上,所呈现的纯净空灵之美堪比《云南映像》。将原生态艺术的感官享受推向了极致。

此外,我对《去拉萨的路有多远》这首歌也印象深刻,这是电影《青藏线》的主题歌,简洁的词里洋溢着神圣的信仰和对信仰的虔诚膜拜,优美而充满圣洁的情感如同心灵的牵引,牵引着,牵引着我们继续回到那梦里一直在呼唤的青藏线:
去圣山的路有多远
在那冰雪的山顶
为什么有五彩的经幡
在那路的尽头
为什么有金色的光环
阿玛拉,我只看见那路上有九千九百匹骏马
阿玛拉,我只看见那路上有九千九百朵雪莲
一条哈达飞向喜玛拉雅
格桑花儿开遍了草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