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钧:就“大学生整容”回答莫思欣同学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2: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东省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莫思欣来信,说他们现在正在做一个有关于大学生整容的社会调查报道,想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些大学生整容行为,并希望我能够回答一下他们的一些疑问。我觉得这些问题有点意思,录于此,供大家一乐。
问:从现在媒体的报道中来看,大学生整容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火热或者是流行的行为,但是从我们自己的调查以及访谈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整容的态度还是相对于保守的(假如我们得到的数据和结果是正确的),从您的研究来看,您觉得目前在中国大学生中整容是否真的像媒体所报道的那么流行呢?或者更多的是一种误导?
答:我没有研究,但据我观察,媒体夸大了事实。
问:据我们的了解,大学生中对于身边的朋友的整容行为大都表现出无所谓或者支持的态度,但是当自己的恋人或者伴侣要整容的时候态度却发生急剧变化,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自己的伴侣或者恋人的整容行为,您觉得导致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
答:知道费老的“差序格局”理论吧。中国人的关系网是以自己为圆心扩散出去的,对离自己越近的人,关注度就越大,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问:在访谈中我们发现有部分男生对于整容保持宽容的态度,甚至自己也有整容的意向,但是对于自己的恋人还是希望能够保持着天然美。对于男生这种看似矛盾的认知应该如何去解读呢?
答:因为对自己,他可能觉得形象越好,越能获得恋人的芳心;对于恋人,因为她就是凭她现在的音容笑貌“中彩”的。一旦改变,那怕就是美如天仙,那也成了“陌生人”。
问:有部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从容貌对工作的重要性而去整容,希望能够通过整容来改变自己的样貌,同时希望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自信。您觉得通过例如做个微创的双眼皮手术真的能够给整容者带来这样的结果吗?
答:招聘的单位以前又不认识他,他们不会在乎这种改变的。如果自己对自己的形象太没有信心,整容又不会伤害他的话,做一做恐怕也无妨。前提是不冒毁容的风险。
问: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一女大学生为了在找工作的时候更有优势举债去隆胸,在这个“拼爹”“靠关系”“论人情”的现实环境下,通过整容让自己变得更加漂亮似乎也是一种提升竞争力的手段,对于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答:和以上的回答相同。但是还要防备色狼。
问:在整容调查的过程中,加上参考了媒体的报道之后发现女性相对而言更会倾向于通过整容来让自己变得更加的漂亮。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是否已经从某些方面证明了整容的主要对象是女性?又是哪些因素驱使女性去改变自己的容貌?
答:过于关注自己漂亮不漂亮,恐怕是一个误区,我不认为女性天然如此。这里面有媒体的误导,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并非是完全像教课书上讲的是需求引导消费,现在是商人在努力地通过“时尚”来引导消费。整容就是一种被引导出来的消费。
问:有些人认为样貌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在某些特定的行业,例如模特、空姐等职业对于样貌的要求更为严格,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样貌在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或者在职场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答:以貌取人,实际上是一种职业歧视。当然有些行业会有一些特殊的需要,譬如你们说的模特、空姐。但模特主要是身材,国外还特别多“丑模(也可能是欣赏习惯的不同)”,这恐怕难以靠整容来获得成功。至于空姐,其实国外的航空公司已经在用空嫂,容貌并非必要条件。所以,要慎重考虑。
问:通过访谈了解到,有部分人对自己的样貌很不满意,同时觉得样貌在找工作的工程中有很大影响,整容的风险和财力并不是他顾虑的因素,但他们还是对整容无动于衷,您觉得这些人在心理认知上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答:不希望把一个“熟人”变成“陌生人”,对于“熟人”,他已经通过以往的经历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把握;而对于“陌生人”,他心里没有底。
问:有人认为现在部分国民已经富裕起来,整容手术的风险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降到最低,所谓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觉得整容在中国没有不流行的可能,甚至会跟上韩国的全民整容的风潮;也有人认为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保守文化更多的人会保持“身体发肤于父母”的传统观念对于中国未来的整容行业并不看好,对于这两种看法您有什么意见?
答:整容应该是很私人的事情,不能一概而论。毋需强求,顺其自然,每个人都会作出自己的判断。其实韩国人也未必“人人整容”,我们看到的,不过是韩国娱乐圈的一种“风尚”而已(我知道很多90后很鄙视这种“风尚”)。不知道如今很红的鸟叔是否整过容?我没有关注,但即使整过了,那也不过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