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和中秋节要不要给老师送礼?读读这两个小故事可能有点启发……(青春信箱21)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2: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进了慢班,该怎样引导她的人际交往……
https://mp.weixin.qq.com/s/PWGCsNnJR1Bv4UlrQ31OqA
编辑老师:
孩子已经开学了,这两天看起来情绪很低落,我旁敲侧击地询问了一下,应该和学校的分班有关。孩子分在8班,是传说中的“慢班”,而她的一位初中同学在2班,属于传说中的“快班”。

她觉得自己和这位同学的成绩差不多,有时甚至还领先,没想到分班的结果会是这样,她觉得是不是同学的父母出了什么“力”。9月份既有教师节,又有中秋节,我也一直在纠结是不是该向老师“表达”一下感情?

孩子慢慢长大了,有些人情世故方面的事,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和她说。编辑老师,你有好的建议吗?
一位高一女生的妈妈

不知道这两个小故事对你是否有用?

这位高一女生的妈妈:

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因为这段时间也有多位朋友和我说起。我想,你的来信主要想问两个问题,一个是孩子进的是慢班该怎么对待;一个是孩子即将成年,该怎样引导她科学处理人际关系。我想在回信里讲两个小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一个故事是我家孩子的。她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段时间成绩好像有退步,我让她课后多去请教老师,很快她的成绩又追上去了。四年级时,老师仍然是“原班人马”,那年教师节前夕,我准备了两份小礼物,让她在教师节那天送给班主任老师和数学老师——礼物是装在纸盒子里的充气靠枕。这真的算不上礼物,只是想让孩子去向两位课余辅导自己的老师表达感谢。
那天放学回家问她礼物送了没有,她含糊地说送了,我也没在意。大概两个月以后,我在整理书房时,在角落里赫然发现了那两个装着靠枕的纸盒子——原封未动。震怒之下把她叫过来,问她为什么没有送出去,她回答:“办公室里都是人,老师也很忙,不知道什么时候合适,拖到放学就又放回书包里了。”又问她:“班级里其他同学送了吗?你觉得老师对你们的态度是不是一样的?”她回答:“应该也有同学送的,具体不清楚;老师对我们的态度我觉得是一样的,反正对我的态度和以前一样的。”

当下我不再和她多说,只是到了睡觉前,我又问了她一个问题:“你当时成绩退步,让你去课后请教,你去了没有?”孩子回答:“我觉得老师们也都很忙,所以大概去过一两次,我后来成绩有进步,应该是我学得更加用心了吧!”

我想也许每一个关心孩子教育的妈妈都曾有过类似的故事,我放在文章的开头讲,是想和你说礼物不是最重要的,学习终究还是靠孩子自己的。

学校分快慢班的传说一直都有,有的则是特色班,让特长相近的孩子聚在一起,方便在相关领域里探索和实践得更深更远。孩子对自己进的可能是慢班而心有不满,你和孩子爸爸一方面心疼孩子,一方面又难免焦虑,其实有两个角度可以帮助你客观看待,重振信心。一个是,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所谓快慢班对孩子的影响力其实已经减弱很多,因为高中有选考和学考的分类,原先在一个班级的孩子会作出各种选择,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其他科目到时候都会根据选择而走班,这些科目的学习也就不存在人为的“快慢”之分了。另外一个是,虽然学校可能分了快慢班,但真正决定一个班级的风气和“战斗力”的,不是“快”和“慢”这两个标签,而是班主任的带教方法和领导力。这些年来,我曾多次采访过嘉兴一些优秀的班主任在接手所谓的“差班”后,通过自己出色的教育方法,把班级的学习成绩冲进年级前三的。
孩子怀疑同学的父母去出了“力”而进了快班,不管“出力”这件事到底有没有,目前看孩子和同学是进入了“不同名号”的两个班级,似乎将进入两个不同的群体,但事实上,距离最终的“胜负”结果还有三年,倒不如把这一个让孩子郁闷的开学作为当代孩子非常难得和珍贵的“挫折教育”,弓箭在发射之前弦会往后拉,人在跑步或跳跃之前腿会往后蹬,由此鼓励她“不蒸馒头争口气”,做“笑到最后的自己”。我有个朋友的孩子,今年也读高一,进的也是传说中的慢班,在开学摸底考试中,数学成绩进了年级前五,这让朋友和孩子都信心大振,觉得所谓的快慢班根本“不算个事”,下定决心要学得更踏实更努力,三年后冲刺重点大学。

信的最后,我把另一个小故事讲完。据说古代有一位长着长胡子的将军,有一次会客时,别人好奇地问他:“你胡子这么长,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的呢,还是放在被子里面的?”将军想了一下,说这把长胡子已经养了很多年,睡觉时到底怎么放的自己没有注意。那天晚上,将军一夜没有睡好,他躺在被窝里,一会把胡子放外面,一会把胡子放里面,怎么着都觉得不妥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们不必太在意,至少不必纠结,无论是该不该送礼,还是进的是个什么班,因为“成长”这件事,说到底,孩子自己才是“关键人物”。这个世界,也许会有一些所谓的“潜规则”存在,但真正让我们走得稳健而长久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实力。

如果觉得“慢班”作业少,就和孩子一起挖掘一些有意思有价值的练习题;如果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有想法,就友好地提出改进建议。未来的这三年,对孩子来说既辛苦又珍贵,也许你和孩子可以和班主任老师亲密合作,进行一场比考试和送礼更有价值的探索之旅。

祝你家宝贝学习进步,快乐成长!
本版编辑 沈爱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