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表现,不会比方舟子们好到哪儿去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2: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种聪明,叫“事后诸葛亮。”
与之对应的,是另一种聪明,是对他人的异想天开而嗤之以鼻。
所以,才有了《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的刷屏。
没错,视频中的郭老师的确囧得让人心疼。
没错,那些专家、CEO、明星们无论有心还是无意,其表现在今天看来都不是那么招人待见。
直到此刻,我也不太懂引力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更不清楚那个“非你莫属”到底是一个什么节目。当然,郭老师所提的“引力波”和今天经观测发现的引力波,未必是同一个概念,这只是媒体的一种起哄式的炒作。但是,我只是质疑:为什么他们不让老郭把话说完?即使他的确是天真,的确是妄想,他的科学研究在专家们看来的确只是闹着玩!但他至少是一个敢想敢为的人吧?他本人是得不了诺贝尔奖,但是如果他的声音能够唤醒更多人心底的梦想呢?
这个节目所折射出来的,岂止是掌握话语权者对某一个下岗工人抑或民间科学家的看不起?
忍不住截了几个图。
方舟子说:“我觉得他可能连初中都没学好。”
董浩说:“救人要紧、救人要紧、悬崖勒马、悬崖勒马!”
方舟子说:“你连国内都通不过,更别想去通过国外的。”
郭老师呢?
他的话被屡屡打断,但好不容易突围而出的几句,堪称掷地有声:“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来都是奖励给有新的学术思想,而不是说已经有的东西。”
我更相信他的这句话:“中国现在的研究是得不了诺贝尔奖的。”
因为我们缺乏想象力,而且不能容包容想象力。
推荐一本书,《人类简史》。从宏观角度看历史,就会发现不少成功在之前是被视为绝无可能的痴人说梦。
各位,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梦想吗?
我想,大概有很多人,都曾做过诸如“科学家”那样高大上的梦。
但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所有的梦想渐渐落入尘埃。我们不知不觉成为我们曾经最瞧不起的的人——甚至得过且过,甚至自娱自乐。
很大一部分原因,确实要归咎于我们的环境。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一颗潜能无限的种子,但是,并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够成为它本该成为的模样。尤其是在我们不得不通过死记硬背标准答案才能通过一次次考试的时候。
哦,正如《大鱼》中的那句台词:金鱼呆在小鱼缸里永远不会长大。若有更多空间,它们会成倍长大。
而比这一点更可怕的是,我们也会用曾让我们自己觉得委屈乃至恶心的目光,去看待别的和我们不一样的“金鱼”,成为我们曾诅咒过的那个鱼缸的卫道者。
扪心自问,如果当时在节目现场当嘉宾的,是我们。我们的表现会是怎样?
实话实说,这几位嘉宾的词儿啊,完全有可能会从我们的嘴里脱口而出。
想想看,是不是?
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已然被套在一个模子里。更何况一阔脸就变——我们是坐在评头论足的位置,头上有普通人艳羡的光环,身上穿的是名牌,手里有灭灯的权利……
我们也会认为你不过就是初中毕业,怎么可能会懂得相对论那么高深的东西?
我们也会认为你只是一个下岗工人,连生活都难以为继,竟然妄想诺贝尔奖?
我们也会认为你抛出来“长生不老”,更是哗众取宠!这个人恐怕是有毛病吧?
方舟子们说话是真难听。
而我们的表现也不会比他们好到哪儿去。
在视频的后半段,孙浩在因“娱乐明星”一词而被踩到了尾巴,立即发飙,屡次提到了爱因斯坦。
不过,乐观估计一下,就算是爱因斯坦在这个台子上出现,也一样会被当成疯子。
“一个诗人在历史中是伟大的,但是如果他住在你家隔壁,也不过是一个神经病而已。”

2016-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