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公教育取代了国家某局的工作?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3: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2日,全国24个省的国家公务员招考工作举行,记者们忙于发稿,特别期待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能够就这次省考给出一些背景、统计的数字、相关的政策等,最好的是能够给出一点看法和态度。当然,我们知道这几乎是奢望。给这个部委发出的采访函,十有八九是会被拒绝的,挂到网站上的各种“重要”通知,如果不是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跑口记者在微信群里的强烈抗议,多半是没有人通知记者的。“熟悉我部网站”——负责宣传的人给出的理由固然有理,但记者们更多需要的是专家的解读,政策出台的背景等等,而不是简单的当政策的传声桶。宣传部门之间的谨慎和对记者采访需求的不满足,客观上造成记者信息饥饿感,这样的结果有两种:一种就是直接饿死,遇到重要新闻也无法兴奋起来;另外一种就是新闻饥渴,整天瞪眼盯着新闻,出了事情赶紧扑上去,每天都盼望着出事。
再回到公务员考试。众所周知的的国考,国家公务员局给出的解读和职位信息十分有限,谨慎,相关个人不发表看法,给记者的几乎都是简单和干巴的数字,另外就是基层公务员政策的倾斜,基本上不与记者互动,不出名字,也不主动接受记者采访。热门职位的统计,报名人数的变化等动态消息,所有的记者还有一个神秘的第二渠道,那就是中公教育。国内知名公职类职业培训机构,几乎是公务员考试用书以及培训业务的老大,根据中公教育公开的资料,该机构目前已经覆盖31个省份、拥有470余家直营分部、超6000名专职授课教师。神秘的第二渠道真是给记者帮了大忙!每天,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往记者的邮箱发送相关报名信息,热门职位变化、分析、报名人数的变化、分析、考试的攻略等等,之详尽、之专业,之有用,让记者觉得比所谓的权威机构要牛一百倍。——在记者眼中,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专业,以及新闻服务的到位。对比来看,国家公务员局在整个亿万人关注的火爆国考中,提供给记者的素材和有效信息不超过三千字,没有人出来署名接受记者采访,没有观点的强势引导,这种对于新闻的把控以及对于舆情的处理与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来说,实在是不能够满足公众对于信息的知情权,实在是不懂,也实在是不够,往重了说,实在是不尽职。
突然开始怀念黄埔一期的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毛群安、武和平等,尤其是王旭明,其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期间接受记者采访之多,语言之个性鲜明,政策解读之到位,新闻服务之热忱,不夸张的说,现在的部委发言人只能望其项背。时至今日,不知还有多少记者在怀念王旭明的时代。
这次公务员省考,领导希望采访国家公务员局,我很为难,国家公务员局,天啊!那是很难撬开嘴巴的部门,果不其然,宣传部门的同志上来就表示拒绝,省考问各省,国考才归国家公务员局。转述给领导,领导震怒:“一点数字不掌握?一点背景也没有?一点政策都不知道?一点说法都不给,简直是渎职不负责任。”我说:“您息怒,我再问问。”按说,与部委负责新闻宣传的人平时都挺熟悉,也很客气,但这没用,因为很多重要新闻面前,我们不需要熟悉和客气,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新闻服务。再次表明采访意图之后,对方要求我发传真,冒着白发的危险(之前已经有多次白白发的经历),迅速写好采访提纲并在一个小时内发送了传真,看看表,4月21日上午11点半。这个时间如果对方重视,下午下班前拿到口径、必要的数字或者所谓的政策,明天国考一开始,我的稿件不说是独家,也可以被读者看到对于相关部门的采访,这不但能够为记者的文章加分,也可以为相关部门的负责任有态度的公众形象加分。
然而,我太天真了。
21日下班前,负责宣传的同志说,公务员局的人全部外出,无人回答,只能周一再回复。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无奈的写下两个字:“好吧。”
然而,请注意,就在此时,我们的第二渠道,中公教育已经把各省报考的人数,与往年的人数对比,热门职位分析,还有省公务员考试的背景,哪年开始,政策如何等等以两篇长稿的方式发送过来。作为记者,我不可能全盘照登,还需要必要的核实、采访,以及重点内容的梳理。通过微信,找到相关的新闻线人,与她进行了一些了解,又找人进行了一个电话采访,下午两篇稿件已经发出。中公教育作为公务员考试培训的老大,其新闻服务意识,其专业的态度和操作,在相关部门信息服务缺位的时候。显得是那么重要,那么宝贵。我有时甚至觉得,这也许是中公的高层与相关部门一唱一和,演出的双黄吧!
作为国家公务员的最高机构,给公众进行必要的信息普及在这个招考的时刻都是那么重要,比如国靠和省考的区别,比如省考的时间和机制,正如同我的直接领导所说,“一点数字不掌握?一点背景也没有?一点政策都不知道?一点说法都不给,简直是渎职不负责任。”一个记者朋友对我说:没有新闻,百般推托,老子不服!老子不服!
不服也得服。
剧情该到周一了。周一,人社部负责与记者联系的人又说了:国家公务员局还是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不愿意接受采访。此时此刻,我已经是出离愤怒了。
在此,我郑重建议,在每年一次的国考和省公务员考试期间,请相关部委和相关局向中公教育学习,懂得为记者提供必要的新闻服务,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希望你们能够尽职尽责,把考试相关的一切:考试的要求、纪律、人数、招考数字、边远地区招考政策、如何严惩作弊等一切,请尽可能的对记者和公众多披露一些,如果没有请向各省直接要数字,我相信,你们得到这些数字一定比记者更容易。如果你们不具备这种能力,请向中公教育购买相关的专业统计和服务,我相信,他们会很专业,很尽责!
目前,国考补录工作正在进行,又到了中公教育为记者提供服务的时候了。
为何中公教育取代了国家某局的工作?请君三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