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论语:如何解读上海设摊解禁?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4: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浪在首页位置推荐了《东方早报》的消息,这是一则有关上海出台《城市设摊导则》的报道。东方早报的标题如何,我没有看到。新浪的标题强调了“上海不再一律封杀马路摊点”,同时,点出了“市民同意即可摆卖”的说法。这条新闻,其社会反响是好的。我们注意到,网络对上海的做法,予以较高的评价。比如,大多数网民赞同这一做法,认为这是“便民”、“利民”之举,管理更具“人性化”。当然,也有网民希望“正确监管”、“合理引导”,促使其规范化。
城市街头设摊问题,长期来一直困挠城市的管理部门。过去,我们的做法,都是简单化的。设定的标准,也大致是两点论(注意:不是哲学意义的两点论),往往是非A即B,黑白分明。其实,我们这个社会,早已是多元的社会,色彩是多变的,多层次的,还有许多非黑非白的灰色领域。因此,政府部门处理各类问题,简单化的处理方法,早已不适应。我们确实应该实事求是,寻找出许多“中间地带”的解决方案。上海出台导则,便是一种好的做法。因此,网民称好,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我也注意到了媒体的报道,很有趣。一方面,我们肯定了上海“人性化”的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媒体的解读,却也存在片面性,有点简单化了。比如,那个标题,特别点出了“市民同意即可摆摊”。似乎摆摊与否的标准,是市民的意见。我仔细读了报道的原文,政府有关部门人士的说法,其原意,可能被扭曲了。依我理解,申请临时设摊,其实有许多条件,比如,必须在上海居住至少半年以上;向所在街道提出设摊申请进行审核;然后有关方面还将听取街道居民的想法等等。如此如此,有关部门才会颁发设摊的临时许可证。其中申请审核的内容,估计还是会有具体要求的。
上海方面的做法,其关键是不再“一律封杀”街头摊点,由简单处置而变成柔性处理。这种管理,仍然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如果我们的媒体,一味突出放开,这就是对政策措施的一种误导。大家可以想想,上海目前已经存在的“无证摊贩”据说有五万以上,如果不加以管理和有序控制,其数量是惊人的。其社会管理问题,将来会不会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百姓生活。到时候,我们是不是再要来一次摊点的大整治?“翻烧饼”的做法,其后遗症是后怕的。也难怪,有网民就提出了如何鉴定“市民同意”、临时证怎么发和怎么收费、会不会出现权利寻租的现象等问题。至于有人将上海的做法,片面理解成同情和关心所谓的“弱势群体”,那就有点离谱了。比如,乞丐也是“弱势群体”,似乎也涉及“民生”,我们是不是也要放开?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