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患了强迫症?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4: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小区院儿里来了一对儿双胞胎小居民。他们是本院儿的“外孙”——妈妈是本院的女儿,爸爸是瑞士人。两个小男孩个头、长相,一模一样,不折不扣,“一个模子磕出来的”,红红的脸蛋儿,深深的眼窝,长长的睫毛,胖胖的身腰,挺好玩。姥姥一手牵一个,天天在院子里玩。同院的人们免不了问这问那儿。
两个小家伙4岁了。据他们的姥姥说,什么都还没学过,数数还到不了10呢,就是玩。在外国,这么点儿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根本不教什么东西,更没有作业。就连上小学的孩子们也是以玩为主,在玩耍中学点东西,什么压力都没有。
我早听一些经常去国外的朋友说,外国的初级教育非常简单,轻松。孩子们尽享童年之乐。那才叫幸福的童年呢!
其实,在媒体上,这方面的报到也很多。有的家长几经反复,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在国外上小学,而躲避了中国的小学。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对那些否定中国教育的看法不以为然。到了我的孙女、孙子上小学的时候,我才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是如此的糟糕!
国外是素质教育;我们是应试教育。这样的讨论进行了多年,似乎上上下下已有共识,好像谁都承认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应该改。可是,为什么不改呢?
非但不改,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所以,我说我们的教育是患了“强迫症”。
人所共知,我们的孩子,从2.5岁进入幼儿园,就开始上课、做作业了。到了中班、大班,就把汉语拼音、数学加减法学会了。据说,实践也证明,孩子在幼儿园时如果不学好这些科目,到了小学根本跟不上班。可见,我们的孩子,从幼儿时期,就背负上沉重的负担。
“数奥”——有的地方叫“奥数”,全国都在明令禁止,而我们这里却如日中天,甚至不学还就不行了。据说,小学不学数奥,到了初中便跟不上班。果真如此,谁还敢不学数奥?
近年,一些“名校”提前出卷到小学校招收优等生。据说,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数奥。这么一来,各小学校只好适应新形势,抓,给部分“尖子生”加班加点“吃偏饭”!好,六年级孩子们的周末便搭了进去。自然,家长的经济负担也随之增加。
孩子放学之后,要完成大量作业,有的甚至写到23:00以后。有时候,老师会要求在考试中未得100分的同学把试卷整个复制一遍,再作一回。甚至有的老师要求孩子们从头至尾抄写课本……不知道这些教育者们出于何样心理!显然,他们不懂得“少而精”、“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才愚蠢地采取以量取胜的方法。殊不知,他们这一招,弄得孩子和家长都不得安宁,把孩子弄得头昏脑胀,聪慧全无。这一手儿,也剥夺了孩子们本该享有的玩耍时间,泯灭了他们课外阅读、拓展知识的梦想。
前不久,上六年级的小孙女回到家里,大呼考题“超难”。她说,这次期中考试的数学试卷上赫然印着“初中一年级试卷”,还会不难!语文期中考试,竟然考到了最后一课的内容。我不是教育家,不解其中深义。不知道这样的期中考试意欲检验什么?这种做法是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招。
据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们拿着老师的话当“圣旨”,坚决执行不走样——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应该的。但是,都说孩子们到了家里就不“乖”了,不爱劳动,脾气暴躁,说一不二,毫无感恩之心。为此,我曾经向老师提过相关意见。我想,孩子们从低年级就开始诵读甚至背诵《三字经》、《名贤集》等名篇,难道只是停留于简单诵读和背诵上,就不做起码的讲解?如果老师经常教导孩子们尊敬长辈,热爱劳动,勤俭持家,懂得感恩,并且使他们好好地理解了那些国学名篇基本要义,那么,他们的学生一定不会如此学校、家庭两张皮。
……
我们并不要求学校把孩子们都培养成什么“大师”、“学科带头人”,只是期盼我们的教育不要走入歧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