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流程图——(4)读研,应该在职还是全职?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4: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等到你工作几年,你还是需要回到这个选项,在职还是全职硕士?出国或国内?

正如下面的流程图所示,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最后的目标都是为了职业和生涯发展的。所以工作到一定程度,学位不应该是你思考的核心,决策的关键是:你现在的工作需要些什么推动?知识,还是资源?
如果你所在的行业是知识导向的,比如研究、哲学、金融,那么全职的硕士就非常必要。但如果你所在的行业是专业知识或资源导向,那么在职硕士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职期间学到的东西能直接用到工作中,教学相长。更重要的是,读在职恰恰也证明你的同学有一份不错的好工作,舍不得丢掉。这本身是一个筛选机制。这种情况下,来自老师知识只是一个附产品,来自同学的资源、知识和视野才是职业发展的关键。
还有一些人的状态是没有想好要干什么,就是想换个方向,这种情况,如果要清闲,那就读个全职的硕士,如果要发现可能性,最好的方式是读一个在职的硕士,把所有不上课的时候,都用来见同学吃饭,你一定会有各种好际遇。

数据也支持我的观点:




资料来源:教育部官网
毕业人数反映3年前的观点、在校生反映1-2年内的现状、而招生数则反映未来的趋势。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职硕士的主要对象是提高专业技能,毕业后不申请博士,不进入研究机构,而是回到职场更好职业发展的。而在校硕士的方向则是研究为主。(如果对这两个概念要了解更多,可以去看专业型和学术型的区别。)很多人因为学术型的硕士更容易申请到补助或者公家公费而选择,这简直就是笑话——如果你能为这些钱改变研究方向,你本就不该做研究。(不算经济困难还在追求学术的人,我敬佩他们。)

行文至此,关于硕士的职业选择说的已经足够多了。就此打住。很多人总有一种离开大学,以后会不会永远没有读书的机会了的想法。我觉得这其实是对于职业生涯和成人社会的一种无谓恐惧。如果你真的需要一个硕士学历,在今天这个教育资源丰富的世界,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职业上,你总是会有机会的。
真正的限制永远来自于你自己。如果有一天你觉得无法放弃你现在的生活而去读一个硕士。那么一定是因为你那时候生活,有了一些于你更重要的东西。你有了比一个硕士学历更加重要的东西,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如果有一天你依然觉得需要了解一些新知识,需要静一静,需要搞明白某个问题,那就用那时最好的方式读吧。
在一次大学生辅导基地的培训后,有大学辅导员过来问我:古典老师,我很困惑,我的学生总问我,现在学这些,未来能有什么用?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该如何说服他们?
我说:“单纯的知识,就是无用的。”
他很诧异,古典也认同知识无用论?
我告诉他,单纯的知识,是无用的。
人的能力有三个圈,知识、技能和才干。
比如说我在这里讲课,凭借的就是我的知识,但是我们的知识差拒大不大?实在不大,你拿着我的PPT,回去GOOGLE一两周,基本上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但是,隔着十年的职场,我像你保证,慢慢来,别着急,你会是未来的主人翁。


相关的系列文章:
1.我该从事本专业就业吗?
2. 我该考研究生吗?
3. 保研,考研,还是出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