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青杨专栏】取消计生相关部门后,如何鼓励年轻人多生孩子?

[复制链接]
查看67 | 回复67 | 2021-1-9 0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风青杨
  9月10日晚,据中国机构编制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即“三定”方案正式公布。原内设机构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司、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三个与计划生育相关的内设机构,均已撤销,转而变成新的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此外,老龄健康司、职业健康司、保监局为新设内设机构。
  原来的计生部门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鼓励生育的部门。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即生育政策的大调整来了。
  不信先看看数据,根据2015年辽宁省生育状况和生育意愿抽样调查,“全面二孩”政策目标人群中有12.8%打算再要孩子,80.3%不打算再要孩子,6.9%还没想好。八成目标人群不想要二孩,可见辽宁育龄夫妇的二孩生育意愿非常低迷。如果辽宁不出台鼓励二孩生育的政策,那么势必不能提升目前过低的生育率。事实上,近几年辽宁省由于出生率过低,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了。
  不仅是辽宁,全国的大趋势都是如此。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为9074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5.6%,比上一年减少了349万人,这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净减少。一方面,劳动人口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大家生二胎的热情似乎比较低迷。
  从计划生育时期,小脚侦缉队的大妈们频频出动扫街,而超生游击队依然不管不顾地偷着生;到现如今,二胎政策逐步开放,响应者却寥寥无几的尴尬局面。如此强烈的反差,到底是因为什么?
  大家不愿意生二胎,并非不拥护国家政策,而是生孩子的成本的确太高了。中国城市当下的实际育子成本大体触及了普通独子家庭承受力的底线。中国父母都望子成龙,孩子的教育投入在家庭经济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结果是各种昂贵的育子项目纷纷出台,孩子上学有偿择校成为普遍现象。这耗尽了很多年轻家庭的财力。
  既然人口形势不乐观,当下首要之事,应是发出更鲜明的政策信号,重树新人口观和新生育观。要彻底扭转“人多是负担”的陈旧观念,倡导尊重生命、重视生育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全社会树立有利于个人发展、家庭发展和国家发展的新人口观和新生育观。要推动计生部门和工作人员转变人口观念和工作作风,重新投入新形势下的人口与生育工作。
  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愿意生二孩,政府有必要出台一些有利于减轻育龄夫妇负担的政策。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鼓励生育方法值得借鉴。这些办法可分为:宣传号召、经济辅助、减免税收、生育保障等。
  一是宣传号召。俄罗斯政府印制并在街头张贴了许多鼓励生育的宣传海报。在莫斯科地铁,一幅海报上画着一名妇女抱着3个婴儿,另一幅海报上则印着“爱国从家庭开始”的字样。
  二是经济辅助。在日本,每生一个孩子政府会一次性奖励42万日元“生育金”。2010年7月,伊朗政府宣布,将为每名新生儿设立银行户头。按照这一计划,政府将在国有银行为每名新生儿设立一个950美元户头,以后每年拨入95美元,直至孩子长到18岁
  俄罗斯于2007年开始实施“母亲基金”项目,生育第二个以及更多孩子的家庭就可以申请。生育第三胎或更多子女的家庭,在新生儿满三周岁前,每月还可获得5000至11000卢布不等的补贴。俄罗斯还向多子女家庭免费提供住房用地,并向生育四个或七个子女的家庭分别颁发“光荣父母奖章”和“光荣父母勋章”,以及荣誉证书和10万卢布的资金奖励。
  德国政府规定,停职在家照顾孩子的父母全年每月可得到相当于税后月收入2/3的补贴,每月最高可达1800欧元。
  三是减免税收。韩国政府在2010年审议了《地方税法修正案》。修正案规定,养育3名及3名以上未满18岁子女的家庭及养育者,在购买汽车时将享受减免使用税及登记税的优惠政策。
  四是生育保障。韩国政府面向月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新婚夫妇每年提供5万套保障性住房,为怀孕女性提供一定的产前诊查费用,子女不满6岁时,女性可以有1年时间在家养育子女,每月可领取40万-50万韩元的底薪,并保留职位等。
  吸取他国鼓励生育经验,人口老龄化危机已经迫在眼前,生育意愿的下降也可以预期,越是这样的情形,国家政策层面越不能犹豫,尽快发出旗帜鲜明的信号,才能降低可能的风险,让未来多一分保障。
  对于社会所关心的因各种负担过重而不敢生育的情形,也要有实际的应对措施。比如,逐步将托儿服务和幼儿教育分别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免费义务教育体系,并鼓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自办幼儿园,简化审批程序,降低民众的托幼负担。再如,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适当延长产假,保障妇女在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和之后的工作权益等。
  为二孩家庭减税。对于生育二孩的夫妇,可酌情减免个人所得税,以减轻二孩家庭养育孩子的负担。此外,要建立健全收养机制。由财政出钱设立免费育婴机构,并鼓励和辅助民间设立类似机构,收养尚无抚养能力人员所生育的子女。彻底修改现行《收养法》,简化收养手续,放宽收养限制,鼓励有条件的家庭收养儿童。这样在生育率一时难以提升的情况下,先提升新生儿成活率,对于缓解人口危机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说到底,鼓励生育的关键是什么?就在于提高医院保健、教育投入等公共服务的水平。同时,教育开支也应尽力降低。想提高生育二孩的积极性要在生育前解除人们的顾虑,让更多家庭不仅“想生”而且”敢生”,不仅“生得起”,而且“养得起”。
  全面二孩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全面所有夫妇都生二孩,生育率仍然低于更替水平,不能维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何况并不是所有夫妇都愿意生二孩。因此,人口政策改革的方向应是全面放开生育,并在生育率下滑时及时鼓励生育。
  作者:风青杨 :知名评论人。一个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微博@风青杨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养老、教育、医疗三个最具有公益性质的领域被产业化,被用来推动消费,成功取代计划生育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最应该做公益的领域不回归公益性质,人口断崖式下跌势不可挡,亡国灭族的可能都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想啥呢?现在还有不少地方在明里暗里强收那个不知所谓的“社会抚养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划生育政策是不是全部取消了,不是指二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也没有对人类如何自然繁衍生息控制过,不管很正常,现在乱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不着鼓励,把房价,教育,医疗等费用降下来,或者说与大部分人收入相匹配就行。到时候,生育率,创新率等自然而然就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娃降个税”,是鼓励生娃的实际措施,而不能光喊口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钱,怎么生。自己都快养不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国策没变,生什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