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言父亲自杀,究竟谁之过?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5: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媒体说,山西榆社县西马乡新村一名高考学生的父亲在儿子估出600分几天之后抱憾自杀!可能有人对此不理解,不是有助学贷款吗?不是有政府吗?不是有……考生的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想象得到属于性格内向的人,这种人可能有许多时候遇事想不开。可再怎么想不开,儿子考上所好大学,理应高兴才是,怎么会自杀呢?
看一点背景:考生家6.4亩地,8口人,年净收入1000多块钱,供着四个学生读书,悲剧的根源恰恰是儿子可能考上所好大学!
儿子考上大学显然不是他自杀的直接原因,但却是主要诱因,我们要问的是,儿子考上大学,老子自杀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
现在的大学教育是教育经济,是经济就离不开钱,“大学校门朝南开,兜里没钱别进来”,现在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是多少?专家的数字和身边的众多大学生的现成帐,一般算来没有太多的必要外支出,大概在每年1.5万左右,上下浮动10%,也就是说,读个本科大概最少要6万元左右,6万是个什么数字?大连的一个农民按政府的统计口径(2005年纯收入5903元,实际一半都不到)计算收入供一个本科生需要10年,如果按实际收入水平计算大概需要至少20年!放在西部农村呢?这个数字大概就是一辈子也不可能了!
别听着说有助学贷款,那里有太多的水分,助学贷款不是谁都贷得出来的,比如在沈阳的大学,大连的学生很难贷得到款,因为比大连的穷学生还要穷得多的学生比比皆是,助学贷款简直是杯水车薪。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要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教育先行没错,但高等教育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就对吗?每年有多少贫困地区的穷学生因为没钱而拿着录取通知书望洋兴叹?——别听开学时大学校长舔个脸在那里大言不惭地说“我们没有一个学生因为钱的问题没来报到”——基本都是假的!高等教育的推广越来越有以金钱多寡作为衡量标杆的倾向!——农民的孩子读不起大学,这,绝非危言耸听!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