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除夕?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1 | 2019-11-13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起源】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除夕风俗】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梦粱录》卷六:“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尴,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租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万历嘉兴府志》:“腊月,乡人以朱墨涂面,跳舞于市,行古傩礼。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辞岁”,置、送“压岁钱”之习俗。《燕京岁时记》:“凡除夕,蟒袍补褂走竭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竭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除夕传说】http://baike.baidu.com/view/256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1-13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除夕简介】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起源】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562.html?wtp=tt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1-13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的前夜,我们把它称之为除夕。对除夕,还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所以,在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以前我也查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1-13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除夕简介】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起源】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除夕风俗】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梦粱录》卷六:“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尴,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租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万历嘉兴府志》:“腊月,乡人以朱墨涂面,跳舞于市,行古傩礼。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辞岁”,置、送“压岁钱”之习俗。《燕京岁时记》:“凡除夕,蟒袍补褂走竭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竭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除夕传说】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春节传说之四:七郎射“夕”
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后还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
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喂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晓得它住在哪儿。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们准备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受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他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晓得后退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除夕活动】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除夕习俗】年夜饭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U][font color=#0000cc]鞭炮[/U]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酒”、“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除夕食俗】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附:春节食谱
·年年有余 原料:黄鱼、番茄酱、糖、醋、茹粉、葱花、蒜米、笋丁 制法:将黄鱼切十字花刀,下八成油炸熟捞出,锅留底油,下上述调料,勾芡,淋在鱼身上即成。
·年年糕 原料:红年糕、白年糕、糖、水、茹粉 制法:将红、白年糕改刀成长方形块状,沾上茹粉下过油,捞出摆放在盘中。锅中放入糖水,待糖融化时勾芡淋在年糕上即成。
·十锦太平燕 原料:鹌鹑蛋10粒,肉燕、香菇、胫花、冬笋、西芹、肚片、萝卜、盐、味精、绍酒、麻油 制法:将鹌鹑蛋、肉燕调好味倒入碗中,将上述原料切片、飞水后捞出,淋上绍酒、麻油,摆在原料上即成。 炒芥菜和春卷也是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芥菜寓意发财。
·八生火锅 原料:胫花、虾仁、鲜鱿、海蛎、青蛾、生鱼片、鲟条、芹菜丝、香菇、粉丝等 制法:将调好味的火锅烧开,随心所欲,涮入锅中即可。 在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准备这顿盛宴的家庭成员,因为,从准备到制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且在除夕夜当天,这些家庭成员为了其他人吃得开心、吃得热闹仍然在不停的忙碌。 【除夕诗词】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除夕上坟的风俗】
晋西吕梁山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刘周“心泪”一诗描写的就是发生在吕梁山区的除夕送年食的情景。心泪
乙亥除夕,天大雪,余骑自行车,往返七十里,自县城返乡为余外祖母并亡父上坟,俗谓送年食也。睹物伤情,吟成一绝。
冷雪冬云凄凄风
凄凄风吹凄凄人
两处莹台留心泪
一生为酬廿年恩
注:乙亥:1995年乙亥年。莹台:坟台。【除夕简介】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除夕起源】 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风俗】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梦粱录》卷六:“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尴,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租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万历嘉兴府志》:“腊月,乡人以朱墨涂面,跳舞于市,行古傩礼。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辞岁”,置、送“压岁钱”之习俗。《燕京岁时记》:“凡除夕,蟒袍补褂走竭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竭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除夕传说】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春节传说之四:七郎射“夕” 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后还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 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喂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晓得它住在哪儿。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们准备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受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他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晓得后退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活动】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除夕习俗】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U][font color=#0000cc]鞭炮[/U]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酒”、“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除夕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除夕传说】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1-13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春节传说之四:七郎射“夕”
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后还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
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喂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晓得它住在哪儿。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们准备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受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他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晓得后退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1-13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有种怪兽叫"夕"专在新年前一个晚上出来危害百姓,于是人们就和"夕"做斗争,新年前一晚上就叫除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1-13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2.htmhttp://www.advv.cn/News/Life/Feast/2006092816626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1-13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2.html?wtp=tt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1-13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百度百科找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562.htm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1-13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年三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