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市场上15%与85%的人谁是多数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6: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与85%的人谁是多数?”,鬼都知道85%是多数!如果有人说后半句:85%的人买不起房,肯定会是一个有迷惑力的结论。其实这个三段论是偷换概念的高手们惯用手法,潜台词在于想说明:现在还有绝大多数人买不起房,之前的所有房地产开发都没有“成就”。
15%与85%的人谁是多数的问题容易引发认识上的混乱。非专业的郁闷之人有可能用自认为准确的数字发泄心中的郁闷,从而失去理智判断。“点背怨社会”,因为云雾过多能让人看不清真相,因为数据郁闷或愤懑万万不可取。
准确的说,市场是远离弱者的场所,公共事业是补漏的行当。当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非市场因素的问题就会凸现出来,房地产市场上的反应也是如此。住宅市场化的结果必然造成需求结构的变化,需求也将随着市场膨胀分成已经满足需求与未满足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其中,一方面,已经满足需求者分化成已满足的住房需求转为住房之外的需求和住房需求层次升级为未满足的改善性及享受型住房需求。另一方面,未满足需求都是潜力需求,潜力需求分为刚性需求和难以实现的需求。
事实说明:当已经满足需求与未满足需求的结构因为单一市场因素作用不断变化的时候,少数未满足需求的收入水平脱离或者赶不上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时候,走进了市场无论如何都无法解决这部分需求的时候,一定出现所谓的“夹心层”或中低收入需求者,这是市场的先天性缺陷。
因此,社会上有人提出,“15%与85%的人谁是多数?”一定认为15%是已经满足需求者,85%是买不起房的人,这是个悖论。应该说,15%与85%加起来是未满足需求,也就是说有15%未满足需求者还能买得起房,85%买不起房或者没有产权房。至于已经满足需求和未满足需求群体的比例关系是多少,这个总体指标目前还没有人公布。但就现实来说,居者有其所及住房私有者是多数,一定不会只有15%!
有人提出未满足群体中“15%与85%的人谁是多数”的问题,可以说在这个群体中还有15%没有得到住房满足者处在持币待购但其是买得起房者,另外很多人(85%)还在等待买房或者没有产权房。希望科学的看待“15%与85%的人谁是多数”的这组数据真实含义,才不至于迷迷糊糊。
另外,15%和85%这个分法准不准确还很难说,这不过是个时点数,不是时期数,对这个问题也要保持一份清醒。即使15%和85%这个分法是准确的,如果大量保障性住房提供给百姓,这个比例一定会随实况而不断变化着,到年底再引用这组数据可能会得出僵化或者不准确的判断的!!
有时候数字是很能迷糊人的。切勿乱引用,以免论点与论据背离。逻辑学告诉人们前提错误,结论一定错误。“15%与85%的人谁是多数?”反映了一个错误或者不完整的命题。
有网友看了我的文章说“博主有水平就大胆亮出自己对于房地产的观点,这样遮遮掩掩帮(搬)弄是非哪里是君子所为”。我声明,我的观点不是观点,是对实际的思考以后的看法,我的看法没有“遮遮掩掩”,很多相关文章足证也在继续验证着,不信的话,浪费点时间接着往下看。
相关文章:
房价涨跌的关键看结构变化
存量房不影响房价
楼市最大矛盾并非房价收入比畸高
用政策疏导多样的住房需求很重要
房价涨跌的关键看结构变化

稳定房价适宜大手段
中国房地产不会发生泡沫破裂
从买房人的角度看楼市的走向
误解房地产市场是商品住宅市场畸形发展的结果
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方式也是一种商品交换
消费和投资的带动功能促进楼市健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