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成为“单田芳式”的教授有何不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6: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家的时髦性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有人引用雷海宗先生《专家与通人》里的话,来批评大红大紫的易中天、于丹们,并评价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已沦为“电视书场”,而易中天和于丹们已经沦为另一个“单田芳”,这是史学的悲哀,学者的悲哀。
“专家的时髦性”,不知能否跟知名度、流行元素、作秀赶场、谋取功名一类定义的直接挂钩?其意是否在于,学者教授应甘于寂寞,淡泊名利,苦心求索,大隐隐于市,藏身象牙塔,埋头故纸堆,言必之乎者也?我引申也许说过头,但至少你有这个倾向。
“专家的时髦性”换言之,倘若是与时俱进,创新图变,我看这没什么不好。这是一个传播的时代,一个媒体和互联网交织的世界,将我们一网打尽,无路可逃。专家教授“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方法,面临新的选择和机遇。你拒绝她,很可能就拒绝了一个时代,错过了诸多善行。央视的“百家讲坛”,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诚然,电视自有其传播的特点,尤其讲究大众化和通俗性,这大概就是被攻击为“转述复述多,而无学术研究原创意味”的原因吧。而“百家讲坛”强调五分钟一个故事悬念、一次片花过渡的电视编排方式,更让人攻击为“电视书场”,戏称教授们“自甘堕落”,跟单田芳们去抢饭碗。这些提法,足以表明,一些人对当代传媒之规律,完全不懂,同时还表明,不少教授们在骨子里,觉得自己应该比“说书卖艺”的地位高出一头,厚爱一层,高看一眼,还是相当得清高与“自恋”。
央视的择人用人标准,除学术背景外,按照电视的要求,口才和语言表达能力,必须综合考量,缺一不可。我的大学经历告诉我,有的教授著作等身,读之爱不释手,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但亲临课堂,木讷拘束,言语迟钝,口齿笨拙,照本宣科,不知所云,常令人昏昏欲睡。有的教授,开课神采飞扬,说古论今,纵横四海,旁征博引,让你掌声不断,热血沸腾,但遍寻其论文大作,却不过尔尔,难以卒读。文章好,学术好,演讲好,形象好,普通话好,什么都要好,这无疑有点难,特别是找到形象好的女教授,更是难上加难。
钱钟书先生是学术和文学的大家,他从不接受媒体记者的访问,按他的名言:如果你得到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非要看看这只下蛋的母鸡呢?我们敬重钱先生,因为他是公认的一代宗师,但我们也不必对易中天们口诛笔伐。专家教授同样是“生物多样性”的反映,有的侧重学术原创和发现,在学术的尖端游刃有余;有的偏重传播和传承、复述与讲解,擅长做深入浅出的推广和普及;有的兼而有之,左右逢源,大俗大雅,进退自如,处处生辉。和谐社会,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和而不同”,教授们也不会如出一辙,异口同声,千人一面。惟其如此,学术才百花齐放,场面才欣欣向荣。
国学在流行歌曲和海外大片的映衬下又热起来了,普通大众开始“品三国”,男女老少尝试交流《论语》心得,这当然要感谢央视与易中天、于丹们的贡献。我们不反对给“百家讲坛”挑刺,或者找到几处“硬伤”,但这不瑕不掩玉,无法否定“百家讲坛”的成功和影响。几大高校博士联名请于丹“下课”,称“孔子很着急,老子很生气”,于丹回应说“现在上课要比下课重要得多”,应该更值得公众的掌声和肯定。
曾几何时,“教书的,不如卖书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曾几何时,我们悲天悯人,时下究竟有多少人知道科学家的大名,学者教授的雅号,而歌星的大名、影星的小名、球星的别名,都被人耳熟能详,不思量自难忘?!而等到余秋雨、易中天、于丹的名字社会广泛传播街谈巷议时,却又被百般打击认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作怪呢。难道,我们都成了“好龙”的“叶公”吗?难道,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吗?
易中天不是单田芳,他也未必认同自己是“单田芳式”的教授。但多些“单田芳式”的教授,并不是什么坏事!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百家讲坛》重播对得起热心观众吗
《百家讲坛》“我讲经典”,难为了主讲嘉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