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旦多出来的那一秒,你想续给谁?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6: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们,2016年的时光将多出一秒。
格林尼治时间2016年12月31日23时59分59秒之后,将出现特殊的时刻——“23:59:60”。
这一秒怎么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UT)和基于原子振荡周期的原子时(AT)的两个时间系统出现差异,当两者时刻差超过0.9秒时,就在协调世界时(UTC)上加上或减去一秒。



到现在,全球已经进行了26次闰秒。北京位于东八区,根据国际计量局发布的闰秒调整预报,中国将会在2017年1月1日出现“07:59:60”。到时,记得把手表、手机调慢一秒。多出来的一秒意味着什么?微观世界里,铯原子中电子能级跃迁周期的9192631770倍定义为一秒。我们常说一刹那、一瞬间、一念之间。根据《僧祗律》中“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的说法,因一昼夜是86400秒,有人推算出了一须臾=2880秒、一弹指=7.2秒、一瞬间=0.36秒、一刹那=0.018秒。这样算来,一秒大约是1/7个弹指,2.8个瞬间,56个刹那,56个一念之间。知乎答案里有人统计,在一秒钟里,光绕地球跑了7圈半,地球绕着太阳转动了298公里,蜂鸟可以振翅55次,猎豹在草原上飞奔了28米,旗鱼在水中游了33米……一秒里,电影放映了24帧画面,人可以呼吸93毫升的空气,男人的胡须生长了10纳米。
但无论如何量化统计,这一秒在时间长河中都太过于渺小。前几次闰秒出现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电脑、手机、空中交通管制和金融交易市场等行业。三年前,在格林尼治时间2012年6月30日的最后一秒钟,许多网站突然中断了服务。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在这一秒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CPU利用率增长,最后不得不重启。



既然这么麻烦,那何不干脆摈弃由地球和太阳构成的“天然大钟”,在军事、商业、科学测绘等各个领域彻底采用原子时?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有人这样描述原子时:“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全面采用原子时,意味着人们可以完全摆脱地球自转与日月更替,孤独地奔跑在向前的路上。”闰秒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说,维系着人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
眨眼一次需要0.2到0.4秒的我们,几乎感知不到多一秒少一秒的区别。只是在那些刹那与瞬间里,你可以冲过检票口赶上飞机高铁,抢上那一毛钱还封了10个的微信红包,快上一步摁下鼠标抢下演唱会门票,甚至,赶上最后一个名额抢上你的18环外限购房。
你也可以忍住一秒的冲动,在薯片塞进嘴里前虔诚地放下,负气写下“分手吧”按下发送键前再停留,在支付宝输入最后一位密码前剁手。




但生活于时间里,讨论其意义又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东西。就像上个月喊着“距离2016年结束还有100天”的人们,在月底分享完那首《Wakeme up when Septemberends(九月底喊我起床)》之后欢度国庆长假,到现在都还没醒过来。那些关于“这一秒可以做什么”的答案里,更浪漫却又更实际的答案可能是:一秒钟,可以做出一个改变命运的重大决定。一秒钟,可以爱上一个人。格林尼治时间温馨提醒您,该醒醒啦。不然,太阳和铯原子联合起来包邮买一送多一万秒给你都不够。
文/杨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