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派”是啥?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8-2-26 19: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桦派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以文艺刊物《白桦》(创刊于1910年)为中心的作家与美术家所形成。他们主张新理想主义为文艺思想的主流,因此也称为新理想派。20世纪初在日本兴盛起来的自然主义文学,已逐渐趋向末流,成为仅仅刻板地描写琐碎丑恶的日常生活的文学。大部分由贵族子弟学校学习院出身的一群年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对此表示不满,他们举起理想主义的旗子,创立独自的一派。参加这一派的作家主要有武者小路实笃、有岛武郎、有岛生马、志贺直哉、木下利玄、长与善郎等人。武者小路实笃在《白桦运动》一文中提出:“白桦运动是尊重自然的意志和人类的意志,探索个人应该怎样生活的运动。”他主张“通过个人或个性发挥人类意志的作用”。这是紧接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思潮之后的新的主观主义运动。他们的理想无一定的方向,仅以个人与个性的成长作为运动的口号。除了这一根本主张,流派中主要的成员,绝大多数在道德与伦理上保持高度的洁癖,富有人道主义的色彩,因而他们容易被看作一种人道主义者的团体。他们反对文学艺术上的自然主义流派,也自称为精神的自然主义者。在这一派的作家中,有的站在严正的现实主义的立场,有的则具有空想的非现实主义的倾向。在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的资产阶级文学中,曾哺育了不少在思想上艺术上处于高峰地位的作家。他们是彻底自由主义的个性尊重者,能够从各种旧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作品的形式与表现方法上有许多创新。直接受白桦派的影响而成长起来的,有以剧作家仓田百三、诗人千家元□等为首的一大批知名作家,包括后来成为无产阶级作家的江马修等人。1904至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资本主义飞跃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接受了欧洲19世纪文艺思潮的影响。属于白桦派的上层社会青年知识分子,摒弃了自然主义文学对现实生活所作的阴暗的描写,他们充满发挥个性的光明与希望。以1914年所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契机,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民主主义思想运动的高潮,强烈地影响了日本。日本知识分子对人类光明的理想与不断地前进的可能性怀抱希望。白桦派的文学艺术在这种思潮下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大正时期文学的主流,并给以后的日本文学留下深远的影响。由于有岛武郎倾向于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张,与白桦派一般为唯心主义的观念,逐渐地发生矛盾。这一流派的主持者武者小路实笃从事于组织空想的“新村运动”,遭到失败。1924年东京大地震导致了《白桦》的停刊。特别是唯物主义思潮的发展,使白桦派的文学艺术思想逐渐衰微。
《白桦》1910年4月创刊,1923年8月停刊,共计出版发行160期。由武者小路实笃和志贺直哉等的传阅杂志《望野》(后改称《白桦》)、里见弴等的传阅杂志《麦》和柳宗悦等的传阅杂志《桃园》合并而成,另有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人加入,成员大多属于上流阶层。创刊时具有浓厚的反自然主义色彩,同时致力于介绍欧洲美术,尤其是后期印象派画家。既是文学杂志,又是美术杂志。该刊强调尊重个性,成员倾向各不相同;但就整体而言,起初利己主义色彩较浓,其后则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较强。在该刊周围,还有《利己主义》和《生命之川》等一系列卫星杂志,其势力逐渐扩展,成为当时文坛的中轴。白桦派的主要作家及其作品有志贺直哉的《到网走去》、《在城崎》、《好人物夫妇》、《赤西蛎太》和《 和解 》,武者小路实笃的《他的妹》、《幸福者》和《一个青年的梦》,有岛武郎的《一个女人》、《给幼小者》和《该隐的末裔》,里见弴的《你与我》,长与善郎的《盲目之川》和《项羽和刘邦》,木下利玄的短歌,千家元麿的诗歌等。除主办《白桦》杂志外,该派还组织白桦演剧社、白桦美术馆和白桦音乐会,出版《白桦之森》、《白桦之林》、《白桦之园》和《白桦脚本集》等同人合著集。《白桦》停刊后,该派又陆续创办《不二》、《新村》、《大调和》、《独立人》和《心》等,其影响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考资料:百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