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还在拍《七宗罪》,哪怕片名叫——《社交网络》!

[复制链接]
查看35 | 回复35 | 2021-1-9 0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络是个好东西,让大家可以看到比较新的电影,如《社交网络》,而这些电影或者永远不会被引进,或者在引进的过程中成全了爱德华们。
《社交网络》算大片吗?区区4000万的投资,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场面、没有动作(哪种动作都没有,你们懂的),只有大学校园和法院听证会上的冗长对话,它与大片毫不沾边。
但我坚信一点,电影世界里可以没有大片,不能没有大导演。


(一)
影片开头,片名出现前是5分半钟的前戏,而且是没有快感的前戏。
大学酒吧里,压抑昏暗的氛围内,一对青年男女学子的约会,不断地争吵,最后不欢而散。从这段时间开始,很多观众开始不喜欢这部电影,很多观众开始不喜欢这个男猪脚。导演大卫芬奇故意和大家作对,设置了一个扭曲纠结的开局,男猪脚超快语速的喋喋不休、神经质的动作、敏感脆弱的心理都让人头痛,就如和他约会的女孩Erica所说:“你该吃药了”
有多少人是冲着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后面一律简称为马克)来看这部电影的?这位84年出生的小伙子早已成为IT世界的神话,去年关于他个人身家高达70亿美元的故事早已经成为历史,目前他实际占股25%(电影里体现马克占股51%的时候还是07、08年)的Facebook的最新价值几乎每天都在暴涨,这几天大概在700亿到1000亿之间。
而且他是白手起家,爸爸也不叫李刚。
然而此刻的电影场景还在2003年的秋日,马克还只是个自大、自卑、自恋、自摸的悲摧男——别以为他是哈佛的大学生就能天天快活,电影借Erica之口已经说明了:整天只会沉溺在电脑前的马克在生活中很难约到女孩。这不,现在连Erica也愤怒地抽身离去,留给马克一句:你就是个asshole。
那些想看到马克传奇故事的人、那些虽不了解马克和Facebook但按照传统观影习惯潜意识里要在主人公身上寄托正面情结的人,此刻该是多么的憋屈啊!这个大卫芬奇,为何冒着失去观众支持的风险让电影在一开头就进入了这种调子,难道他是想暗示大家:在这个社会,也许只有一个偏执狂加asshole才能成功?!
  
  
  其实在这不让人特别愉快的5分半钟里还是有一些亮点的,整个电影开头,高举宝莲灯的哥伦比亚大姐还没消失呢,马克就已经开始郑重宣布“中国的高智商天才数量要多于美国人口总和”。此刻的我不由得心中暗想:看来你小子上过天涯。
  
  而在5分钟后,当Erica怒骂“你就是个asshole”并愤然离去时,由于起身动作较快,她的椅子在地板上划出一种惟妙惟肖的声音,配合着她的这句给力台词(这也是整部影片的点题台词)。就凭一头一尾的这两个亮点,我已经开始被大卫芬奇撩拨得不行了。
  
  出片头和主创字幕的那短短两三分钟里,失落的马克走在秋日萧瑟的校园,淡淡的钢琴声编织着忧伤,导演再次告诉我们,这不是一部励志片、不是一部梦想照进实现、太阳照常升起的主流价值片(插一句闲话,起这两个名字的国产电影恰恰非常不主流),哪怕你已经知道这个踽踽独行的少年不久后就可以黄袍加身、俾睨天下。
  
  哦对了,这是长达2小时的电影,我不会一一讲述剧情,只挑我眼里的亮点(大致按影片时间顺序),所以,还没看过此片的朋友可能就会感到干涩了,我爱莫能助。
  
  
  
  
  
(二)
  
  被甩的马克回宿舍后上网去大骂Erica,还特意讥讽她的胸部罩杯,马克其实是暗示给大家“我和她上过床”了,因此就算被甩了也有点面子。
  
  但事实是他们很可能并没上床,这从电影开头那段约会时二人之间的口吻、状态可以看得出来。这里并不是说Erica多么的保守古板不让马克得手,而是说马克实在是太不会与女生沟通了。
  
  (写到这里友情赠送大家一个段子:大学男生宿舍里,几人半夜了仍在聊天,话题是“碰到喜欢的姑娘该说什么” 这时另一个同学被从梦中吵醒,不满地嘟囔了一句立刻秒杀众人:“别说那些没用的了,咱们睡觉吧!”)
  
  当马克创建那个给女生照片打分的Facemash时,镜头一直在他的宿舍和校内的一个精英俱乐部里反复插入:马克这边,一帮普通大学男生们百无聊赖的抽烟、喝啤酒、扮黑客潜入女生的电脑偷相片,而在俱乐部里,那些俱乐部会员春风得意,身边美女如云。所以说,任何时候,女人都只属于牛逼阶层,无论是在哈佛,还是在我们村。
  
  
  
  
  
  
  
(三)
  
  电影在前十多分钟按部就班地讲述了一个秋日晚上的故事,然后突然进入3P阶段:三四年后已经功成名就的马克同时被两拨人起诉,大卫芬奇让镜头在法院两个听证会的会场和当年的哈佛校园里往来穿梭,从容不迫。三组场景的变幻之间,关于名利、关于贪婪、关于友情、关于欺骗、关于背叛、关于青春,关于……这个如此asshole的世界。
  
  对于法院听证会的两个房间,与Winklevoss孪生兄弟以及他们的合伙人Divya Narendra(为了敲字方便,后面我一律简称为“三宝”)的官司里,房间是传统厚重的风格;而在与爱德华多Eduardo Saverin的官司里,房间则是玻璃墙,更通透一些。大卫芬奇的处理可谓独具匠心。
  
  在法庭交锋的大量章节里有一种耐人寻味的东西。与马克对立的这四个人(三宝以及爱德华多)身上可能会有很多不讨人喜欢的东西,自私、傲慢、愚笨、浮夸、狭隘等等,但至少有一点,他们没说谎。
  
  而马克在法庭上则是义正词严,与电影开头酒吧里的碎嘴子不同,此刻功成名就的他已经信心爆棚、妙语连珠,让人领略了他在拥有电脑天才之外,在生活里也绝不是个木讷的书呆子,而是精明强干、气场十足的青年才俊。不过,可恶的大卫芬奇却或者把镜头切回当年的场景,或者借对方律师之口告诉我们:马克在说谎,至少在几个对他不利的关键点上,他一直都不诚实。
  
  西方的法庭上,一旦你手持圣经向上帝起过誓的话,再撒谎就是非常遭人唾弃和鄙视的行为。但问题是,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多少人愿意来批判这个神奇的马克呢?
  
  他确实先后欺骗和背叛了那四个人,但为他辩解的人会说:只有马克才有能力撑起今天这个价值庞大的Facebook帝国,而且最终那四个人也都通过法律方式(用经济补偿在庭外和解同样是一种法律方式,只不过就不用开庭宣判了)拿到了巨额财富。
  
  当然,电影里表现了,如果真的开庭马克很可能是输家,不过要不是商业天才马克(他在商业上的天才丝毫不逊色于电脑方面,也许更出色)的运作发展,这块蛋糕就无法做大到如此地步。某种意义上说,那几人既是被马克算计的受害者,同时也是马克财富暴涨历程中的受益者。这真TM让俺们这些有正义感的人纠结。
  
  让我们短暂地离开电影一小会儿:假设你所在的单位民主选举领导,为人正直的甲得了多数票理应当选,可最后是个卑鄙小人乙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当选了,例如贿赂监票委员会篡改结果等等,总之具体手段我们不去管他,反正是乙当选了。此刻,大家的良知和正义感在甲这边自不必说。
  
  问题是,乙上任后把单位效益弄得很好(不必吃惊,这样的人肯定比甲会经营),大家的收入明显增加。过一段时间后又要选举了,而且这次的选举结果肯定是真实的不会作弊,那么你是还甲一个公道摈弃乙呢?还是为了自己的房贷、车贷以及孩子的奶粉而拥护那个卑鄙小人呢?
  
  
  
  
  
  
(四)
  
  回到电影里,关于马克的Facebook是否剽窃或者抄袭了三宝的创意一直是银幕内外以及IT界争论的焦点,而我的看法是:从电影里展示的情节来看,这不是最关键的,马克最高的一招棋(或者叫最卑鄙的一招棋)其实是卧底加暗算。
  
  三宝有个做交友网站Harvard Connection的创意,但他们三人都不会编程,因此找到马克来为他们做这个工作,马克在双方没谈到任何报酬的时候就爽快答应了,三宝不觉得这里有蹊跷吗?
  
  之前马克因入侵女生电脑偷照片事件被众多女生唾弃,因此身居精英俱乐部、在校内颇有影响力的三宝提出可以帮马克挽回这件事的不利影响,他们大概觉得是这个条件吸引了马克。哎,真轻敌。
  
  某种意义上说,马克对三宝的欺诈并未激发起观众太多的憎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更像是一种草根对精英的报复,哪怕这个精英本身没做错什么,但谁让你们看起来牛逼哄哄、泡妞不费吹灰之力呢?
  
  答应三宝后,马克马上又找到自己的好友爱德华多谈合作,开始运作他们的Faceboo。而Facebook无论是否剽窃了Harvard Connection的创意,由于这两个网站是同样的校园交友网站,因此不可避免的是竞争对手的关系,也就是说此刻的马克已经卧底在对手的阵营里了。
  
  接下来他在七周的时间里发了15封邮件对三宝说Harvard Connection很有前途、自己正在做它的编程工作,而在七周后马克自己的Facebook已经完成注册后他才发出第16封邮件表示:又不看好Harvard Connection的前景了,暗示自己不干了。
  
  再过了半个月,Facebook正式上线运营,三宝才如梦初醒暴跳如雷,而此刻的他们就算马上从硅谷高价请最牛的编程小组来完成工作从而让Harvard Connection上线的话也已经远远落在Facebook的后面了。
  
  打仗时,部队进军每1分钟的早或迟都会导致千军万马的生死,而商战里市场先机的抢占同样惨烈无比、事关存亡。在相似度极高的两个网站的竞争里,谁上线更早、抢到第一批客户至关重要,特别是以好友互相告知这种形态发展新成员的滚雪球模式。当一大批朋友圈子已经集体入驻一个网站并且形成点击惯性的时候,这个网站就必然具备了极其巨大的黏性,从而令后来者很难居上。
  
  所以说,赢在起跑线上很关键,特别是当你可以让对手暂时上不成起跑线从而保证自己先领先1圈的时候。当然,这在道德上是否站得住脚就不好说了。
  
  问题是这是个成王败寇的世界,赢家通吃,成功者身上会出现圣洁的光环,在别人身上不可原谅的错误到他那里也都会转换成玫瑰色的、可爱的小瑕疵。慈善晚会上那些西装革履一掷千金、被众人追捧的富豪们,他们攫取第一桶金时的卑劣和冷血还有人记得吗?
  
  
  三宝里面的孪生兄弟与哈佛校长的会面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章节。看过那段之后我特意查了一下大卫芬奇的履历,原来他18岁高中毕业就工作了,从未上过大学,呵呵。当然,我觉得他并非刻意嘲弄哈佛的迂腐、古板和虚伪,他更像是告诉我们在21世纪的今天那些哈佛古老校规里面的诚实、正直和绅士风度是多么的不合时宜,而还坚持着这种精神的兄弟二人(特别是哥哥)又是多么的宋襄公。
  
  
  
  
  
  
(五)
  
  接下来该说说马克和爱德华多的故事。
  
  虽然爱德华多是马克的唯一好友,但早期的他各方面都压着马克一头,英俊、有才、更有财,绝对比马克吸引女孩。
  
  更最关键的是,马克对进入哈佛的精英俱乐部已经着迷到了几乎变态的地步,而爱德华多做到了,所以马克一边与好友合作创业,同时心里有点小小的羡慕嫉妒恨也可以理解(有时越是好朋友,彼此之间越会攀比、较劲)。
  
  写到这再说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由于在马克启动facebook的时间段里爱德华多恰好也被哈佛的精英组织凤凰俱乐部吸收,因此马克利用了爱德华手里的凤凰俱乐部通讯录来吸引一些校园精英来网站注册,靠他们则可以再吸引一批女生来注册,而女生们又可以吸引更多的男生来注册,这样网站就可以很快地壮大起来,否则用马克自己的话说“这网站也就只有几个书呆子知道,不会有任何知名度”。
  
  我提起这段情节的意思就是:别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创意、才华固然很重要,但人脉同样不可或缺。
  
  随着网站的逐步崛起,马克一直在强化自己对它的绝对控制,各种重大问题都是自己做决定,并不与爱德华多商量太多,即使是财务问题,马克也总是自己先把钱花了然后再来告诉爱德华多这个CFO,只有缺钱时他才会找到爱德华多让他继续注资。
  
  换言之,也许是由于爱德华多和三宝一样都不是IT方面的技术行家,因此对网站的专业建设插不上手,马克很可能心里已经开始有一点不重视他,潜意识里拿他只当个最终可以参与分红的提款机而已。
  
  但爱德华多不这样认为,他始终认为双方的关系是partner,公司是他们两个人的,江山是他们俩共同打下来的,两人的关系因此走向微妙。
  
  此刻,肖恩Sean Parker适时出现,他能吸引马克表面看是因为他很酷、有更多好点子,其实更重要的因素是精明的马克知道肖恩认识那些手握重金的投资人,因此比只会拉广告的爱德华多更有价值。这样看爱德华多的出局也是必然,特别是他一怒之下关闭账户的举动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对爱德华多出局的细节和技术手段很好奇,由于电影并没有全方位展示,因此我只好以我的理解大致推测一下,如果有业内高手看到,别见笑。
  
  最早的Facebook注册时,马克占65%,爱德华多30%,另一人5%,而此刻的公司章程里很可能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如果将来公司扩股涉及到股权变更事宜时需至少71%以上的股东同意,也就是说必须马克和爱德华多两人同时签字同意才可以实施(换言之,爱德华多拥有的30%的股份不仅仅意味着相关的财富,更关键的是类似于对公司重大决定的一票否决权)。
  
  肖恩拉来投资后,公司第一次扩股,爱德华多在得知自己的占股数量并没有下降的前提下,并且又处于被人阴险地夸赞为内行的飘飘然中,因此他没仔细审核全部4份文件里的所有细节就签了字,但这4份文件里一定有1份暗藏机关——那就是以后公司再扩股时,如涉及到股权变更事宜,原来需至少71%以上的股东同意的条款被调整为了51%,确切地说,就是其他人的股份已经换不来话语权了,马克一人的签字就可以全权决定。
  
  这样的话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第二次扩股时爱德华多暴跳如雷但也无力回天了,此刻他的签字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就算不签也改变不了格局,因为马克肯定已经签字了,这次股份变动就会生效。
  
  所以爱德华多后来一直悔恨不已的就是他的第一次签字,貌似股份没少,实则是自己的死亡证书,由于丧失了自己在公司里对马克的制约,当对方对自己下手时,自己已经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友情提示大家,任何时候、签署任何文件,别怕麻烦,别怕伤面子,一定要从头到尾仔细审核,哪怕对方是你的莫逆好友、父母兄弟抑或结发夫妻(写到这我也有点不寒而栗,这种电影有什么好?太不利于构筑和谐社会了,坚决不能引进!)
  
  马克与爱德华多的友情破裂场面是这个如此冷峻电影里唯一的一点动情(马克尽管一直没忘记Erica,但那似乎更像是需要一种面子上的弥补)。
  
  整个Facebook大厅沉浸在即将迎来百万用户的狂喜氛围里,马克却毫无笑容,忧郁的钢琴把我们又带回了影片开头的那个夜晚,刚刚得知马克失恋的爱德华多立刻赶到他的宿舍来安慰他,接着是他们大闹哈佛网络,闯祸后既有洋洋得意、又有惴惴不安,那不就是一群聪明、顽皮的大男孩吗?
  
  但现在,通往财富和成功的路上,大家终于要撕破脸皮、刀兵相见了。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六)
  
  无论最早三宝做的对Harvard Connection的规划,还是马克对最初的Facebook的定位,其出发点都非常的简单原始——方便大家泡妞,能做到这点就有市场,也就是说荷尔蒙才是硬道理。
  
  不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几个大男孩的类似游戏之作里居然可以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财富,否则三宝就算还找马克编程也一定会签下文字合约,而马克就算砸锅卖铁也会自己凑钱投资而不去拉爱德华入伙。
  
  爱德华多那只鸡的事情是马克做得吗?也许当初的马克只是觉得整天带着一只鸡浪迹校园的爱德华多貌似窘迫实则得意(毕竟那是凤凰俱乐部的入围仪式),因此只是小心眼地戏弄他一下,没想到数年后被自己的律师偷偷找出成为攻击爱德华多的黑材料。
  
  肖恩被抓是马克搞得吗?看起来更像,当然,由于多少又带了点给爱德华多复仇的色彩,因此看上去不那么卑劣,反正结果是不能让牛哄哄的肖恩继续以一副马克老大我老二的姿态在公司指手画脚,这里只有老大,没有老二。肖恩,你该学学中国历史。
  
  片尾女律师所说的“你不是个asshole,你只是如此努力地想成为一个asshole”与片头Erica所说的“你就是个asshole”哪个更犀利?大家各取所需,自己选择答案吧。生活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张三眼里的asshole,也许李四看来就是“你的笑容已泛黄”。
  
  还有,片尾曲太牛了,Beatles就是Beatles!
  
  (说一点电影之外的真事:第一,三宝在被马克晃点以后还是找别人完成了编程工作并把网站更名为ConnectU上线,不过已经晚于Facebook三个月。第二,电影结尾字幕告诉大家马克给了他们6500万庭外和解,但有一个电影里没提到的细节是这笔钱只有一少部分是用现金支付,其他都是Facebook股票,而这支股票一直在嗖嗖地窜,所以如果他们几人还没卖掉的话现在已经增值很多了。第三,孪生兄弟在08北京奥运会上也确实拿到了男子双人单桨赛艇的第六名。)
  
  
  马克到底是个该得到怎样评价的人?
  
  商业帝国的构建和历代王朝的更迭有多少相似之处?马克的故事与刘邦、赵匡胤、朱元璋等人的故事是否有些神似?
  
  做大事的人是否都该具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冷血和厚黑?
  
  难道真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算了,不扯那么远,就说大卫芬奇,他在镜头背后到底要说什么?
  
  
  
  
  
(七)
  
  大约15年前的一个傍晚,我从大本营电器城中兴奋地走出,手里是厚厚一叠VCD(那时的VCD容量小,一部电影至少要刻2张盘,很多超过2小时的电影要刻3张)。
  
  当天晚上,我被其中的一个电影震惊了,刚开始看时并不出奇,一对黑白警探联手破案的故事,让人无法不想起《致命武器》系列,不过这部片子的镜头更黑暗,节奏更凌厉,而且用现在的话来说:口味很重!
  
  他们的对手狡猾和残暴到了极点,当然,我知道只有把凶手表现得厉害一点、让主人公费一些周折再把他绳之以法这故事才好看,但越看越不对劲,正邪两派之间似乎是在玩一场猫鼠游戏,只不过坏人是猫,把一脸正气的警察们耍得团团转。
  
  后来,恶魔杀手带着胜利者的姿态主动投案,影片结尾部分,凯文斯帕西扮演的罪犯虽身穿囚服跪在地上,但是面目清爽、气定神闲,用一种不怒自威的淡定消遣着两位警探;而男主角布拉德皮特那英俊的脸上胡子拉碴、伤痕累累,一副气急败坏的颓唐和狼狈,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对手设下的陷阱,他身边,睿智冷静的摩根费里曼眼里也充满了无奈,对这一切无能为力。
  
  这是一部完全反主流价值的电影,在一个看似描写警察抓到并击毙罪犯的传统模式故事里,导演颠覆了好人与坏人、天使与魔鬼、正义与邪恶的界限,他让人类灵魂里的所有阴暗面都触目惊心地凸现出来,让看到这一切的人们焦灼不安、无所适从。
  
  这部电影叫《七宗罪》,导演是33岁的大卫芬奇。
  
  ……
  
  拍完《社交网络》的大卫芬奇迎来了他的48岁生日,当然不像刚出道的《七宗罪》那样出手狠辣,但内功更加浑厚的他看似无招却招招致命,那种对人性的拷问、对社会的批判从未停止。
  
  
  
  在《七宗罪》的片尾,摩根费里曼说到:“海明威说过,这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为它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全文完,献给无论明天是否拿奖的大卫芬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在楼主眼中马克成功了,我却觉得马克真是穷得只有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gpdel 回复日期:2011-02-28 05:22:04 
  
    每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在楼主眼中马克成功了,我却觉得马克真是穷得只有钱了
  
  ====================================================================
  我在文章里尽可能不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让大家自己去判断。不过,在第六节和第七节里还是有所流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我看懂了社交,但是看完楼主的评述我承认:我仅仅是把它从头看到尾而已…抛开扎克伯格不谈,无论是让人同情的爱德华多还是遭人鄙视的帕克,他们的言行间都洋溢着才华。值得细细品位的片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挂甲哥对电影的简介也是让我自叹不如啊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挂甲兄威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gpdel 回复日期:2011-02-28 05:22:04 
  
    每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在楼主眼中马克成功了,我却觉得马克真是穷得只有钱了。
  
  ————————————————————————————————————————
  
其实世界上的人都是这样,你有的我没有,我有的你没有。只是看在各人眼中什么更有价值罢了。
  
有钱人总是更缺乏自由,真诚,和安全感。穷人则羡慕他们的奢侈,豪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住在挂甲寺的老江湖写的影评真有看头,不知道还写过其他影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