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些"以退为进 以守为攻"的例子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12-5-13 20: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社会似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风和日丽、欣欣向荣的财富画卷,而一个个诗情画意、神乎其神的成功故事,则更令我们激情冲动、意乱情迷。于是,在众多的致命诱惑面前,太多的人忘却了理性的分析和选择,忘却了放弃,而任凭拥有和欲望的野马在陷阱密布的商界里纵横驰骋。殊不知,“放弃”是一种战略智慧。学会了放弃,你也就学会了争取。成立于1881年的日本钟表企业精工舍,是一家世界闻名的大企业。它生产的石英表、“精工·拉萨尔”金表远销世界各地,其手表的销售量长期位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它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全取决于其第三任总经理服部正次的放弃战略。1945年,服部正次就任精工舍第三任总经理。当时的日本还处在战争破坏后的满目疮痍中。精工舍步子疲惫,征程未洗。而这时,有“钟表王国”之称的瑞士,由于没有受到二战的破坏影响,其手表一下子占据了钟表行业的主要市场。精工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服部正次并不为困难所吓倒,他沉着冷静,制定了“不着急,不停步”的战略,着重从质量上下手,开始了赶超钟表王国的步伐。10多年过去了,服部正次带领的精工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然无法与瑞士表分庭抗礼。整个六十年代,瑞士年产各类钟表1亿只左右,行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市场的占有额也达到了50%-80%之间。有“表中之王”美誉的劳力士,和浪琴、欧米茄、天俊等瑞士名贵手表,依然是各国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等人财富地位的象征。无论精工舍在质量上怎样下功夫,都无法赶上瑞士表的质量标准!怎么办?是继续寻求质量上的突破,还是别走他径?服部正次思量着。他看到,要想在质量上超过有深厚制表传统的瑞士,那简直是不可能的。服部正次认为精工舍该换个活法了,他要带领精工舍另走新路。经过慎重的思考,服部正次决定放弃在机械表制造上和瑞士表的较劲,转而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做文章。经过几年的努力,服部正次带领他的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新产品--石英电子表!与机械表相比,石英表的最大优势就是走时准确。表中之王的劳力士月误差在100秒左右,而石英表的误差却不超过15秒。1970年,石英电子表开始投放市场,立即引起了钟表界和整个世界的轰动。到70年代后期,精工舍的手表销售量就跃居到了世界首位。在电子表市场牢牢站稳了脚跟后,1980年,精工舍收购了瑞士以制作高级钟表著称的“珍妮·拉萨尔”公司,转而向机械表王国发起了进攻。不久,以钻石、黄金为主要材料的高级“精工·拉萨尔”表开始投放市场,马上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成为了人们心中高质量高品质的象征!通过放弃战略,精工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风云变幻的商场,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摩托罗拉公司放弃了制造,将制造中心托付给新加坡和中国,它赢得了自己在研发和市场的战略制高点。同样,“买卖的松下”和“服务的IBM”放弃了“统一于技术”的战略导向,而日立、索尼、本田、惠普等则放弃了“统一于市场”的战略努力。放弃是一种基于战略的价值判断,是一种有进有退、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张弛有度的战略智慧。面对战略选择的诸多困境,选择放弃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胆识,需要非凡的毅力和智慧。因此,企业家应勇于摆脱成功光环阴影的羁绊,把企业的利益作为最高的利益,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追求。面对“灯红酒绿”的规模、利润等诸多诱惑,企业家同样要能够耐得住寂寞,卧薪尝胆,十年一剑,守操如玉,坐怀不乱。多一些耐心和耐力,少一些焦灼和浮躁。太多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成功的企业是不断地进行理性的放弃才获得了持久的成功,而失败的企业则因不能进行理性的放弃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5-13 20: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3段的题目需要多花点时间研究,不可一知半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5-13 20: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蒋三次下野就是以退为进的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5-13 20: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蔺相如和廉颇的例子算一个吧,虽然是将相和,但是我觉得算是蔺相如以退为进。退避三舍即城濮之战详细的自己看吧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8540.htm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