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是如何形成的?【连载二】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8: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任何一家中小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下来,就一定有其独到之处,这些独到之处就像是一个人的小聪明一样,如果企业主缺乏远大的抱负,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倒也不至于就一定会出现倒闭的危险。但如果企业主渴望着自己的企业再上一个台阶,尤其是在规模、品位和文化方面再提高一个层次的话,那么曾经的独到之处反而有可能成为改革的最大障碍,就像我们经常说有些小聪明的人在干大事时总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样。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的独到之处大多是随意性强,灵活多变,一切以现场临时处理为主,无章可循。在创业的初期,这种做法无疑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因为企业主的现场指挥和决断直接决定了每一个细节,从而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企业做大之后,企业主已经不能事事现场决断了,这中间就出现了各个层次的管理环节,而决定这个中间环节能否起到作用,就看有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
在中小企业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从上到下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脱口而出:“这是老板说的!”不要简单地看待这句话,其蕴含的深意无疑在告诉大家,这家公司本没有什么规章制度和远景规划,一切还是依赖于企业主脱口而出的旨意,而企业主在不同的场合会说出完全相反的话来,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各不相同,于是,老板的同一句话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引用后,其造成的混乱可想而知。
换句话来说,这样的企业里很多事情和问题的处理,几乎完全不遵循客观事实,一切凭企业主当时的心情,同样一件事,企业主的心情好坏与否,对其处理的结果甚至是背道而驰。这世上最善变的就是人的心情,如果一个企业的运作程序完全依赖于企业主的心情,那么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企业一日三变,甚至是好恶不分,在类似于这样晨晴午雨的企业,谁能够看到自己的前提?企业的前途又从何谈起?
我曾经就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作过,问起制度都说有,但从来没有看过,也就无从执行,凡事都是“前辈”们提醒:“这事应该这样做,老板是这么说的。那事应该那么做,也是老板说的。”碰到新问题时,大家就只好“这个事要去问老板”,整个企业管理层的人不少,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做主,什么事都要去问老板,其结果是老板只看到不断增加的管理成本,却看不到管理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