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精索曲张的治疗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8-2-12 17: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 一般资料 年龄12~43岁,平均28.3岁,均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病程最短6月,最长18年。临床表现:单纯左侧阴囊增大,可触及多个索条状结节肿物者47例,伴有左侧阴囊部坠痛不适者76例,结婚2年以上未生育者7例。临床分型:Ⅰ°12例,Ⅱ°73例,Ⅲ°38例。1.2 手术方法1.2.1 单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组67例,取左下腹类似麦氏切口稍偏内下方做斜行切口,切开至腹膜,于腹膜后显露精索内血管,分离出精索内静脉并结扎切断。1.2.2精索静脉结扎+分流术组56例,取左下腹相当于腹股沟部位做斜行切口,切开至暴露精索,打开精索外膜分离出静脉,结扎后,采用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端端吻合术。2 结果本组123例病例,获1~7年随访,均无复发。2.1 单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组67例中,58例术后2天内左侧阴囊内团索样结节明显缩小或消失,左侧阴囊坠痛感明显改善;6例在术后2周内上述症状明显改善;3例患者上述症状轻度改善;术后随访半年,其中有3例患者在劳累或长时间站立后,左侧阴囊仍有轻度坠痛感;本组中有5例不孕症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查精液常规,精子数及活动率明显改善。2.2 精索静脉结扎+分流术组56例中,49例术后2天内左侧阴囊内团索样结节明显缩小或消失,左侧阴囊坠痛感明显改善;5例在术后2周内上述症状明显改善;2例患者上述症状轻度改善;术后随访半年,其中有2例患者在劳累或长时间站立后,左侧阴囊仍有轻度坠痛感;本组中有2例不孕症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查精液常规,精子数及活动率明显改善。3 讨论3.1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在男性不育病因中占首位,文献报道有39%的男性不育患者是由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 〔1〕。精索静脉曲张以左侧居多的主要原因:普遍认为是由于左精索静脉呈直角注入左肾静脉,阻力较大;同时左精索内静脉受乙状结肠的压迫,肠系膜上动脉和主动 脉搏动时压迫左肾静脉,从而影响左精索静脉回流。关于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男性不育症的病理过程目前有以下几种学说:(1)睾丸温度升高,影响生精能力;(2)血氧分压低及肾上腺/肾代谢物倒流学说;(3)异常血流说;(4)睾丸旁分泌调节紊乱学说 〔2〕。3.2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近年来主张积极治疗各种类型的精索静脉曲张,尤其是精索静脉曲张伴有不育或精液异常者,不论症状轻重均为手术治疗指征。临床上最常用的即是本组采用的单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和精索静脉结扎+分流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阻断了血液的逆流来源,从而改善曲张静脉血液滞留现象,使阴囊内曲张的静脉萎陷,从而使血液滞留造成的重力因素和逆流带来的毒性物质而引起的睾丸疼痛减轻或消失;转流术血管吻合后,血液由压力高的精索静脉流向压力低的的腹壁下静脉,使淤血的蔓状静脉丛血流通畅,从而改善精索静脉及睾丸的淤血、缺氧状态,有利于造精功能的恢复。关于两种术式的优劣,说法也不尽相同。从理论上讲,分流术较结扎术多增加了一条睾丸血液的回流通道,疗效似应好,但是,从本组123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单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组67例/精索静脉结扎+分流术组56例)住院的疗效观察和术后的随访结果来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在手术操作方面,进行分流术时为了便于吻合,预防血栓,保证吻合口的良好畅通,缝合时需不断用肝素液冲洗并需配备手术显微镜,从而使手术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患者痛苦增加;而单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且不破坏腹股沟等结构。由此可见,采用简单的单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亦可达到与复杂的分流术一样的效果,因此目前我们在临床上多采用前者,根据我们随访结果来看,种手术方法疗效确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