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如今花样翻新的乞讨者?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10: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乞丐,是一个以乞讨为生的特殊群体。然而现阶段乞丐人数剧增,乞讨方式也变的多种多样,花样翻新,而且出现“职业乞丐”,一些人俨然将乞讨作为了一项职业,成“职业乞丐”。他们以虚假的“悲惨经历”博得人们的同情,从而获得路人的慷慨解囊,是城市的一块疮疤,已构成一种影响社会成员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失调现象。


网友爆料,日前在武汉地铁上一男子拒绝了一女子的乞讨要求,没想到这名女乞讨者竟然先是遮男子手机不让他看,而后各种撒娇,摸他的脸和胸,还搂腰。众乘客愤怒地表示:“这样乞讨真是令人厌恶!”(5月25日《新闻晨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街头乞讨者。最近,四川街头几位行乞的人就进入了电视台记者的视线,他们的遭遇是否真的像我们看到的那么凄惨呢?这是今年三月十八日中午十二点记者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门口暗访拍摄到的一幕。屏幕上的这位大姐在路边如捣蒜般对来往的行人磕着头,嘴里不断地重复着谢谢两个字。不用多说可能电视机前的您已经猜到她是干什么的了。就在大姐旁边还躺着一位看上去病入膏肓的大爷。显然对于陌生人的问话大姐显得有些谨慎。可经不住记者的一再追问,大姐也就不再遮遮掩掩。大姐说他们是从安徽过来的,在这里就是靠乞讨为生。说白了就是职业行乞。可记者看了看躺地上的这位大爷,大姐声称是患了脑炎。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可能是记者不断地文化引起了警觉。大姐随即把躺地上的大爷扶了起来。这对在路边乞讨的男女,真的是靠演技在博取大伙儿的同情,接下来要看到的这几位,整个乞讨靠的可就是包装了。看到这里,这些所谓乞讨者讲述的悲惨遭遇究竟是真是假,可能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明白了吧!近年来,街头行乞的新闻不时被媒体暴光,随着央视等媒体对“职业乞丐”的报道,这一社会边缘群体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并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尤其是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对职业乞丐“月入数万”“收入超白领”的表述,更是激起了公众各种复杂情绪。
去年11月,新京报曾报道,北京西站附近有个乞讨老者,每月能往老家汇款万元左右,逢年过节有时能有两三万。央视《新闻1+1》也揭秘,河南郑州繁华区一些职业乞丐,一天“收入”能有两千元左右。活跃在成都街头的流浪乞讨者中,9成是“职业乞丐”。成都市民政局公布相关调查数据,提醒市民擦亮眼睛,谨防爱心被愚弄。经记者暗访发现,很多职业乞丐靠可怜的外表博得人们同情,达到成功行乞的目的,他们收入不菲,薪水超过白领。
高收入与乞丐,这两个原本对立的事情相联系在一起,除了吸引眼球外,它的危害是巨大和显而易见的,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容易滋生信任危机与大众冷漠,纵容好吃懒做,最终给世风日下当今社会雪上加霜。首先,在“红会”受质疑的当下,自己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发觉上当受骗后,爱心人士抱着“一切都是假的”心态有可能拒绝贡献爱心。当爱心被冷漠包裹,甚至可能会伤及其投身公益。其次,这些职业乞丐,捏造事实、装可怜,骗取他人同情,以乞讨发家致富,而且经常强讨强要、恶意乞讨,有的还拐骗和教唆、甚至残害未成年人参与行乞,也是一种恶示范。最后,职业乞丐的高收入变相对低收入者不公。低收入者靠着自己勤劳勉强度日,无法得到社会帮助,脱离困境;欺骗他人同情心的职业乞丐却早已有吃有穿、发家致富,而那些出卖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欺骗他人同情心的职业乞丐却早已发家致富,衣食无忧,甚至背地过着豪华的生活。如果这种现象被普遍化和合理化,很可能引发更多人的模仿,走上职业乞讨的道路,还会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扭曲,笑贫不笑娼。
近年来一些乞讨者变着花样地对市民进行纠缠或是强行乞讨,有抱腿死缠烂打的,有骂人的强硬乞讨的,有不给钱不让过路乞讨的等霸王乞讨既令人厌恶,也让人很无奈。对这些侵犯到他人合法权利的乞讨行为,即使是在承认“乞讨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英美等国,也是严加禁止的。乞讨者,虽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然当今中国乞讨者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广、影响之大,令人深思。对于恶意乞讨的不法行为,必须加以制止,如遇到强讨恶要人员,市民应及时举报和报警处理。有关部门应该主动介入,加强对流浪者的管理,决不能让恶意乞讨“逼善”行为侵犯他人合法权利。
当今我国乞讨者可谓花样百出,不一而足。乞讨者的弱者形象和强势的高收入形成巨大反差,贫富两重天的极端人格分裂画面更让人如鲠在喉。不得不说,这些可怜之人已经因“高薪”让人生恨。其实,这并非仇富心态,公众计较的只是财富通过不公平的方式取得。而西方国家的百姓,对职业乞丐的态度恰恰是“随心就好”:有人给钱,有人不给,三方相安无事,各得其所。所以说,善良的国人在借鉴西方国家百姓对待乞讨者的心态的同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因为你付出的不仅是金钱和同情心,很可能你的善举让骗子们偷偷的窃笑,使我们整个社会人心扭曲。
传统意义上的乞丐,也就是俗称“要饭的”,他们行乞的目的是填饱肚子,穿衣遮羞;能得到剩菜剩饭,破衣旧被,已经是欢天喜地。而现代的乞丐却远不是一点残羹冷炙可以打发的,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钱,职业乞讨群体初步形成。政府建立的以尊重受助者自由意志为核心的救助站却鲜少有人主动前来寻求救助,大多数乞丐宁可在街头乞讨也不愿进救助站。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相关法规,清除乞丐赖以滋生之源,消灭乞讨现象,减少乞讨群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神圣事业,也是我国各地政府不容推卸的责任!
作者:闹市一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