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杯中窥人的赏析,重点句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0-4-1 17: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人起先再狂傲,也要慢慢变谦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4-1 17: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寒的《杯中窥人》用一团卫生纸浸入杯中到完全湿透展开落入杯底的过程的思考了人性。分别用起初的干纸喻“人之初,性本善”;到开始入杯喻人初入社会开始被侵染;之后纸团被完全浸透在杯中展开喻接触社会久了,不免人性展露无遗;最后布已经吸水吸得欲坠喻人性极端——犯罪。  从人性劣根性的角度,用纸团借喻人性劣根在人的一生或者说人从初接触社会到融入社会的发展。用另类的视角揭露了中国的某些人性问题,如“中国人向来品性如钢,所以也偶有洁身自好者,硬是撑到出生后好几十年还清纯得不得了,这些清纯的不得了的人未浸水,不为社会所容纳,“君子固穷”了。写杂文的就是如此……”然后视角一转,到“其实不然,要细读,细读以后可以品出作者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倘若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引官为荣。可惜现在的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揭示了文人豪客视仕途如粪土的人性“不染”的本质。又如“我又想到中国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和谦虚之道。作为一个中国人,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一个人起先再狂傲,也要慢慢变谦虚。”开始批不正常的所谓“谦虚”,用“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大话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中国人说惯了‘小话’,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当然就叫‘大话’了。”调侃中国人的过度的虚伪的谦虚。最后又用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在性方面以及国内在教育上与实际生活的制度上不配套与国外作一定比较,来对比对青年的教育以及犯罪问题的思考。  都是自己写的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