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摆脱父母的唠叨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0-4-5 20: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你个绝招!百试百灵!一定要如法炮制,每个步骤都不能省略哦!当父母唠叨的时候,你需要:1.看着对方.2.保持微笑,并点头.3.同时语气温和而肯定的说:我了解!他们每提到一个话题,你就照上面的步骤做,就可以了!很快他们就会闭嘴!记住,无论他们说什么,你都怎么说!我了解\我了解\我了解!这是心理学上的方法,用吧!祝福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4-5 20: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你可能不懂这件事情。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我跟着妈妈,可是妈妈忙着组建新的家庭。我都是那么的渴望唠叨。为什么你拥有了却不知道珍惜呢?他们唠叨你,是因为爱你,是因为珍惜你,怕你受伤害,怕别人欺负你,怕你做的不够好将来后悔。你应该体贴他们才对啊。也许他们这么做并不能够让你适应。可是你可以跟他们商量。告诉他们你明白他们这是关心你,可是人总是要长大的,不能凭着唠叨过一辈子注意一辈子小心一辈子,你应该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让他们监督。我觉得这样子你父母应该会理解你了。^ ^.好好珍惜吧。有一个完整的家多幸福。你说对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4-5 20: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也许对你不够放心;也许是想和你交流,却不知如何谈起;或许是你一直没有实际行动,让他们有些生气;但同学们想过没有:或许他们不知道现在的你长大了多少,所以还保留小时候的教育方式。他们需要你与他们交流,和他们说说心里话,甚至他们需要他众叛亲离说话时,你专注的目光。子女在父母心中永远是风筝,那根挣不断的线啊!难道大家没听说过,90岁的老奶奶教训70岁奶奶的故事吗?长大了,别心烦、逃避,对父母讲讲心里话吧!从好处想:唠叨是浓浓的关爱;唠叨是温暖的呵护;唠叨是母爱的重叠;唠叨是亲情的附加。这是从好处想然后你也要应对,当他们实在唠叨的不行了,你可以说:咱们坐下谈谈,我有那么坏吗,我可是在在你们的教育下长大的 另外,给他们看一些“不要做一个唠叨父母”方面的材料,也适当反过来教育他们:唠叨,不但让孩子觉得“很烦”,而且也是让父母感到很不知所措的难题。下面的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家长们避免对孩子的无谓唠叨:1) 抓大放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事情需要大人操心的,但有些事情是无关紧要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以过去的,有些事情也许并没有成人想象的那么严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整天紧张奚奚的,可以让自己放松一点,对于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家长应当学会能够放的下来,毕竟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许多事情他已经会做了,不需要大人再千叮咛万嘱咐的,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提醒,孩子当然会嫌你唠叨。家长应当学会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应当学会照顾孩子的一些最核心的需求,比如孩子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未来志向、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等,这样一来,不但家长自己轻松了许多,孩子也会自然与你更亲近,也会自然更听你的话。2) 学会等待一些家长有这样一种心理,自己说一句话希望孩子马上就言听计从,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能达到。可是我们不要忘了,孩子就是孩子,他的心智和能力并没有发展到那么成熟的地步,一些事情他可能还没有理解,一些事情他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去做,一些事情他可能还暂时无法做好,一些事情他可能还会常常出错。因此,做家长的必须要学会等待,要克制住自己的急躁情绪,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转变,要允许孩子有所反复。孩子不是一天就可以长大的,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管是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还是文化知识的积累,都需要时间的炼历,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因为有家长的唠叨就可以缩短的。3) 只说一遍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做什么事,应当先选择好恰当的时机,然后和孩子面对面坐下来,严肃认真地与孩子谈,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家长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你听好了,这话妈妈只说一遍”,在对孩子说的时候,一定要突出重点,挑选有分量的话讲一二遍就可以了,不要对孩子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如果你对孩子没有把握,可以再给他解释一下其中的要点。即使是在纠正孩子的错误时,家长也不要喋喋不休地数落和教训孩子,凡事点到为止,只要孩子能够认错并愿意改正就可以了,要知道,唠叨在大多数时候是不动听的,说多了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4) 就事论事是孩子都会犯错,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的一个不正确的方法就是喜欢翻孩子旧账,许多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都会被拿来说事,于是便不由自主“字字血,声声泪”地对孩子口诛笔伐,什么时候孩子这件事情没有做好,什么时候孩子那件事情没有完成,大有把孩子的种种“恶行”全部数落一遍的气势,每次都是越说越激动,越激动越来气,越来气就会说的越多,说的越多也就越唠叨。其实,孩子在生活中犯一些错是正常的事,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孩子就是在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对于孩子犯的错误,家长应当就事论事,犯的什么错就说什么错,哪次犯的错就说哪次的错,联想太丰富了只能让孩子觉得你太烦人、太唠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