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黑暗的一段时期,求详解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10-4-5 2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如写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4-5 2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LZ我支持你。。写了请通知我,我一定要看,就喜欢看古代的。。。还是小老百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4-5 2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的高度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从秦始皇开始,到满洲入关前后,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不断“发展、完善”,专制主义的力度与强度均达到“世界领先的高度”,满清王朝更是推陈出新,把这种制度和其原有的奴隶制改造组合,将其“艺术性、实用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变成足以傲视世界的“国粹”。专制主义在满清时代的全面泛滥,除历史沿革,即所谓“清承明制”之外,另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4-5 2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这个命题太大了。简单来说,最黑暗的当然是晚清(每个朝代的消失都有必然的原因,所以一般消失前的末期大部分都是统治系统维持不下去之时,也差不多是最黑暗的时候)1840-1910。鸦片战争是一个转折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内部矛盾的激化,中间有中英之间的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俄、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间有太多的故事,不是一两本书能说清的。
既然朋友想写小说,需要对历史背景有很熟悉的了解。建议朋友看看《晚清70年》,另外当时的生活情景需要看当时的小说,最经典的就是《红楼梦》。还有四大谴责小说,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晚清时中华名族的一部血泪史,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拐点(唐宋是波峰,尽管有康乾盛世,但不能否认在世界范围的比较中,晚清是谷底),有太多的故事。
建议朋友多看书,多积累,先看大的历史轮廓,再理脉络,再研究每一件大事(抓住中间的关键人物的传记也行),如果地点敲定的话最好能把所选地点的县志也调出来看看(县志比较具体哈)。满清: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还历史本来面目一、专制主义的登峰造极
满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封建专制主义达到登峰造极的时代。中国传统的高度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从秦始皇开始,到满洲入关前后,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不断“发展、完善”,专制主义的力度与强度均达到“世界领先的高度”,满清王朝更是推陈出新,把这种制度和其原有的奴隶制改造组合,将其“艺术性、实用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变成足以傲视世界的“国粹”。专制主义在满清时代的全面泛滥,除历史沿革,即所谓“清承明制”之外,另有其特殊的原因。一是满洲社会的历史传统。满洲人在入关以前,长期处在原始社会阶段,到16世纪前后,才过度到军事奴隶制社会,满洲入关之后,长期保留着相当一部分奴隶制残余,甚至胤缜(雍正)时代,满清皇帝还意尤未尽的美化那些奴隶制残余,说是其祖先时代固有的“美俗”云云,终满清一代,满大臣对皇帝始终以“奴才”自称,这种奴隶制残余势力的普遍性可见一斑。二是由其殖民压迫的残暴本性决定的。满洲贵族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始终对汉族地主阶级与汉民族怀有深深的猜疑心理与防范意识。对于汉族地主阶级,一方面充分拉拢利用,扩大、稳固其统治基础;另一方面又刻意防范、压制,把他们限制在“家奴”的范围内,防止他们“犯上作乱”。其主要手段就是充分利用科举制和经过其毒化的奴才学说——官方理学,这一太监学说来戕害汉族士人的灵魂,达到其奴化统治的目的。对于广大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则着力强化野蛮的保甲制度和腐朽的宗法制度,保甲制度规定“一家犯法,十家连坐”;宗法制度的全面强化,把其殖民压迫下的奴化灌输渗透到殖民地的各个角落。这样,中国传统社会原有的腐朽的专制主义制度不仅没有得到松动,反而得到病态、畸形的巩固,在满清一代,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二、全面的民族压迫与民族奴役。较之以蒙元的赤裸裸的民族分化政策,满清的民族压迫与民族奴役的方式显然是要高明的多。其技巧之圆滑、心地之奸险、手段之恶辣,足以给世界上任何殖民政府的殖民统治当教材!综括起来,不外是肉体上的野蛮杀戮与精神上的奴化、愚化、毒化,先看肉体杀戮:资料一、清军入关,一遇抵抗,必“焚其庐舍”,“杀其人,取其物,令士卒各满所欲”,转战烧杀三十七载,方才初步平定中国;短短三十余年间,使中国人口从明天启三年(1623年)的五千一百六十五万零四百五十九人减至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一千九百零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净减三分之二。繁华的大都市尽毁于清军之手,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几乎杀绝之后才下令“封刀”,仅扬州一城,死者即达八十余万。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顺服的“奴才”,以致有人说中国国民素质的低下就是缘自明清之际。其实东方的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明朝的灭亡。 资料二、清初民族压迫的一系列暴政: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忍著称于史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对他们不完全适用,因为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说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通通屠杀或掠取为奴婢。努尔哈赤在辽东的屠戮汉民,皇太极时三次深入畿辅、山东等地的屠杀抢掠在许多方志中有明确记载……从顺治二年四月遣兵南下开始即以民族征服者自居,杀戮立威,演出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屠城悲剧。“扬州十日”、“嘉定屠城”因为有专书记载为人们所熟知。此外像1649年(顺治六年)郑亲王济尔哈朗占领湖南湘潭后的屠城;同年平定大同总兵姜镶为首的山西反清运动,不仅大同全城军民屠戮殆尽,“朕命大军围城,筑墙掘濠,使城内人不能逸出,然后用红衣火炮攻破,尽行诛戮”“附逆抗拒” 州县也不分良莠一概屠杀;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与耿继茂攻克广州时的屠城,“再破广州,屠戮甚惨,居民几无噍类。……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因筑大坎痤焉,表曰共冢。”“甲申更姓,七年讨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极。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邱.……” 充分暴露出满洲贵族标榜的“吊民伐罪”的伪善。这类血淋淋的事例在史籍中屡见不鲜。古语云:“杀降不祥”,清军往往以“恶其反侧”等借口将来降军、民屠戮一空。(摘自顾诚《南明史》,有删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4-5 2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1840年6月28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之后的南京条约以及其后的一连串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部分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鸦片战争开启了之后百年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777.htm?fr=ala0_1_1#1_4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