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日记》:他比所有人走得更远一些?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11: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51年,医学院学生切·格瓦拉与他的朋友、马上要过30岁生日的阿尔伯特,抛下即将获得的学位文凭,和富裕的女朋友,骑着一辆老旧的诺顿500,踏上了从阿根廷到委内瑞拉的南美穿越之旅。后来格瓦拉写一了本书叫做《南美丛林日记》,讲述这段故事,2004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好多个国家联合拍了一部电影,《摩托日记》,试图讲述这段从此使得切的人生与众不同的旅程,究竟是怎样改变了一个年轻人。
骑着摩托车的、或者开着老爷车的、长途的艰难的旅程,横越或者纵越美洲的辽阔大地,格瓦拉不是第一个,当然更不可能是最后一个。五十年代,萨尔与迪安,在凯鲁亚克的书里,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来来回回。比利与怀特,骑着特别拉风的哈雷,在名为《逍遥骑士》的电影里,High翻了天。鲍勃·迪伦,唱过《重返61号公路》。二十一世纪,两个中国年轻人,谷岳与刘畅,在旅游卫视的电视节目里,从北极到南美洲最南端,搭车穿越美洲......美洲以外,还有更多的人,在做着或做过同样的事情。
关于《在路上》,据说是凯鲁亚克的朋友霍姆斯评说过:“《在路上》里的人物实际上是在‘寻求’,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虽然他们一有借口就横越全国来回奔波,沿途寻找刺激,他们真正的旅途却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他们似乎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这段话大概也适用于《摩托日记》,毕竟在踏上旅程的伊始,两个年轻人也不过只是想要“摆脱”和“寻找”。由于小说影响力之巨大,我们不得不原谅美国人把一部描写切·格瓦拉的电影也拍成了公路片。——话说回来,公路片是很好看的,光是看看南美洲的景色吧,就已经赏心悦目了。



可是,毕竟这是关于格瓦拉的“寻找信仰之旅”。虽然这世界上上路的人太多,但是并没有别的哪个人,寻找到格瓦拉那样非同一般的宿命转折。比如萨尔和他的朋友们,最终做鸟兽散,重回社会去当精英,倒霉的如比利和怀特,最终丧命警察的枪下;像谷岳和刘畅,所谓的背包驴友们,在旅行中寻找到的是一种精神生活的快乐。如果是今天的青年们,旅途中遇到一些如电影中格瓦拉所遇到过的被“现代化”驱逐的原著民,大多数人会是感慨一番吧,走得深入一点的,留下来做义工就好(新的时代比较时髦的事业)......谁会像切一样,在秘鲁的麻风村悬壶济世的同时,寻找到的是革命、而且是暴力革命的灵感呢?
《摩托日记》里试图把他的宿命归因为内在性格中追求绝对真实、绝对公平的固执,可是一来我隐隐觉得有点假,比如最后切离开麻风村的一组镜头,已避免不了把23岁的年轻人神化的趋势,二来我总是感觉逻辑上还是不通,影片结尾那一组黑白展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像固然很酷,但这革命的神秘之火还是差了那一根失踪的火柴。缺了这把钥匙,终究走不进这个人的精神世界。
或许,我猜,是这个人走得比所有人都更远了一些,所以我们追不上他,只能通过他的背影臆测一二?
这算不算是一个关于偶像的未解之谜?如今切的英俊的很酷的标准大头像经常出现在酒吧的旗帜上、帆布包、头巾、烟盒、火柴盒,以及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上,切成了一个流行而时尚的符号,在张广天的戏剧里被热情到有些直白地讴歌:“是谁点燃了天边的朝霞?千年的黑夜今天要融化。也许光明会提前到来,我们听见你的召唤:切-格瓦拉!”但其实关于他的真相,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就比如,在切·格瓦拉的传记里,富翁女友临别给他的十五美金是被他挥霍了,而在电影中,却被慷慨地送给了两个苦着脸的、被迫害的共产党员......甚至就是他的名字,其实不叫“切”,但,whocare!于是这部浪漫色彩浓郁的电影,也就只是在众多关于切·格瓦拉的光怪陆离的纪念品中,又增加了一个最新的时尚符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