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宅古镇,庭院深深深几许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1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宅古镇不大,没有街巷交错的错综复杂;但古镇很深,多处分布的宗祠宅院增厚了历史、增添了底蕴。其实也只有置身那幽邃的神秘的庭院里,才算来过古镇,才能寻到根本,才会释然一切。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郑氏宗祠,是“江南第一家”前后几百年的故事发源地,是当年族人同居的活动中心,也是今天古镇人文景点的最核心地方。郑氏宗祠建于元(后)至元三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宗祠内多庭院,全祠占地6600多平方米,共分五进六十四间,一进师俭厅、二进和义厅、三进有序堂、四孝友堂、五进为寝室厅,两边为忠义祠、仁宦祠、尊贤祠、助祭祠、节孝祠、贞烈祠等厢房。多石柱,从入口到各厅堂皆由石柱撑起,石柱上盈抱横梁,不漆不雕,质朴无华,素有“千柱落地,不结蛛网,鸟雀不巢,蚊蝇不居”之称。多古木,院子里有宋濂手植的古柏九株,栉风沐雨六百年,虽有枯木,但铮枝遒劲,参天不倒。更多的是古训,入口墙上书写“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耕、读”,祠堂内有明万历《翰林学士宋公碑记》、《文候赐祭之碑》和明崇祯《宋文宪公祠碑记》,还有历代名人楹联匾额三十多块。与之配套的,还有昌七公祠等。祠堂位于白麟溪上游,共三进9间,原谓同心堂,是男子用膳场所。元至正二十四(1364),郑氏家族为纪念七世祖郑铉,改为昌七公祠。遥想当年,祠堂里,千余人,按辈分,相聚一起,共同吃饭,商讨族事,何等热闹!
透过幽深庄严的院落,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如宗祠一般悠久丰富的历史、严肃厚重的文化。在这些宗祠内,演绎了十五世同居共食不分家的千古绝唱,近千口人晨起敲钟下田劳作,暮归公共食堂就餐,创造了践行大同和谐社会的“活标本”;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制定出168条《郑氏规范》,对家族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义务、行为规范、奖励惩戒等进行了制度上的确定,成为中国儒学家训的典范,而族事上的政权留影,也最终促成郑氏家规成为明代典章制诰的最大借鉴蓝本,并从明代传至今天影响后人。江南第一家及蕴含的人文历史,理所当然成为了郑氏的根脉,也成为了今天所有人的根脉。
在历史人文的照耀下,也让古镇具有了一种强大的向心力。遑论今天,便是昨日,皇帝臣子,书儒大家,趋而近之。
昌三公祠,是明朝建文皇帝避灾之处。史仲杉《致身录》载,明朱允炆因朱棣篡夺逊国出逃,听闻浦江郑洽家(时官翰林院待诏)忠孝冠天下,遂逃亡江南,躲避其家井中得脱。郑氏后人为纪念建文帝,修葺了昌三公祠堂,供上建文帝像,后又改祠堂名为老佛社,避灾之井谓建文井,并书对联“枯井念章龙隐迹,合村社寒凤来仪”以铭记。东明书院,郑氏子孙读书之所,也是学者熙攘聚集之地。元代学者吴莱讲学于此,明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在此讲学24年,世称“正学先生”的明大臣方孝儒师从宋濂并也讲学其中。
站在古镇的祠堂内、院落中,犹如站在了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前,目之所及的是岁月的苍凉,遥不可及的是历史的长河。
庭院深深深几许,风雨如磐,历史如烟,留存无重数。




围墙里就是江南第一家宗祠。毕竟历史掩不住,苍翠淡红出墙来


江南第一家宗祠内的千年古柏,印证了古镇历史的沧桑


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第一家,也称郑氏宗祠。郑氏宗祠建于元(后)至元三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石门上“江南首族”是朱元璋钦赐


宗祠内多庭院,全祠占地6600多平方米,共分五进六十四间


第一进师俭厅外,是一个鱼池和宋濂亲手种植的几株柏树




师俭厅内多牌匾多石柱

第二进和义厅,陈列着家规家谱。在这里制定出地168条《郑氏规范》,对家族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义务、行为规范、奖励惩戒等进行了制度上的确定,成为中国儒学家训的典范,而族事上的政权留影,也最终促成郑氏家规成为明代典章制诰的最大借鉴蓝本,


大排门外的师俭厅




两边厢房,有忠义祠、仁宦祠、尊贤祠、助祭祠、节孝祠、贞烈祠等




深邃的宅院


第三进有序堂,崇德习文之处


有序堂内景,宽敞大堂里,扑来阵阵文风


隔着庭院,看到第四进孝友堂


这是第四进孝友堂,最高敞之处


边上摆放着敲响作息时间的古钟


内庭院,也有几株宋濂种植的柏树


虽有枯枝,但参天不倒


悠长的边房走廊




第四进孝友堂内部石柱林立的幽深景象



回看进入的宅院,不知道深几许


第五进,寝室门口


千柱落地,不结蛛网,鸟雀不巢,蚊蝇不居


庭院深深深几许


整洁古朴的外景,让人感觉很是舒适




祠堂内有有历代名人楹联匾额三十多块


最初的郑氏宗祠入口

斜阳入门,庭院深深


昌七公祠,位于古镇白麟溪上游,共三进9间,原谓同心堂,是男子用膳场所。元至正二十四年,郑氏家族为纪念七世祖郑铉,改为昌七公祠


望宗祠内,灯笼高挂





这是第一进,同心堂


第二进,三代之英,商量大事之处




这是吃饭的地方。遥想当年,祠堂里,千余人,按辈分,相聚一起,共同吃饭,商讨族事,何等热闹


幽邃的廊道


祠堂外的古民居


昌七公祠外墙上的精美石雕


昌三公祠,是明朝建文皇帝避灾之处。史仲杉《致身录》载,明朱允炆因朱棣篡夺逊国出逃,听闻浦江郑洽家(时官翰林院待诏)忠孝冠天下,遂逃亡江南,躲避其家井中得脱




历史的厚重,在祠堂内一览无余




文化的苍翠,也在祠堂内处处呈现

郑氏后人为纪念建文帝,修葺了昌三公祠堂,供上建文帝像,后又改祠堂名为老佛社,避灾之井谓建文井,并书对联“枯井念章龙隐迹,合村社寒凤来仪”以铭记


建文帝像


站在古镇的祠堂内、院落中,犹如站在了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前,目之所及的是岁月的苍凉,遥不可及的是历史的长河


东明书院,郑氏子孙读书之所,也是学者熙攘聚集之地。元代学者吴莱讲学于此,明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在此讲学24年,世称“正学先生”的明大臣方孝儒师从宋濂并也讲学其中


庭院深深深几许,风雨如磐,历史如烟,留存无重数


江南第一家及蕴含的人文历史,理所当然成为了郑氏的根脉,也成为了今天所有人的根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