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和武帝因何都偏爱宁城这个暴戾之徒?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12: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方读《汉书》之一五五如果说景帝朝名列酷吏之列的郅都尚属于执法严峻,铁面无私的话,那么同时代的宁成就绝对与公正毫无关系,但剩下严峻暴戾了。同时,也正是宁成、周阳由等这一批人的成功,“是时民朴,畏罪自重”的良好民风一去不复返了,“自宁成、周阳由之后,事益多,民巧法,大抵吏治类多成、由等矣”。治民者为了所谓的绩效,都选择了铁血手腕,动辄流血杀屠,百姓也逐渐开始奸猾起来,与官方打起了游击。
可以说,宁成为所谓的酷吏这一群人塑造了一个极好的参照物。他是南阳人,史书记载他“好气,为少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湿。滑贼任威”。无论身为上级还是身为下级,对于宁成都是一样的,完全不屑一顾,未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人极其奸猾,好用威权。后来迁升至济南都尉,此时郅都是济南太守,两员虎将,可想而知济南百姓各个不寒而栗,谁也不敢惹是生非。但郅都虽执法严苛,但毕竟还很公正,并不滥刑。但宁成就不一样了,看到百姓们都敬畏郅都,他很不爽,便想法设法凌辱郅都。好在郅都对宁成这个人早有耳闻,知道他是个硬茬子,不好对付,假若自己跟他枪对枪的干起来,未必能落到好处。于是,郅都便采取了很罕见地谦和态度,“善遇,与结欢”。后郅都迁为中尉,宁成则继续在济南都尉的任上作威作福。
但不久,郅都便死于窦太后的势力之下。纷乱的京城需要像郅都那样的人出来治理,当然也不排除景帝对郅都的怀念之情,他于是启用了“治效郅都”的宁成,京城为非作歹的宗室豪杰们闻听“宁成”,人人惴恐。而这个时候,朝局再次发生变故,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刘彻继承帝位。宁成很好的完成了这一改朝换代中的京城治安,武帝很赏识,迁为内史,主管国家赋税和财务。但一次改朝换代便是一场江湖恩怨,武帝初年更是如此,以太皇太后为首的窦氏集团和与皇太后王娡为首的新贵集团各自施展着拳脚,都在立足站稳,排挤异己。因此,这期间集团之间的争斗瓜葛必不会少,因此担任京城治安的宁成便得罪了很多亲贵外戚。武帝虽然将其迁为内史,但外戚们依然不肯罢休,最终武帝没辙,宁成“抵罪髡钳”。他并不甘心受此大辱,为国家服劳役,便趁机越狱逃跑,并私造出关的传信回到老家南阳。但奇怪的是,宁成越狱并私刻传信居然没有人捉拿,反而他可以在南阳老家兴旺发达起来,称霸一方。此时的南阳俨然成了化外之地。只能说宁成越狱是武帝的法外施恩。
宁成扬言:“仕不至二千石,贾不至千万,安可比人乎”!官不做到二千石,做生意家产没有千万,就别出来嘚瑟炫耀。既然当不了官了,那就致富经商吧。宁成通过在南阳租赁借贷良田千余顷,没多久便成为富得流油的大地主,“致产数千万”。再遇到武帝大赦天下,宁成又没了政治包袱,“为任侠,持吏长短,出从数十骑”。南阳犹如一片广阔天地,任由宁成驰骋。手里捏着官吏们的短处,官吏对于宁成也是敢怒不敢言,“其使民,威重于郡守”。俨然此时的宁成已成为南阳一把,就像他当年当官到任必要铲除的地方豪杰一样,已干扰到地方正常管理秩序。但无奈,似乎豪强把握着地方官员已经成为武帝朝的一个常态,周阳由、赵禹等这些所谓治理成效显著的酷吏们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追逐着自己的仕途名禄。
奇怪的是,远在京城的汉武帝居然再一次想起了宁成,想封他为郡守。御史大夫公孙弘劝阻道:“我当年在山东当小吏,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他实在不适合当一方太守”。公孙弘在武帝面前从来都是“从谀”的,从肯违背武帝心意,这一次贸然违命,武帝也只得作罢。但无敌还是起用宁成为关都尉,这是一个负责函谷关守备,稽查行人并掌税收。宁成依然故我行事,没多久出入关者人人畏惧,于是,“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宁可遇到老虎,都希望碰到宁成发怒,可见宁成在函谷雁过拔毛的手段之暴戾。
但此时,他的老家却迎来了新老板,河东人义纵。宁成知道这个人同样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而当时的南阳宁成已是头号人物,树大招风,宁成自然要保全自己的实力,但也不敢与义纵硬碰硬。义纵从河内到南阳,要经过函谷关,待义纵一到关,宁成马上“侧行相迎”,但义纵根本不予理睬。到了南阳,马不卸鞍的便“遂案宁氏,破碎其家”,对南阳宁氏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并且处死宁成。而当地的孔、暴等豪强人人逃亡。一场典型的以暴易暴行动,南阳暂时恢复了表面上的平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