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少珍、整编 交警的罚款都到哪里去了?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12: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郜少珍、整编 交警的罚款都到哪里去了?
  【央视网交通讯】违章了,不罚行不行?罚多少,谁说了算?罚的款交到了哪里?罚款的多少和交警收入的高低是否有联系?这些焦点话题,很受市民关注。
  今日上午,本网记者和网民“有模有样”、市民李辉等人,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地探访和求证。
  目击:没交警监督,行人、车辆难自律
  既然一些人觉得交警纠章是为了罚款,那么,没有交警监督的路段,交通状况究竟怎样?行人、车辆的自律意识有多高?
  今日8时许,我们来到纱厂东路与解放路交叉口,这个十字路口,没有交警或协管员的身影,全由信号灯来引导交通。半个小时里,我们看到几个惊险镜头。
  镜头一:在交叉口西南角的人行道上,一个穿便装的妇女推着餐车,为了快点儿到达斜对面的路口,她全然不顾红灯的警示,从路边推车斜穿入路口中央。从她身边经过的车辆接连被迫“点头”刹车,有些司机甚至气愤的摇下车窗指责这名妇女,但她似乎毫无顾忌,见到空挡就继续“钻”。
  镜头二: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子沿慢车道从东向西行驶,对面虽然是红灯,但他还是骑车快速冲了过去。不料,一辆从南向北正常行驶的轿车快速驶来,轿车刺耳的刹车声,让骑摩托车的男子顿时呆住。轿车车头险些撞在摩托车的前轮上,两车相距不过五六厘米。
  镜头三:一名司机从东面驶来,准备左转弯,见路口没有执勤交警,刚转过弯就把车停在了路口一侧,恰好挡住了非机动车道。司机不慌不忙地到路边店里买了点儿东西,然后“从容”驾车离去。熟不知,一些从此经过的非机动车被迫绕行到快车道上。
  记者观察的半个小时里,这里的交通秩序有些乱:非机动车闯红灯过路口、抢道现象时有发生,正常行驶的机动车不得不接连刹车;等信号灯的非机动车,一般要把车子停在停车线前,有些甚至停在了快车道上。
  路口附近一家报刊亭的女老板告诉我们,高峰时段,这里违章行驶的行人、电动车与机动车“拧”成一团,常能听到路上传来“嘭”、“嘭”、“嘭”的撞击声,不出门就知道是发生事故了。她说:“不少人觉得交警纠章是为了罚款,我成天在这儿,见了太多违章出事故的人,有些人就得‘治治’。要是不纠章、不罚款,路咋走?人的性命咋保证?”
  对此,参加体验的市民李辉、“有模有样”也感叹道:“看来,道路要想畅通,离不开交警的纠章处罚!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疑问:罚款到底谁说了算?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交警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罚款方式有三种:
  一、简易程序行政处罚,即交警现场执法,可对200元以下的交通违法行为做出处罚;
  二、非现场执法处罚,即电子警察拍摄下车辆违法行为后,通过短信、电话、信件等形式告知当事人,当事人持凭证前往相关交警大队办理手续;
  三、对当事人交通违法行为的罚款超过200元以上,交警只能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当事人需持凭证前往相关交警大队违法处理办公室处理。
  这三种罚款方式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当事人对自身违法行为没有异议。而后,当事人凭交警部门开具的有关手续前往省财政厅、公安厅指定银行缴纳罚金,民警全程不接收、代缴当事人的罚金。
  罚多少,民警说了算?
  我们从市交警一大队了解到,依照有关规定,机动车的每一种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额度由省公安厅统一设定,有专门的执行标准和代码,各地市交警部门只负责处罚。
  我们在违章处理办公室看到,工作人员只需输入违章车辆牌号等信息,电脑就会自动显示出该车的交通违法行为的罚款代码及金额,工作人员只负责查询和打印,无法对罚款金额、项目进行操作调整。
  找关系,能免罚款?
  在对当事人下达罚款通知后,一些人以为“找关系”就能免于处罚,真能这样吗?
  通过实地查看后,我们才知道,对于现场执法、非现场执法开具的有关处罚凭证,民警或相关单位必须在当日(24小时内)将其录入全省联网的“道路交通违法业务信息处理系统”内,绝不允许延迟,否则民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违章信息一旦录入该系统后,无论是当事民警还是各大队的主管负责人,都无法随意变更或撤销这些信息。
  民警自毁罚单,可取消处罚?
  我市交警现场执法时,必须携带两本“法律文书”,一本是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一本是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为了有效监督交警自身的执法行为,这两本“法律文书”的每页都印有编号,这些编号也全部录入到“道路交通违法业务信息处理系统”中了。
  执勤交警郭虎告诉我们,这些“法律文书”必须严格依照规定按顺序使用,每开出一张罚单,他们都要及时将其录入系统;如果罚单被销毁或录入不及时,会导致编号出现“空挡”,民警就无法继续领取此类文书,正常工作。
  他说,如果交警自行销毁罚单,除了会影响正常工作外,还要受到上级部门的调查处理,所以,执勤交警对开出的每张罚单都会谨慎对待。
  罚单有误该咋办?
  据市交警支队法制室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民警开出的罚单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或程序,让当事人觉得冤枉,当事人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书后的一个时期内,向支队法制室提出行政复议,如果对行政复议的结果仍旧不满,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经行政复议等渠道的层层审查、核准,证实罚单存在不符合程序的情况后,交警支队指挥调度部门除按法律规定程序对罚单进行纠错外,还将对当事民警予以相应处理,从而约束民警,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 
  罚款与交警收入有无关联?
  据市财政局国库科负责人介绍,交警部门的罚没款收入是全市罚没款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几年来,针对此类收入,我市严格遵照省里“代收代缴”管理办法执行,被罚者需自己前往省指定的代收银行缴纳罚金,禁止执法者接收现金。同时,此类罚没款次日便会通过网络系统全部上缴国库,不存在滞留、挪用的情况。
  交警部门的资金主要通过市财政预算划拨的方式来保障。每年年初,市财政、人事部门会根据交警系统的人员、编制情况预算核定公用经费、办案经费、人员经费,此类经费由市财政统一划拨;交警部门罚款的多少与财政预算划拨经费的数额并无关系。
  另外,对于公务员的收入分配而言,在2000年以前,我省那些具备执法权,存在罚没款收入的单位,福利、津贴待遇比其他单位会高一些。但自2006年起,全省公务员实施津贴改革之后,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已经趋于规范化,各单位公务员间的收入相差不多,各项收入分配依规定标准执行;禁止各单位变相或巧设名目,增发法定工资等项目外的福利、奖金,一旦发现,将追查到人,严肃处理。
  网友、市民感言:原来,交警的“饭碗”并不“铁”,罚款和收入也无关联,收支两条线;相反,如果他们的处罚存在过失,碰到了“高压线”,他们也会受到相应处理。纠章处罚,既要“亲民”,又要保证交通执法效果,绝非易事。
  记者 张喜逢 见习记者 李勇文/图
  责编:郜少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