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什么沉迷游戏?”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2: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读者来信,想请我谈一谈对于现在“王者荣耀”之类手游的看法,说自己朋友家的孩子沉迷游戏不知道如何是好。
关于目前“王者荣耀”的盛行,很多家长都认为是游戏公司的错,有些知名报社甚至点名批评王者荣耀,也有人指责家长对孩子关心过少的。其实我觉得要“王者荣耀”背着个锅实在是有点冤枉,事实并非是“王者荣耀”之类的游戏制造了沉迷游戏的人群,而是它把沉迷于各种圈子的人集中到了游戏里,加上玩游戏的场合和工具更加简单,随性,所以才早就了目前的结果。
家长们在为很多孩子沉迷游戏痛心疾首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些孩子真的是你们认为的不求上进吗”?
——我认为恰恰相反,这些孩子是非常具有竞争意识,只是现实满足不了他们的竞争欲望,所以放到了游戏中。
游戏和现实世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即时满足的。王者荣耀我没有玩过,但是拿我以前玩过的网游做例子:游戏里你做的每一个任务,都是可以立刻得到回报的,你会看着自己的等级上升。手游也是一样的,你在游戏里花的时间和精力,是可以立刻折现成你在游戏里的回报的,这个回报非常及时,而且很明确,而且是分级的不断刺激你,相对于现实世界那种渺茫的回报和不尽如人意的回报量来看,游戏世界显得更加公平,高效,所以会吸引很多在现实世界的竞争里得不到满足的孩子。
在一次心理咨询的讨论会上,家长们反复会提到这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会沉迷于虚拟的世界中?为什么不求上进?”
这两个疑问的假设前提本身就是错的。
世界上绝大部分孩子都有追求自我完善的自觉,就像很多植物都有向阳性。“没有孩子不愿意自己变得更好”,他们选择沉迷游戏并非是“不希望自己变得更好”,而是“找不到变得更好的路子,用游戏体验来代替,获得一种暂时性变得更好的了错觉”。
沉迷游戏的孩子离开游戏后都会有多多少少自卑的感觉,知道自己在浪费时间,知道自己在“不务正业”,但是依然无法自拔。因为游戏里的即时满足强化了他们玩游戏的这个行为,每一个在游戏里的行为都得到了鼓励和及时反馈,而现实生活中,他们很多行为并没有得到正向的强化,或者缺少及时的积极反馈。
我举个例子,绝大部分小孩都希望自己能够学习好,但是学习的这个行为能取得回报并不是即时的,也不是有把握的。一个孩子也许天天完成作业,他在班级的排名也很平庸,他做功课的这个行为要立刻看到回报,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做功课”这个行为在转化成“成绩回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让这个转化难以完成,或者转化成回报的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水平,那么“做功课”这个行为就是没有得到强化的,这个平庸的孩子也许就会感觉到他的竞争企图在学习中很难得到满足,因为“无法持续有效的努力,并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报”,但是游戏就不一样,游戏的回报是非常及时的,而且你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得到的回报几乎是可以完全等同的,这就能极大程度的满足孩子的竞争欲望。
埃里克森认为,从学龄期到青春期这个阶段,属于“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industry vs.inferiority),本阶段就是儿童继续投入精力和欲力(libido),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改造自我的过程。他们一方面继续精力,勤奋学习,以求学业上的成功个,同时在追求成功的努力中,有掺有害怕失败的情绪,埃里克森认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以溯源到本阶段的勤奋感。
所以很多家长的方向错了,他们经常假设自己的孩子“如果不督促就会丧失斗志”,实际上孩子们想努力变得更好,这是他们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沉迷游戏的孩子并不是没有竞争意识,也不是不想变得更好,而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受到了挫折,或者是无法找到有效的渠道满足他们的竞争欲望,必须借助游戏来完成。
更别说现在的游戏还集中了各种社交功能和审美功能!
在游戏里交朋友比在现实生活里交朋友更加方便,在游戏里的换装比在现实生活里的换装更加快捷美观,游戏里给孩子们的满足是即时的,可以代替现实生活中追求成功遇到的挫败感。
家长更多的应该把方向放在如何帮助孩子找到一个竞争的渠道,如何面对现实竞争的暂时失利上,而不是粗暴的去“戒游戏瘾”,能让孩子上瘾的原因在于他们有进取意识,如果一个孩子完全丧失了进取意识,那他距离人生的终点也就不远了。他会在将来生活中丧失自己的活力,这难道是家长们愿意看到的吗?
你们的目的到底是让孩子丧失“竞争意识”变成一个完全听话的木头人,还是把他们迷路的“竞争意识”引导到更有意义上的事情呢?
很多家长当然希望是后者,但是他们采取的方法经常是前者,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这样的家长普遍自己都很平庸,他们看问题找不到重点,找不到源头,他们也许对自己生活里的付出得到的回馈都抱有怀疑的态度;所以他们只是希望孩子立刻、马上听话,这也是追求一种即时满足,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比起那些沉迷游戏的孩子高不到哪里去。
我建议对待所谓“沉迷游戏”的孩子,家长不妨吧思维方式从“让他远离游戏,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换成“帮助他在现实世界里得到竞争的满足感”。
下面提我提出几个步骤的建议,希望对孩子和家长们都有帮助:
1 认清“延迟满足”
“即时满足”相对的概念是“延迟满足”。延迟满足来源于一个发展心理学的实验,简单来说就是给一群小孩儿一颗糖,如果他们立刻吃掉这颗糖就没有糖再给他们了,如果他们能忍住不吃,过一段时间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糖。
研究表明4岁之前的孩子基本都会立刻把糖吃掉,但是4岁之后,有一部分孩子会忍耐不立刻吃那颗糖,以求得到更多的糖。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面对的是延迟满足的状态,尤其是越大的目标,可能需要更多的持续的努力,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才能看到回报。这个道理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长都懂,关键是很多沉迷游戏的孩子,或者说有着沉迷游戏孩子的家长,都无法忍受延迟满足那漫长而且煎熬的时刻。
我建议沉迷游戏的孩子,或者是他们的家长,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在学习中,是不是觉得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
是不是觉得付出的努力得到的回报希望渺茫?
是不是觉得在付出努力的过程中,等待回报的时间太长了?多长的时间是自己可以忍受的?
做这一步关键是要调整自己的目标,有些时候努力得不到回报,完全是因为目标太高了。比如你背一个星期单词,你就希望直接过四六级,这个目标就很高。一旦通不过,就要体验竞争失败的挫折感,从而动摇自己努力的方向。所以明白现实世界里“努力”和“获得反馈”的关系很重要,明白它们之间需要的时间以及期望值是否符合自己能力范围,也非常重要。
2 选择类似的可替代品
放弃游戏进而选择学习,这个和要孩子放弃手中冰淇淋选择一杯苦药难度差不多。但是如果要放弃手中的冰淇淋,选择一杯果汁,也许看起来就没有那么难。
很多家长给孩子的选项只有“游戏”和“学习”两个,并且很明确的要求孩子放弃前者选择后者。孩子们明明知道沉迷游戏是不好的,但是你要他放弃手中这颗糖去选择一杯苦药,大多数孩子还是很难接受。建议给他们一些类似竞争性的,对身心有益的,能及时反馈的竞争性活动,类似体育运动或者其他团体活动。只要能找到有趣的可替代活动,孩子会很自然减少在游戏中的时间。
家长们就不要问我“我找不到什么有趣的可替代的活动”了,说这种话的家长就是个很无趣的家长。你既然都找不到,也不好好想办法去找,你的孩子选择游戏消遣也一点都不奇怪。
游戏公司都知道费尽心思讨你们家小孩喜欢,你们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想点有趣的东西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呢?
3 端正对游戏的态度
现在有大学都开办电竞专业了,现在的孩子家长大约也是七零后八零后,对游戏多多少少有一点了解。不要老是一副看到人玩游戏就像吸毒一样大惊小怪的样子,既土鳖又偏激,现在的游戏集合了竞技,社交和生活娱乐功能,这是这个时代发展到现在通用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的是合理分配时间,帮助他们控制一下游戏的度,而不是直接把这种娱乐从生活中剔除出去,那简直不可能,除非你穿越回到过去,没有网络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
不要那么轻易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对立的位置,好像玩游戏的他们十恶不赦,不玩游戏的自己就好似马云一般成功,这种错觉是万万要不得的。家长们自己都有沉迷于某些事物的年少时光,比如女同学上课偷看言情小说,男同学躲在寝室里看武侠小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经历过的东西,大家不要像没见过世面一样容易惊慌失措好吗?
在面对孩子沉迷游戏这件事上,家长也要学会“延迟满足”,就是那种即时的满足 【比如说粗暴把孩子从游戏的世界中拉回去,斩断他们的网络】得到的回报,绝对比不上延迟满足 【有耐心有信心的帮助孩子们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得到的回报多。后者需要付出很长的时间,很多的精力,而且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回报,但是非常值得一试。如果你们口口声声觉得孩子们学不会延迟满足,那也许是你们自己都没有学会这个。
这个世界上极少有“不想变得更好的孩子”,他们只是不得其法而已。作为家长可以帮助他们,但是要相信“得到更好的发展”这种念头来自于孩子内心,不是来自于你们强加到他们头上的期望。
今天关于游戏方面的讨论就那么多,如果有具体的案例或者是其他的想法,欢迎大家给我来信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