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把懒惰当做幸福?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3: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幸福是一个褒义词,且是人人向往,人人羡慕,人人需要的美好事物。当然幸福也是一种美丽的心情。懒惰则是贬义词,是人人厌恶,人人避之,人人都要疏远的生活现象。诚然,懒惰用在他人身上,必然是令人鄙夷的,唾弃的,可是一旦用在自己身上,又有几人认为懒惰得不应该呢?国人曾经将懒惰作为一种幸福的象征,用“享清福”、“享清闲”来表达幸福的形状。一个“享”字,囊括了所有的不作为。“享受天年”、“享受富贵荣华”、“享受美味佳肴”、“享受恩惠”……总而言之,享受跟劳动无关,跟物质有关;跟忙碌无关,跟清闲有关。而中国人的幸福感,只是一种心情的寄托,而不是实践中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我不能不说,中国人对幸福的向往,形同对于懒惰的渴望,对于清闲和无聊的夸大并理想化。央视有一则公益广告说:“等你长大了,奶奶就享福了,等你……”是的,老人一辈子到底享了什么福,说得人眼睛酸涩涩的,就差没有哭出来了。然而,仔细琢磨一下,老人究竟该享什么样的福呢?让她什么都不做,象《红楼梦》里的贾母一样养尊处优,那样就是幸福吗?
我们拿贾母跟刘姥姥相比,她的肥胖,她的笨拙,她的生活态度和整天清闲的生活状态,有哪些地方比刘姥姥充实呢?单就健康而言,她就比不上刘姥姥的硬朗。再就子孙而言,虽然刘姥姥低三下四求到了贾府的门下,但终究没有枉费了一番苦心——刘姥姥的女儿女婿靠贾家的资助做起了生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贾母呢?大儿子拈花惹草,大孙子不成才不器,大儿媳妇刑夫人不时窥视她的财产,更不用说贾府里的明争暗斗和子孙不肖了。试想,贾母的福享得安稳吗?
如果只让老人吃好穿好,拿她当做神仙似的供着,让所有人都看到一副所谓幸福的模样,但是对于老人本人来说,那是真正的幸福吗?
即便有了奢华的物质享受,老年人的身体却总是赶不上年轻人——腿脚不灵便,各种新疾出现,且有老病緾身,此时,又有什么“福”可享呢?更何况有的老年人,脾气比年轻时候还古怪,动辄发火,重则骂人打人,请问这样的老人幸福吗?还有一些月月领着不菲的退休金,却无所事事的老年人,整天沉湎于玩乐之间,丢了麻将就是牌,当孝顺儿女将几百块钱送给他们时,他们却不屑一顾地甩手说:“不要,不要,不缺你这点钱。”请问,这样的老人,他生活得幸福吗?
享受成了中国人幸福模式的意识流,让人变懒则是中国人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幸福观。
没有人把劳动的快乐当做一种幸福,没有人把付出后得到的满足感当做一种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人类通过劳动获取物质的满足感并从中得到的精神上的愉悦。幸福不需要包装,但需要内涵。真正的幸福不是索取,更不是压迫和剥削,而是对于他人的施予和感恩。施予他人,印证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感恩他人,是在对现实的满足之后,多了一份余味无穷的情感期待。也可以这样说,亲情的互动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友情的传递是世间的一种美满。这一切,存在于劳动的付出中,也存在于给予和接纳以及被当事人的认可之中。
也就是说,幸福永远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享乐和炫耀的资本。幸福不是薄情,不是无聊和空白,更不是拒绝、鄙视、以及嘲讽。幸福是生命存在的一种价值感,也是一种成就感和责任感。广场上晨练的老人是幸福的;学校门前接送孩子的家长是幸福的;工作中得到同事的赞扬和认可是幸福;节假日与朋友亲人一起聚餐、旅游是幸福的……幸福永远都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静态的幸福是一种宁静,那是另外一种心境,但是却不能与孤独联系在一起。
既然是动态,那么就与懒惰划分了界限。幸福不是享受得来的,所以不可能“享清福”,也不可能“享清闲”。即使这种所谓的幸福有所存在,也只能是短暂的心情小憩,不然,久而久之的“幸福”就变得太无聊了。
幸福与疲惫无关,它可以存在于忙碌中,但绝对不能没有休息。首先说,幸福是选择健康的,有益身心的,所以不利于健康的疲于奔命,自然不能够成就幸福。中国老百姓千百年一直生活在忙碌和疲惫中。男人出力挣钱,扛的是苦工,女人推碾拉磨,白天耕地夜晚飞针走线。正是这种极端的忙碌才造就了极度渴望清闲的思想。不错,人在身心疲惫时,能够停下来歇一下该有多好!歇一下,几个钟头或者一两天,最多不超过十天半月,但绝不可能是一年半载,更不可能是一生一世。
幸福其实就是生命中的水,攥紧了它会流走,抓松了就无法拥有。所以,幸福既不是懒惰,也不是疲于奔命。幸福是在劳累的时候得到的休憩;在清闲的时候有事可做;在兴奋的时候能够让心情平静;在悲伤的时候能够学会淡定;在紧张的时候得到了放松,在舒适的时候能够做到振奋。幸福不是消沉,它与懒惰无缘。幸福是健康和愉悦,永远与疾病无缘。幸福可以存在于苦难中,是苦中的甜,也是一种战胜苦难的精神力量;幸福是团聚和互助,是一种美满,所以幸福与人的品格有关,但是却与享乐浮华没有太多的关联。
想当年从农村走出来的时候,身边有不少女孩子渴望嫁到城里过上“享福”的生活。然而她们真的幸福了吗?据说一位女孩为住进所谓的高楼大厦,嫁给了一个其貌不扬且个头很矮的男孩,当时村里有多少人夸赞她的“明智”啊!不料,三十岁之后的她却不顾一切地离了婚,嫁给一个做生意的农村人。想当年,有多少人羡慕我们这些在国有企业上班的职工,可是有谁知道在车间里劳动是怎样得劳累和辛苦啊!当时我实在撑不住了,进了后勤。后勤的工作真轻松啊!身边的同事真是“无比幸福”,不料十年后,国企倒闭,一下子树倒猢狲散——原来幸福只是一汪泡影。回想往事,虚度了青春年华,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岂不是很可惜啊!
几千年来,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总是将劳动看成卑贱的事情。在富人的家庭里,做家务的叫丫环,扛苦力的叫佣人,跑腿的叫二小子。总而言之,富人把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当做幸福,而自己却从内到外变得无聊懒散以至败坏。从家庭的内斗,到官场的权斗。当劳动被摒弃和厌恶,腐化堕落便成了士大夫、官员及其豪门富商的风气。试想,这其中的“幸福”,怎不被屈解得支离破碎呢?
正是因为中国老百姓生活得太沉重了,太压抑了,所以才将劳动当成了一种痛苦。正是因为剥削和惰性的存在,所以享受和清闲才被神化了。正因如此,国人的幸福观变成了对于享受和清闲的渴望,所以是更多的人便希望子女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当某些人的幸福观建立在不劳而获的基础之上,便有了贪婪和罪恶。懒惰是罪恶之源,所以既想懒惰又想发财的人,就成了不法之徒。所以中国人把懒惰看成幸福的思想,造就了很多不肖子孙,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犯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