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屌丝对电视主持人频频跳槽原因的试析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3: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几年,一些著名的电视主持人相继辞职,其他媒体辞职人员也日渐增多,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有的感到惋惜,多好的单位为什么说走就走;有的感到痛心,干到这一步多不容易,简直是人才流失啊;有的义愤填膺,指责这些主持人缺乏职业道德;有的试图“解读”他们离职的原因......等等,不一而足。
  其实在楼主看来,这个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尽管楼主对这几位主持人充满好感和钦佩,他们正直、敬业,在他们的职业生涯里,曾经为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优质资讯信息。但尽管如此,楼主还是认为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无须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惋惜”、“痛心”,没有必要指责他们缺乏“职业道德”,更谈不上白费功夫为他们离职搞什么“解读”。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传统媒体日趋式微,这已经是不可扭转的发展趋势,尽管现在一些人纷纷发表见解,分析传统媒体的优势,为传统媒体的持续、更好的发展出谋划策,但事实却是无情的,那就是这一趋势基本无法挽回了,电视媒体同样面对这样的冲击。就像当年刚刚出现数码相机一样,一些人曾不厌其烦的预测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将长期共存,数码相机无法取代胶片相机,但事实呢,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没商量,现在的情况也一样,各种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也是不用商量的。在一个看不到前途的团体里面混,是提不上劲的,“著名主持人”也是要食人间烟火的。
  第二,当前国家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监督日趋严格,薪酬更加规范,工作人员,当然也包括“著名主持人”的收入肯定大幅减少,加之媒体对主持人“其他收入”控制甚严,一边捏着瘪瘪的口袋,一边看着日益广阔的创业环境,在传统媒体继续混下去没有意思。
  第三,这“第三”嘛说起来有些摆不到台面,仅仅是有感而发,并非针对某个人、某件事儿,大家千万不要“联想”什么。
  最近十年,媒体逐渐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区。从最近几年查处的很多这类案件来看,媒体手里的话语权还是值几个钱的。曾几何时,这些媒体一言九鼎,其威力胜过原子弹氢弹;一张张“国”字胜过国家领导人,那是想不出名都难;“有偿新闻”影响甚至颠倒了舆论导向,有钱,哪怕是臭狗屎一堆,一番妙笔生花照样璀璨无比,反之,一篇“负面新闻”可以毁灭一家企业,甚至影响一个行业,将成百上千人的辛勤努力化为乌有。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一些媒体人将这个权力发扬光大,郭振玺、芮成钢等媒体界的败类不正是利用这一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吗?!前些年曝出的在国内外沸沸扬扬的“达芬奇”家居案,从最终处理结果看似乎也有这方面的嫌疑!这还仅仅是公开的报道,在现实生活中,利用负面新闻敲诈勒索已经成为一些不良媒体“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包括“国”字号、“省”字号在内的媒体,概莫如此,且日渐蔓延,这一恶劣行径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社会的一颗毒瘤。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将话语权大众化了,只要注册微信、微博、网络论坛,谁都可以拥有话语权,话语权早已不为传统媒体所独有,最近这几年,我们曾经不止一次的看到一些团体企业,利用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媒体,澄清歪曲报道,发布事实真相,对传统媒体发出了挑战,如“农夫山泉”、“双汇”等企业,都曾经利用网络媒体,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所有这些,标志着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良媒体的谋财手段日益枯竭,媒体人的地位也不像过去那样“铁肩担道义”般的神圣。如此下去,传统媒体的辞职潮恐怕早晚会出现……
  呵呵!话说得有点难听,但句句实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