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与商品的二因素的关系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9-7-23 09: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较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它们可以相互交换。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式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书上不是有吗?正好1000字多点的。我也正好在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7-23 09: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劳动二重性理论及其意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两重  性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从  一方面看是具体劳动,又称有用劳动或具体的有用劳动。  在任何社会制度下,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事各  种生产活动,而“这种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  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由  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我们  简称为有用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5  页)具体劳动有质的差别,不同质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  质的产品,用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具体的有用劳动创  造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一切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力的使用  和耗费,如果我们撇开人类劳动力耗费的特定性质和各  种劳动的具体形式,那么,人类的劳动活动剩下的就是,  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力在纯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人的  大脑、肌肉、神经、手等的体力与脑力方面的生产性耗费。  这就是撇开了具体形态的抽象劳动,是没有任何质的区  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生产条件下,抽象劳动形成商  品的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具有密切的  内在联系,马克思对此作过如下概括:“一切劳动,从一方  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  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  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  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0页)显然,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  生存的条件,它反映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生产  商品的劳动的社会属性,它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的  经济关系或社会关系,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源于商品生产的社会条件。  商品生产的出现,是因为具备了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  有制这样两个条件。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联  系非常紧密,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成为社会总劳动  的一部分,这样,他的劳动就取得了社会劳动的性质。同  时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私人的事情,劳  动成果也归私人所有,于是劳动就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双重性质。私人劳动首先表现为具  体劳动,它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使用价值,才能得  到社会承认,这时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但在商品的交换  过程中,各种具体劳动由于不同性质而无法进行量的比  较并确定交换的比例,客观上就要求必须抛开劳动的具  体特点,单纯进行一般人类劳动耗费的比较,这就只能具  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它具有重要  意义。在马克思以前,没有人能够分清、揭示生产商品的  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在任何地  方也没有明确地和十分有意识地把体现为价值的劳动同  体现为产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区分开……它从来没有意识  到,劳动的纯粹量的差别是以它们的质的统一或等同为  前提的,因而是以它们化为抽象人类劳动为前提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7页)“经济学家们毫无  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  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么,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  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象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  地分析劳动,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实际  上,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32卷第11—12页)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  如空气等。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在人们使用和消费它的时  候实现的。一个物品可以有用,而且是劳动产品,但也可  能不是商品。因为作为商品,其使用价值必须对别人有  用,即具有社会的使用价值。同样,也并非为别人而生产,  对他人有用的物品就一定是商品。产品要成为商品,必须  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手里。在商品  经济中,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既然是用来交换、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  品,它就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要有交换价值。交换  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的相交换的量  的关系或比例。因此,不同种使用价值之间必然存在着某  种可以使它们相互等同并能进行比较的共同的东西。这  种共同的东西显然不是使用价值本身。撇开使用价值,商  品本身剩下一个属性就是,所有商品都是人类劳动的产  品,商品中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  般人类劳动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一切  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的方面千差万别,但作为价值,  它们则具有相同的质。各种商品之所以可以彼此进行交  换,就是因为在商品内彼此存在着可进行相互比较、彼此  等量的价值。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而交换价值  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二重属性,是由生产商品  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所决定的。  千差万别、满足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由各种各样的具体  劳动创造出来,不同的劳动创造不同的使用价值。然而,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不管其具体形态如何不同,它们都是  人类劳动力的耗费,都是人在脑力和体力等方面在生产  中的耗费。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  动的凝结,构成了商品的价值实体,使得各种商品可以进  行比较、交换。“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  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  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  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  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  60页)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  素。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使用价值是  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具有了使用价值,在商品生产过  程中所耗费的劳动才能被社会所承认,才能形成价值。这  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但是,生产者如果自  己实现了使用价值,他就不会拿去交换,而实现其价值;  如果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只能放弃其使用价值。一切商  品,对于生产者来说不是使用价值,对其购买者来说,才  具有使用价值。这种彼此互相排斥的关系,就是商品使用  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性。只有通过交换,生产者才能实现商  品的价值,购买者则可得到他所需要的商品的使用价值。  这样,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才最终得以解决。因此,商品是  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因素的矛盾统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7-23 09: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具体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则讲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