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权?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有何区别?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08-3-25 09: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权”就是权证持有人在权证预先约定的有效期内,向权证发行人要求兑现其承诺。行权价格是指该权证在行权日可以买卖对应正股的价格 行权期指的应该是股票权证的行权期。具体应该是指可以行使权证权利的期限。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权证及行权。 权证可分为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买入认购权证的投资者,是相关标的股票未来上涨才能获利,而买入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则只有标的股票未来股价下跌时才能赚钱。 就行使状况而言,权证亦分为欧式和美式权证。美式权证允许持有人在股证上市日至到期日期间任何时间均可行使其权利,而欧式权证的持有人只可以在到期日当日行使其权利,欧式股权证为香港最常见的权证类别。 无论是认购权证或者认沽权证,它们都包含有有以下主要特性:一是杠杆效应。二是具有时效性。权证具有时间价值,并且时间价值会随着权证到期日的趋近而降低。三是权证的持有者与股票的持有者享有不同权利。权证的持有者不是上市公司的股东,所以权证持有者不享有股东的基本权利例如投票权,参与分红等权利。四是投资收益的特殊性。对权证而言,如果投资者对标的股价的判断正确,将获得较大收益. 简单的说认沽权证的操作和股票刚好是相反的,看多股票时要卖出认沽权证,看空股票时反而要买入认沽权证。不过由于权证现在是个新生事物,刚开始走势可能会有些不太正常的地方。 由于权证的特殊性分险要比股票大的多,你最好是少量参与。 权证是T+0交易方式,当天可以进行多次的买卖。 网上也是可以做的,但要先去证券公司开通网上交易和权证交易。 行权价就是可以在行权日买入或卖出正股(标的股票)的价格。 行权日就是可以行使权证权利的日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162718.html?si=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3-25 09: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权,先要知道权证。权证:是买卖股票的权力。认购权证,是买股票的权力;认沽权证,是卖股票的权力。权证都有一定的期限,一般是两年,到了两年的时候才生效。使用权证,进行股票的买卖,就是行权。我国的权证,都是在到期的时候才可以行权的。
认购权证,还有一点价值;认沽权证,价值为零。
认沽权证三定律:
1、认沽不过夜:认沽别过夜,过夜必赔钱
2、认沽别看基本面,看基本面没钱赚
3、认沽别行权,行权更赔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3-25 09: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权证是一种赋予投资者权利(而非义务)的投资工具,让投资者可以在未来某个指定期间,以指定价格买卖该权证的相关股票。在指定期间,权证持有人利用有关权利买入或卖出相关股票的行为就称为“行权”。  认购权证与认沽权证的区别  对于流通股股东来说,认购权证与认沽权证会有以下一些不同:  ------第一,所持有“正股+权证”的组合的风险不同。由于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对正股的敏感度不同,随着正股股价的上升,认购权证的价格上升,认沽权证的价格下跌。从“正股+权证”组合的敏感度来看,认购权证会加剧组合的系统风险,而认沽权证会对冲正股股价波动的部分风险。  ------第二,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不同。在正股股价下跌时,认沽权证的价格上涨,会对流通股股东的损失给予补偿,从而降低流通股股东的盈亏平衡点;而认购权证能让流通股股东在未来可能的业绩增长中分得一杯羹,但是,如果股价贴权,则在短期内不能给流通股股东多少补偿。  ------第三,到期价值不同。由于目前股改方案中所包含的权证均以股票结算方式来交割,这将对权证的到期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认沽权证,如果在快到期时,权证为价内权证,即股价小于行权价,权证的持有者为了行权必然会买进正股,买盘压力有可能会使股价向行权价靠拢,从而使权证丧失价值;而对于认购权证,在快到期内,若为价内权证,持有者只需准备现金以便向大股东按行权价买进股票,而不会对流通A股的股价产生影响。只不过在行权后,市场上可流通的股票突然增加,投资者想尽快获利了结的话,正股遭遇短期抛压,股价必然又会下跌,从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最后,认沽权证可以让投资者构建多种投资组合,而认购权证在市场上缺乏做空机制的条件下,只能成为投机者炒作的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3-25 09: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购权证按认购权证的行权价和认购比例,到行权期买入公司的股票。认沽权证按行权价和行权比例到行权期,可以把股票卖给公司。行权就是到期后行使权证的权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3-25 09: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的知识,我告诉你为什么要设立权证。字太多,呃,多是我自己打的,小部分是复制的。看完你就知道了。先说股权分置改革,这是有关系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候,证券市场那是走资本主义路线。这个事情本来当初就有争议。后来大胆的走出了这步,但是,注意,我们是社会特色的资本主义。所以跟别的国家证券市场不一样。那就是,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只能发行占总股本的30%。就是我们在交易所交易的流通股。因为他们当时这样想:如果流通股占100%,外国人进来把股票全买了,那公司不就成了别人的吗?因为那时候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比如公司有7000万资产,发行3000万股,每股1元。溢价发行,每股发行价5元。所以募集资金就有15000万元了。在后来又有法人股,职工股,国家股,每股的成本都不一样,财务上的工作就很麻烦。比如说,公司赢利了,按每股分红0.2元。法人股,职工股,本来就便宜,1元1股,分红分了0.2元,但是流通股5元才分0.2元,所以对流通股东很不公平。所以就出现了股权分置改革。就是股改,股改就是要把公司股票全流通。比如某股票在除权日,我理解的是分红,他分红不送钱,送股票,送权证,所以当天股票跌去很多,那是因为在送股的原因,比如10送3.5。送股完了以后当天股票肯定跌一大截,跌了以后的价格就跟没送差不多。那就是把非流通股流通了,把股价平摊下来了。公司分红的时候,派送权证,派送股票,就是在除权日看到的:每十股送3股什么的、每10股送14股认购权证。通过送权证,送股的手段把非流通股全流通了。说了那么多,总之就是为了配合股改,配合全流通搞出来的。权证是2003年开始的,之前有,但是2000年叫停了。为了全流通才复活的。这是权证的对价支付功能。大股东支付对价是因为他所持的股票的流通,因为他们的所持的国家股呀\法人股以前不流通的时候,它的价值比流通股要低的多,如果它要上市流通,流通股的价值要降低,所以流通股东不会同意,怎么办呢,大股东就支付对价。比如宝钢股份的流通股占总股本的15%,如果上市公司想实现全流通,则会按照每股流通股获得5.5份权证的比例向流通股东派发权证。为了体现有价流通的原则,权证可以是有面值的。还是以宝钢为例,权证价格如果是0.5元一份,则流通股东获得的补偿是每股2.75元。权证还有风险管理,凑资的功能,还有杠杆理财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