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有多种代价不同的方法。心智健全的决策者会设法选择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21-1-9 04: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决同样问题有多种代价不同的方法。心智健全的决策者会设法选择-代价最小,综合利益最大化的方法。
  而且无论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可能会变得对自己有利。甚至可能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比如钓鱼台问题。7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GDP只有日本的几分之-一,军费是人家的一个零头,海空军比人家落后一两代。当时要想解-决钓鱼台问题,恐怕常规武器是无能为力了。现在就不同了,只要在-资源、贸易、投资、人员往来之类的领域稍微施加点压力,日本就不-得不服软。因为现在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了日本,军事和政治实力也-今非昔比。当年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未必能解决的问题,今天只要动动-嘴就能摆平。
  至于越南、印度之类的弱鸡,不必太在意。古今中外,小国玩得过-大国,弱国玩得过强国是特例中的特例。真闹僵了,伤心的还是弱者-。我还真不大相信GDP比中国军费多不了几个钱的小弱国能把中国-如何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4: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台各表 2017-08-13 22:36:40
  大宋当年也是这么想的,这就是大宋厉害的地方了呀
  -----------------------------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赤忠者无夸夸之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4: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出自《孙子兵法 形篇》。文中这个“战”,不是指战争、战斗和战术,而是战略眼光;“善战”也不是能打仗,而是善于做战略谋划。 其更深刻涵义其实是说,有长远规划眼光、善于做大局战略谋划的雄主,不必使用战争手段。这样的人,他没有战功,而是通过更高深的战略手段(如外交、威慑等其他手段),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比如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此时刚刚建国不久的美国,领土还局限在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大约230万平方公里。而北美中部、南部、西部大片土地,还是英、法和西班牙等国的领地。 这时,欧洲正处在拿破仑战争中,英、法和西等国深陷其中,无暇估计他们在美洲的领地。 美国国内,肯定就有一股政治势力,认定这是个好机会,很想趁机扩大美国版图。这些政客鼓吹美国要择机宣战,但是,美国和英、法两国的关系都不一般,他即是前英殖民地,在独立战争中又得到法国的大力援助。欧洲的这场战争前景又不明朗,英国在海上有绝对优势,而法国在陆地上越战越勇,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到底支持谁呢?
  此时在任的美国总统,是“独立三杰”之一、《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他认为现在的美国还很弱小,本来可以在北美洲隔岸观火的,贸然参战实在风险太大。 他想到了一个不参与战争就能获利的办法,耍两面派,对英法两国都进行外交讹诈: 1、他先对英国放出口风,说法国是美国的友好国家,现在英法PK如此激烈,美国不能无动于衷了; 2、转过脸来,他又去敲诈法国,说当初支持我们独立事业的是波旁王朝,可惜法王路易十六被叛乱者公开处决了(即法国大革命的雅各宾派),我们美国人可是知恩图报的,现在我国国内有不少人惦记着给路易十六报仇呢,如果此时英国也打出这个口号,他们一定要积极相应了。 贵国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有大片的领地,现在贵国和英国打的如此激烈,这块地十有八九顾不过来,也没准就让英国人占领了,与其啥都捞不到,还不如卖给我呢。 您要是答应卖地呢,我们美国人在国际上依然保持中立,不会和英国走的太近;如果您不答应,那我可说不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杰斐逊的这招很管用,这两国国家都担心美国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举动。在杰斐逊这套语气无比客气的威胁言论下,拿破仑最后答应把法属北美的路易斯安那廉价卖给美国(从密西西比河西岸到洛基山脉,比今天的路易斯安那州大多了),美国的版图扩大了近一倍(约215万平方公里),才花了1500万美元,且没动用武力,还维持了美法关系。 下图中白色的那片就是1803年美国从法国手里购买的路易斯安那——这就是典型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不轻易动用武力,而是通过外交、战略威慑等其他方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打仗就获得比打仗更大的利益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