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理按钮在哪里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4: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常会莫名其妙地被别人“激怒”,然后怒气冲冲,小题大做,很有可能是别人恰好按到了我们的心理按钮。心理按钮是在成长过程中,被设定在自己内心的“心理程序”。别人说了某句话或做了某件事时就好像按了我们的“心理按钮”,然后快速启动这个“心理程序”,经过了自己心中程序自行的解释与处理,我们会产生了某些情绪或行为反应,通常这些情绪和行为反应都是比较负面的,我们会感觉自己被人激怒了或者被别人伤害了。我有个女友,只要看到老公下班后或者周末休息在家,坐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打瞌睡,她就难以忍受,尤其是看到对方打着瞌睡,头一点一点的样子,她便勃然大怒,恨不得拿把刀把老公劈了。原来她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失业,而且还很懒惰,失业也不去找工作,整天窝在家里无所事事,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和睡觉,也不做家务,有的时候还骂母亲烧的饭难吃。家里的经济来源基本上依靠她的母亲,生活条件也不好,所以她的母亲很辛苦,经常教育她,做人要勤奋、要努力,不努力打拼就一辈子受苦。每当她看到丈夫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打着瞌睡的样子,就激起她对父亲的不满和愤怒以及对贫困生活的焦虑和恐惧,仿佛童年痛苦经历再次在她身上上演。因此,在最初的时候,她和老公常常因此事吵架。
举个例子,有个男孩A,他最痛恨女友说他“没用”或者“软弱”之类的话。当女友偶尔无心的一句“你没用”就会激发起他强烈的情绪,然后使他陷入低落和受伤的情绪之中。这个按钮会扩大化,凡是涉及到“没用”之类的主题都会令他很不舒服。有一次,女友对他说:“你好像不会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啊。”他会解读为女友在指责他没用,他性格软弱。他这么解读是因为他有个“我没用”的心理按钮。男友在上幼儿园和小学时,因比同班的孩子年龄小,人长得又瘦又矮,会受到同学的欺负,跟同学打架也打不赢,找大人说理和帮忙,大人不仅不帮忙还会嘲笑他没用。女友无意间说的一句:“你真没用”,就像踩到他内心的地雷,在他内心上炸了一个大坑。在情绪上,他似乎又重新经历了童年被同伴欺负,被大人嘲讽的痛苦。


每个人的心理按钮都很独特。你的心理按钮并不是别人的心理按钮。有的时候让你暴跳如雷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行为在别人那里完全就不是个事。比如我怕别人不理我,或者误会我故意不理会他。男孩A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有的时候女友对他说:我不理你了。他会说:那我理你啊。女友指责他:你怎么不理我。他也会很耐心地解释。相反,如果他对女友说:你真没用。女友则会笑着说:所以才需要你啊。因为男孩A的女友从小就在同伴、老师和大人的肯定中长大,“你真没用”不是她的心理按钮,无法启动她的心理程序,所以无论对方怎么笑她没用,都无法使她生气。
有的人心理有很多按钮,别人走过来一下就按到他的一个心理按钮,别人走过去一下又按到他的另一个按钮,他的内心就像地雷阵,常常处在红灯警报呜呜响的状态里,生气、愤怒、受伤等负面情绪也常出现。而有的人心理按钮则很少,因此在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中就更少雷区,更少摩擦,关系更轻松和谐。
首先要明白是,并不是别人故意令我们不爽和生气,而是我们心理有没有填补的洞和坑,有没有抚平的伤口,在隐隐作痛。其次也要明白,我们不能指望和强求别人不按我们的心理按钮,我们无法控制和改变他人的言行,也无法命令别人说,你不许让我难受。就算我们这么要求,别人也做不到百分百配合我们。你要做的永远是改变自己,更改自己的心理程序,减少自己的心理按钮,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负责。另外,在人际互动中,如果我们仅仅说了某句平常的话就激怒对方,并不代表我们说错了话,而是TA有一份内在的伤痛没有治愈,我们按到了TA的心理按钮。一个人心理按钮的背后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成长创伤。看到这一点,会让我们多一份对人的体谅、理解和宽容。


如果你因为别人无意间的言行而被激怒,先去察觉:我的内心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勾动了我内心的痛苦?这个痛苦从何而来?去看见和拥抱自己内在那个受伤的小孩。很多时候,我们一旦看见自己的心理按钮,治愈模式就自动开启了。当你看见自己原来一直害怕别人不理会自己,自己就开始变得不那么害怕这个问题了。当又有那种不好的感觉时,你要进行内心对话,安慰自己:人家不是故意不理你的,这一点你很清楚,不然你去跟对方核对一下好了?于是鼓足勇气问对方:你是不是不理我?得到的答案往往能够证实你的感觉错了。经过几次这样的更新程序后,害怕别人不理你的心理按钮就被撤销了。如果你有心理按钮,也可以这样先觉察,后更新程序。你可以通过系统脱敏的方式,就是直面它,反复地按动它,让它失灵不再起反应。你越不触碰它,一旦触碰,它的反应和带来的伤害就越大,当你越敢于去直面它时,它的破坏性就降低了,失灵了。当你越害怕时,其实就是你越要面对和穿透时。直面它,你会发现它其实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当然,有一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用这种直接的方式面对的,也可以采取绘画心理治疗的方式柔软的进行,我们的绘画疗法师师就是依靠这样不断地自我修炼,然后变得更成熟,更圆满,更自在。
谈到这里我也想到,如果孩子小时候不受到那么多关于“没用”的批评或者嘲讽,这些孩子在日后都会少了很多痛苦的来源和亲密关系中的“刺”。既然大多数负面的心理按钮是由童年的阴影造成的,那么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是不是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更多的给孩子留下美好和愉快的记忆,尽量减少给孩子造成心灵的创伤和不良情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