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望雨》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21-10-21 13: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望雨无寐晓起偶题云霓常在望,天地岂无情?坐待甘霖降,群黎各遂生。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Data=S&Tid=398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0-21 13: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望雨》 赤日行空暑气浮,炎风簸土几时休? 云霓久渴斯民望,廊庙当分圣主忧。 旱魃剿除消暑气,神龙鼓舞起灵湫。 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0-21 13: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永乐十年(1412年),其文学才华在钱塘一带已极有声誉,得晋钱塘县儒学生员(秀才),“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常以唐陆贽的奏疏为范本,研究古今治乱兴衰的道理。永乐十九年(1421年),中进士(本来为会试第一名,因“策语伤时”被置三甲第九十二名)。永乐二十年(1422年),出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履新不久,即以“廉干”著闻。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出巡湖广,犒劳官军,招抚四川、贵州起事者。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出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元年(1426年),宣宗朱瞻基任命于谦为御史,从驾征讨谋反的汉王朱高煦。在这次平叛中,于谦胆识过人,展露头角,深得宣宗信任。宣德二年(1427年),明廷始设“巡抚”。巡抚,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其职权在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三司之上。巡抚山西 泽济苍生宣德七年(1432年,),宣宗朱瞻基钦点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巡抚山西、河南二省。自此,于谦开始了长达19年的巡抚山西、河南两省之生涯。无论是做御史还是都御史还是做巡抚,于谦都十分关心百姓的生产生活。田地久久没有下雨了,于谦就夜不能寐。其诗《望雨无寐晓起偶题》有云:“云霓常在望,天地岂无情?坐待甘霖降,群黎各遂生。”天空满布了云,于谦高兴了。可是,过了一会,风吹云散,于谦又开始焦虑。《次日阴云密布不雨复散》中云:“泼墨浓云布,漫空雨意悬。斯须露红日,依旧睹青天。祈祷知何益,焦枯亦可怜。菲才膺重寄,值此更凄然。”他希望“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有时田间喜降雨,或者下了瑞雪,或久雨新晴他都十分喜悦。“一声雷送雨,万国土成金,……天公应有在,知我万民心。”“谷日晴明好,丰年信可期。……忧民无限意,对此暂舒眉。”《于肃愍公集》中的《暑月将自太原巡汴诗》《太行途中杂咏诗》《太行山中晓行诗》《自叹诗》《于肃愍公集》中《悯农》《田舍翁》《采桑妇》《荒村》《收麦》等诗,《于忠肃集拾遗》的《入京》诗等,都生动地记述了于谦悲天悯人的为官情怀。我们谨录《晋祠志》(刘大鹏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记载的于谦“遇旱亲诣晋祠祷雨,已而果得甘雨”一事和《遇旱诣晋祠祷雨》。诗曰:晓行数里未天明,路绕汾河听水声。斜月带星横远汉,清风传漏振残更。中心但愿灵祗格,远道何须父老迎。好挽银潢作甘雨,博沾万物润苍生。于谦在山西、河南巡抚任上的十几年中,年年是冬春两季在太原,夏秋两季在开封。我们从他的诗集里,处处可以看到他的行踪。如:“三晋冲寒到,中州冒暑回。山川元不改,节侯自相催。”是写他巡视不计寒暑,年年都要往返于太行山。又:“秋雨黄河水,春风碗子城。巡行知几度,侯吏厌逢迎。”是写他忠于职守,不辞劳累;而且访求民隐,却怕官吏迎送。又:“行过亭望潞州,四围山色远凝眸。风尘滚滚迷官路,烟雾茫茫照客裘。龙跃天池云气合,鸡鸣野店曙光浮。停车暂宿余吾驿,一夜无眠不到头。”是写他风尘仆仆,夜晚到达余吾驿(今屯留县余吾镇)的情景。百姓丰年好过,灾荒之年艰难,他就创造性地设立了尚义仓(捐资输谷的贮藏处所)、平准仓(丰年贱价买进,遇到凶年照昔日贱价平粜的仓库)多处。仓前均立碑写名,说明某人捐资若干、某人输粟若干。其中,捐二百金以上的给予冠带,贱价平粜过千百石的建坊给匾,并免捐资输粟者各色差徭冗役,教人民口碑传诵,以此旌表地方贤良和社会贤达。吏治腐败,于谦照例出手不凡。于山西、河南任上,他规定:民间有冤狱枉屈的事,可直接到巡抚衙门申诉。于谦自己时常亲自处理,迅速予以判决。因而先后平反冤狱数百起,维护了社会正气,打压了邪气;同时,鉴于山西、河南濒临黄河,水患严重,亲督官民增筑黄河堤障,以防水患。灾荒之后,疾疫流行之际,于谦又设“惠民药局”,救治各地农民的疾病……两省因此大治。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凶年饥岁贫无粟,处处人民皆枵腹。儿女卖与富家翁,一男止换六斗谷。春来只有四斗粮,兼粞夹糠煮薄粥。夫妻共食一月余,面渐羸皮又搭骨。引领看看作饿莩,精液耗于无泪哭。忽闻巡抚到此邦,开仓赈济饥与荒。示民出粟自捐俸,谆谆复谕富贤良。幸蒙尚义诸耆俊,贷资输谷到官仓。大家小户皆得食,顷然面色生荣光。鳏寡孤独俱有养,医药调理救灾伤。赵父杜母今复见,天遣恩官拯二方”(自《于太保萃忠全集》)。当时,不仅贪官污吏听到于谦的名字就胆破心寒,就连盗贼响马听到于谦的名字也远远避开。史籍记载:正统五年(1440年),于谦从河南前往山西,轻车简从,夜间经过太行山时,突然遇着劫路的盗匪挥刀呼啸而来。于谦大声叱责,劫路的匪盗发觉他是巡抚于谦,迅而各自散去。《明史》云:“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威惠流行 两袖清风作为明代巡视两地的最高行政长官,于谦在山西、河南等地任职达19年之久。19年中,他“威惠流行”,甚得民心。每逢朝会期间,别的官员总要对京城的达官显贵交际馈赠,唯独于谦什么也不带。他在《入京》诗中写道: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的“两袖清风”,引起贵宠官僚的不满,把持朝政的太监王振更是气急败坏。正统十一年(1446年),王振虚构了一个“久未升迁,心怀不满”的罪名,把于谦送交三法司,判处死刑。山西和河南的百姓听说后,数万人自动联合起来,到京请愿,就连封地在河南、山西的周王和晋王等朱姓藩王也上书替于谦申冤。朝廷看到众怒难犯,只好命于谦仍回原任。力挽狂澜 民族英雄正统十三年(1448年),明朝边防日益吃紧,兵部事务日加繁忙,于谦奉命入京,任兵部左侍郎,期间,边防战乱不断。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两千余人贡马,向明朝廷邀赏。由于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瓦剌借机就制造衅端,于这年七月率大军向边境骚扰。明军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率五十万大军亲征,结果在土木堡惨败,明五十万大军“死伤过半”,英宗本人也被瓦剌俘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尽管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同时得晋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不久,加封少保,总督军务。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因而,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于谦,大明的历史有可能突然转向;没有于谦,明朝两百余年的国祚延续也无从谈起。瓦剌进攻北京失败后,其部族首领“也先”挟英宗逼和。于谦认为“社稷为重君为轻”,坚决不同意,瓦剌被迫释放了英宗。英宗回来后,被弟弟景帝囚禁在南宫。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徐有贞、石亨等人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于谦被逮捕下狱,以和岳飞同样的罪名 “莫须有”被杀。1457年正月二十二,是于谦被杀的日子。于谦慨然赴死,时年六十岁。史料记载于谦被杀时,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行路嗟叹,天下冤之”。北京城内还出现了怀念于谦的童谣: “京都老米贵,那里得饭广(指范广);鹭鸶水上走,何处觅鱼嗛(指于谦)。”就连当朝孙太后听说于谦被杀后,也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于谦被杀后,家属受到牵连,长子于冕充军山西龙门,于谦妻张氏发配山海关,家产也被抄没。当锦衣卫来抄于谦的家时,家中没有发现任何值钱的东西。只有正屋一间,大门紧闭,上面一把大锁牢牢锁着。锦衣卫大喜过望,忙撞门进去,但里面装的都是皇帝御赐的物件,蟒袍、剑器、圣旨等,一件一件地摆着,并没有金钱宝物之类。见此状况,就连负责查抄的官吏也涕然泪下。成化二年(1466年)八月,遇赦回乡的于冕上疏为父讼冤,宪宗朱见深亲自为于谦昭雪,将崇文门内西裱褙胡同的于谦故宅改为 “忠节祠”,遣官祭奠英魂。宪宗亲自撰写诰语:“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之独持,为群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弘治二年(1489年),明朝廷赠于谦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赐祠于其墓曰“旌功”。弘治三年(1490年),陈汝言继为兵部尚书,不到一年便因事获罪,结果抄家时抄出了赃款巨万。英宗下令将这些赃款摆在大内廊庑之下,召集大臣去看,还感叹道:“于谦在景泰朝深受重用,死的时候却家贫如洗。陈汝言当兵书尚书不到一年,就有如此多财富,贪得也太多了吧!”同样是兵部尚书,于谦掌权时间很长,却是“家无余物”;陈汝言掌权时间极短,反而“赃私藉甚”。英宗对杀于谦的懊悔之情也由此可见。更令英宗痛心的是,于谦死了以后,蒙古又开始屡屡骚扰明朝北方边境。英宗忧心不已,经常长吁短叹。恭顺侯吴瑾(蒙古人,土木之变中战死的吴克勤子)有一天看见,趁机在旁进言:“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英宗听了默然无语。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想起于谦遇到不如意事时,每每拍胸而感慨万分时说的话:“我这一腔热血,不知竟洒何地?”回顾于谦豪迈而又清贫的一生,相信大家和笔者是一样的心潮起伏。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兹谨录《咏煤炭》一诗,与大家一起祭奠我们的好巡抚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