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心向背谈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6: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可以改天换地,这已被无数史实所证明。正是依靠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才从能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党就有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党领导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受到威胁,党领导的事业就要遭受挫折。也就是说,民心向背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当前,我们有的领导干部投机取巧,追名逐利,政绩观严重扭曲,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是工作中表现。工作中拈轻怕重,碰着矛盾和稀泥,遇着难题绕开走。一事当前,总是算计个人得失,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对显山露水的事乐此不疲,对默默无闻的事不管不问。有的报喜藏忧,争功诿过。二是成绩问题中表现。说成绩洋洋洒洒,多多益善;谈问题,轻描淡写,遮遮掩掩。出了问题,责任向下压、往外推;有了成绩,贪天功为已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甚至三分成绩、七分宣传。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攀比浮夸,搞“数字政绩”、“注水政绩”。如此等等,这样的思想,这类的行为也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存在。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干部个人的成长,更影响到事业的发展,损害到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理是: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使我们党活力四射;只有充分依靠群众,才能使我们党稳如泰山;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使我们党万古长青。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因此,一定要坚持人民至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同不认同,答应不答应,做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一要牢记群众利益,把群众困苦放在心上。纵览历代兴衰,凡是统治者“重民”,则是太平盛世,“其兴也盛”;凡是统治者“薄民”,则为短命王朝,“其亡也忽”。“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毛泽东),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知民之所盼,察民之所忧,亲民之所爱,于民之所需,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发展是硬道理。为官一任,要追求造福一方的真成就。
  二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对上级的政策、决策必须坚决执行,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行,阳奉阴违。同时,也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努力把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各项工作干得好不好、实不实、行不行,人民群众和广大基层干部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让人民群众和广大基层干部有个好的评价并不难,只要真心诚意、脚踏实地做好事、办实事,群众就会满意,就会给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或一个领导班子一个好评价,说到底就会更加拥护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
  三要和当前开展的“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三严三实”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把实事求是根植在思想意识中,贯穿于工作实践中,落实到执政为民中。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全部精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