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棒子的鲜血来祭奠我们的国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0-4-20 11: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库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4-20 11: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精神上支持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4-20 11: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月底中国国家主席访问韩国之前,“反韩情绪”这个词语被上升到韩国官方层面的高度,被多名韩国官员轮番提起。 无可否认,当下中韩两国民间的确出现了某些方面认识的分歧。尤其是中国网络上大肆宣传韩国如何抢夺某某中国文化,以及对个别韩国网民在中国汶川地震幸灾乐祸的表态当作全体韩国人来说事,再到网上接连盛传虚构的“韩国专家认为XXX是韩国人”文章,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国在韩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现在似乎有在中韩民间点燃新一轮争议之火的势头。大陆主流媒体频现“不入流成果”从1992年至今,中韩建交16年间,与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频繁互动相比,民间的交往也在增加。有舆论认为,正是这种交流的增加才造成了中国人对韩国的厌烦和反感。其实,相互交流多了本该更多一些理解,但若最终收获的只是互相讨厌和无休止的争议,就不得不思考其中的真正原因了。从两国建交伊始,中国民众就对韩国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开放心态,“韩流”风靡一时即是明证韩国元素在中国有众多的市场。但从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开始,中国媒体就对韩国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错误报道或引导,甚至是公然制造虚假新闻或恶意侮辱韩国文化,而韩国人或事物最近几年在国内媒体或网络上屡遭诋毁。去年网络上韩国被评为最不受欢迎的国家,网络上不时出现韩国“某专家发表所谓惊世骇俗的研究成果”,都令不明真相的中国民众感到韩国在抢夺中国文化,恶意制造韩国在中国民众心目中不良的形象。中国媒体上说那些“XX是韩国的”之观点就出自韩国某著名网站或学术机构,甚至夹注某某教授等。但事实是,这种虚构观点或个别见解往往在韩国主流媒体上见不到,也查不到,而这些垃圾文章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国影响力很大的媒体上,“不入流成果”占据了“主流媒体”的版面。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中国媒体上居然存在大量有关韩国的不实报道,而其中多数是虚构的,指望韩国对这样的报道默不作声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多数不明真相的中国人愤慨不平的不只是停留在某个虚假事件中,比如“汉城改名”、“端午节申遗”、“孔子西施是韩国人”、“汉字申遗”等等,而直接对韩国进行公开的恶语诋毁,而不是事件本身或试图找出真相。受害者心态与一叶障目中国人在进行自我反思的时候,常常会检讨自己的“受害者心态”或者“悲情意识”,以呼吁国人培养大国民素养。对韩国人和韩国媒体而言,剔除受害者心态也同样适用。最近几年,中国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反韩”文章。公开的散布虚假信息和侮辱诋毁韩国的回复,其中大多是虚假新闻和片面不实报道,让那些到过韩国的人现身说法,无疑是一个好现象,而真实客观的文章却罕见中国网络。与此同时,中国媒体对韩国的负面报道仍随处可见,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当然并无不可,但最可怕的是那些捕风捉影式的虚假新闻成为主体。作为有着复杂历史关系和现实利益的中韩两国,友好合作早已被认为是大势所趋。而这其中,除了政府间交往外,媒体在民间交流中起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多一点严谨,少搞点小动作,多一点豁达,少一些杞人忧天式地渲染悲情,唯有如此,才是中韩之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