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假错案尚能昭雪,历史遗留谁来买单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21-1-9 07: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俞正声:
  你好…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的儿子,这次写信给你,是希望你作为党的代表,人民的代表,能为我们农民解决一些切切实实的问题…
  我所要反映的问题,是农村农民的问题,具体来说是农村土地税费改革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我是湖北枣阳的一位农村长大的孩子,我的父亲是一位从事了20农村工作的基层的大队会计,主管村里面的账务处理…从83年起到03年止,刚好经历了两次土改…2003年,农村种田种地开始不收税,不仅不收税,反而还有给到每家每户粮食补贴,对所有农民来说,这是一个继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是土地的主人,和81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个惊天动地的土地政策…全国农民欢欣鼓舞,真正的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可是,在这之前,我想,您应该知道,农民的土地税是压的人民不堪重负,甚至 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已经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当时,您正好在我们湖北省当政,我想,您肯定了解这个情况…
  但是您可能没有了解到的是,03年以前,土地政策还没有改革之前,各地政府,市政府,镇政府为了完成税收任务,是想尽办法,办法想尽…而通常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许以高额贷款利息,让每个村干部自己想办法民间借款,少则二三万,多则八九万…如此来完成各级下发的任务…然而,到了03年以后,问题便出现了…第一个问题,到现在已经过了有12年了,这些借款依然无法兑现,无人承担,您也知道,这些钱在当时,是多么大的一笔数额…而这些款都是通过亲戚朋友借来,是许诺了多年来的信用和信誉才可以借到,如今,自己的钱拿不到,更无法兑现亲戚朋友的承诺,给彼此的亲情友情带来多么大的伤害…当时,作为青年的我,正在大学求学,生活的拮据状况由想可知…直到前两年,才能还清上学时期的债务,而大队的借款仍然遥遥无期…如今父亲已经61岁,过了花甲之年,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仍然无法解决…作为我一个八零后,能够理解改革时期会有问题出现,父辈他们也给予了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去期待,去相信党和政府,然而,这一等待,就是近20年…此外,由于土地政策改变,各个政府部门开始精简机构人员,我父亲毫无例外的未能幸免,也许刚刚在会计岗位上的人没什么感觉和触动,可是作为一个为村集体工作了二十年的老会计,一生的青春都奉献给了集体,那份感情,那份改变,那份割舍不下的情怀,不是大多数人能够体会的,而更让人难以释怀的是,那个时候的工资仍然被拖欠至今…历史的洪流既然无法阻挡,那就改变想法,重谋生路…这个我们不怨天尤人,但是,当时大队借各个村干部的税款,缺难以释怀…也求救无门,所以只好向曾经作为我们湖北省父母官的您求救…
  事实上,我们只是广大农村村干部中的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缩阴,作为一个村,有二十个左右的会计,每个会计牵扯到四五个村民的借贷,如果不是村民纯朴善良,恐怕我们早已在当地难以为继…我和父亲简单计算了一下,每个村平均有20个村干部,我们镇有33个自然村,而我们县城有15个左右的镇区…以五万左右的平均借贷(我家实际有6万多),大概一个县城有7个亿左右的借款,而且这从大概最晚1989年就已经开始了…所有这一些,都有借款字据为证,都有大队公章为证…我会附上…最后,再次请求,请求帮助…毕竟一直以来都没有从事农村工作,都是跟父亲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有不妥当之处,还望见谅…
  一个农民的儿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7: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刚刚,枣阳市信访局工作人员打来电话,接受了信访案件,因为我两次写信到国家信访局网站,中央下放到地方,说十五日之内出具信访通知书处理意见,六十天之内解决…等待好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7: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zcphb 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