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中国会产生买办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8: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京几日,天气都还不错。周日下午刚到的时候,刚下过雨,空气质量很不错,后面几天都刮着不小的风,到今日尚未见到雾霾,希望从南京带来的口罩还可以完整的再带回去。
出差随身带的一本宋鸿兵写的《货币战争》打发像今天这样的无聊的时光。看了约三分之一,个人觉得水平一般。比如书中讲到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包括后来国民党的北伐战争等,作者意在突出金融在社会及战争中的重要性。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没人否认金融对于战争胜负的作用,但一场战争的胜负并不仅仅只取决于金融。宋在书中很多处措辞过于武断,容易让读者,至少是我误解为金融是战争胜负最重要的条件。
不去过多的批判作者了,此书对弥补本人金融史的缺失还是很有帮助的,而且书在身边也让我有了念想,时不时的翻开看看就是一种享受。
又写了一些和主题不相干的废话,今天想写的东西主要是由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洋务运动的失败而引出的一些感想。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到底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我就不去对比了,无数本书中都有很详细的对比。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与中国极为相似,都有着西方强国的武装和金融的入侵。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日本国内没有引导西方资本侵入本国金融体系的买办阶层,而中国却形成了诸如盛宣怀、席正甫之流的洋买办阶层,加速了外国资本对本国金融体系的入侵,与国外势力联合绞杀萌芽状态的民族经济。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财阀与洋买办的利益取向不同,财阀以国家为自家,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自身利益;买办则是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挟洋自重,以外国势力作为在中国进行利益博弈的主要筹码,必要时,不惜牺牲国家利益,比如怡和洋行和外国资本联手绞杀胡雪岩。
日本的财阀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相互支持使得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强大;而中国的洋买办则是肥了自己,穷了国家。是日本财阀的思想觉悟高?我认为不是。这背后应该是一种信任,是掌握经济命脉的财阀对国家的一种信任。这种信任的背后应该是国家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一种契约精神。中国的钱庄、票号难以形成有规模的现代银行业,洋买办阶层借助外国资本中饱私囊,对于他们来说国家的穷富、存亡没有任何影响,这恐怕就是中国人总爱用唯利是图来形容商人的原因之一吧。其实我觉得这背后也是一种信任,但却是一种信任的缺失,商人对国家的信任缺失,而中国人对国家这种信用的缺失应该不仅仅是商人这一方面的原因吧。汉武帝时,中国便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所有制制度,一切都是皇帝的。理论上不存在私有财产,皇帝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征收任何人的任何财产而不需要给出任何理由,这是皇权对物权的粗暴践踏。只要有皇权存在中国人对自己的物权就毫无安全感可言,在这样一种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商人,自然不可能把自己的物权与国家的皇权捆绑在一起。
在很多洋买办眼中,外国资本的信誉要远高于国家的信誉,那么把自己的资本安全寄托在谁身上不就一目了然了吗?这也就很好解释为什么只有中国有洋买办,国家丧失了契约精神,失信于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