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成为作家一:什么是好故事?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8: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影,当然,没有那么复杂。首先,电影是奇观,影像奇观。这次,李安做了一个天大的奇幻漂流奇观,而且是用3D图像做的,老虎帕克的眼神是,光滑如镜的太平洋之夜是,通体荧光的鲸鱼是,夜光水母是,食人小岛是,狐獴群是……我们不得不惊奇与这些视觉感受。然而,李安不仅仅是技术炫耀,李安的视觉奇观深藏着对大自然的迷茫和赞美。海天如镜,静谧的夜空下,水母点亮海面,在少年派时刻面对死亡之际,这样绝对的纯净浩瀚,这样绝对的奇妙美丽,似乎显示的是某种生命的迷失,又似乎显示的是某种生命的赞美。影片还显示了迄今为止,人类能做到的最精致,最炫目的佛经视觉奇观:枝头开出万千花朵的宗教意象,等等,李安用当今影像技术制作了佛经中描绘的净土胜境。能不能这样说?奥斯卡代表世界看懂了,李安的视觉奇观,这个真正地创造了梦幻景观的人,关键是,这梦幻景观超越了技术本身,它让人若有所思。
由此,我们说,电影也是复杂的。通往奥斯卡的路有多长?让地方的成为世界的,让个人的成为人类的?在东西方之上寻找共识,在个人和人类之间把捉中介?反过来,让世界的成为地方的,让人类的成为个人的?在共识中寻找嫌隙,在东西间寻找裂缝?也许电影,是这些中间的某个沟通管道,某个交流中介。这样说来,电影要跨越的是中西的鸿沟,个人和人类之间的鸿沟,这样说,电影就很复杂。李安当初的《色戒》,来源于一个中国现代作家写的中国现代故事,照理说,够中国了吧?但是,《色戒》在中国的命运,包括其演员汤唯在中国的命运,说明了什么呢?李安的《色戒》比张爱玲的好,因为李安的王佳芝是超了阶级和功利,用身体和生命去赌了一把感情,是在生死的层面上看了一回人,这就近乎宗教了,李安谈的是人的灵魂的事情。当初,张爱玲尽管放下了阶级和国族的计较,却依然是用女人——这个性别的小心眼去计较的。反观李安《色戒》的观众,李安哪里知道,他们的理解力还处在张爱玲的读者之前时代,他们是用阶级、会党、性别甚至色眼的厉害来看,比当年张爱玲对王佳芝的态度要拧巴很多。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中国放映的时候,一般观众的反响要比某些专业解读者们的好些,某些专业解读者从中解读出文化殖民主义,认为这部电影恰好演绎了西方文化对东方的亵玩心态,把影片看做是一部西方世界想象东方劣景的“东方主义”作品,少年派的人吃人故事,不是东方劣迹的典型吗?少年派一家人对西方世界的向往,他们的移民之旅难道不是对西方的礼赞吗?对这些解读者,我劝他们也去问一下佛陀:为什么,他当初要把极乐世界放在西方?实际上,我倒是愿意反过来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可能是一部像东方智慧表示礼赞的作品。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个电影的故事。一、原生态故事。少年派一家人移民加拿大,海上遇难,少年派、水手、母亲、厨师四人上了救生艇,求生过程中,他们先杀了水手,接着母亲死了,剩下少年派和厨师搏斗,最终少年派成为唯一幸存的人。在这个故事中,少年派亲证了如此残酷的现实,他是一个通过杀人、吃人而生存下来的人。他的内心永不安宁。二、少年派的现在进行时讲述态故事。少年派一家人移民加拿大,海上遇难,少年派、受伤的斑马、大猩猩、豺、老虎上了救生艇,求生过程中,他们先吃了斑马,接着吃了大猩猩,一直蛰伏在舱里的老虎出来吃了豺,派和老虎博弈中达成平衡,双双幸存。少年派不能原生态故事的残忍真实,所以编织了一个自我安慰的故事,这个故事中他有两个倾听者,两个来自保险公司的调查员,这两个人根本不相信少年派的故事。三、中年派的现在完成进行时讲述态故事。中年派已经知道什么是自己编织的故事,什么是真实的原生态故事。他已经可以反思当时的一切,已经可以上升到灵魂的高度来看待往事:“为什么是我一个人幸存?我如今生活得如此美满,是有道理的吗?我心里的老虎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我安妥了我的生活,又如何安妥我的灵魂?”他已经准备好,接受灵魂的洗练。这个故事中,他有一个倾听者,这个倾听者相信了中年派,接受了中年派的故事,也成了中年派灵魂洗礼的见证人。
那么这个故事目前的讲述方式到底好不好?一、为什么前面要那么冗长的少年派自述?很多观众被这个冗长的前奏击垮了,然而,笔者认为这却是必须的,因为李安要回答:少年派心中的老虎,是哪里来的?是他父亲装在他心里的:一味崇尚爱的哲学,到处寻找爱的信仰的派,喜欢老虎,但是,父亲教育了他,把老虎吃羊的真相,展示给了他。同时也把一头不受束缚的吃人老虎放进了派的心里。二、为什么电影在少年派讲述现在进行时的奇幻漂流故事时,导演要反复打断少年派的叙述,让中年派出场?因为导演要告诉观众:这不是一个奇幻漂流故事,而是已给中年男性的心灵故事:我心里的老虎从哪里来?又能去哪里?我能让我心里的老虎离开吗?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这个故事的结局:老虎为什么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老虎头也不回地走了,是故事讲述的根本目的。中年派,生活安逸,但是心灵不安,为什么是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他这样活了下来是有道理的吗?他的内心一直有个老虎,这个老虎让他愧疚、让他疑惑,让他不能享受当下的生活,这才是他讲故事的根本动力,讲故事是一种心灵治疗,通过讲故事和忏悔,他的老虎在故事结尾的时候,终于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终于得到了心灵的安妥。他解放了自己,原谅了自己。
这是一个已经在“西方”的人的故事,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老虎,如何和这只老虎相处?如何让它头也不回地离开?这是问题!在你前往西方的道理上,此一问题无法回避,你还要回到你的东方起点来思考和回答他。楞伽经里说,佛为楞伽王说法,先要示现各种幻相,最后让楞伽王知道这些相都是虚空而非实有。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这样一个电影:它展示给你的都不是它实际要说的,它实际要说的是和幻相相反的那个空无。成年派真正证悟到的是:无有分别心。虎与非虎,均是幻相而已。少年派相信自己的奇幻漂流实乃真有,而成年派证得漂流乃其心所造,无论是与老虎的漂流,也是与厨师的漂流,其实都是源自内心的一种幻像,是非有,非非有。成年派不再执着于那个故事是真那个故事是假,而是放弃了这种分别心,最终安住于无分别之境地。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东方佛法。李安所走向的宗教,是这一途么?是,又不是;然而他展示的思考,确实是东方式的,和基督信仰中的原罪及忏悔意识有相当的区别。
现在我们回到本文的话题!通往奥斯卡的路有多长?可以说很长,这里有东西方政治鸿沟,伦理鸿沟,宗教鸿沟;李安走向奥斯卡时,和父亲闹翻了,妻子常年豢养他(一个无用的人啊),他也被观众误解甚至嘲笑;但是,这条路也很短很短,如果你无有分别心,中西不二,生死不二,有无不二,只是让灵魂出场,也许奥斯卡并不很远。李安是少有的那种能渐渐接触这不二法门的人,面对这样一个人及其获奖,我们又何必执着于那些二分思维呢?

【练习】从情感冲突出发构思故事,而不是从事件出发构思故事,围绕情感冲突写故事,人物才有灵魂深度,故事才有思想含量,才能打动人,让人哭让人笑。

1、如果一个女老师嫉妒她女学生的漂亮,会有什么故事?
2、如果一对相爱很久的恋人其中的女生突然觉得这样恋爱非常乏味,要求男友让她出轨一段时间,而且,她告诉男友她已经找到出轨对象,会有什么故事?
3、一个学生成绩超好的学霸,突然收到班上一个差生的求爱信,她觉得受辱了,会有什么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