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知多少——繁华盛唐留下的千古之谜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8: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乾陵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千米,陵园周长40公里。它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发现有双重城垣的墓葬,由内外两城组成,内城象征京城长安的皇城,外城相当于官员和土民居住的郭城,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都城的整体格局。
现乾陵遗存的主要是朱雀门外长长的神道和其两侧的石刻,有两组残存的土阙和石刻114件,石刻有华表、翼马、朱雀、石马、石人、石狮等,多用整块巨石雕成,雕工精细,线条流利,气势伟岸,富于质感,反映了盛唐的国威和工艺水平。
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的建筑质量极高,墓道用石条密封,并在缝隙中灌铁水,极难开启。

根据西安文保中心有关专家对乾陵地宫的探测,结合已发掘的乾陵陪葬墓和有关文献,专家推测乾陵墓室是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或有耳室。
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宫”即棺椁,“梓宫”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宝覆盖,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
地宫的后室设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神座,周围放置玉质的“宝绶”、“谥册”和“哀册”。另外在过洞两侧的耳室和甬道石门的前后,放置有大量珍贵的随葬明器。

据乾陵《述圣记》碑记载,唐高宗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求将他生前所珍爱的书籍、字画等全部埋入陵中。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较完好的一个,具有一般陵墓所没有的独特价值。
在乾陵前,有两座石碑格外醒目,一座是高宗的述圣纪碑,上面刻满了字,歌颂了高宗皇帝的文治武功,与其比肩而立的是武则天的无字碑,上面却未刻一字,成为千古之谜。
无字碑,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98.8吨。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
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长2.14米,宽0.66米。其马屈蹄俯首,雄狮则昂首怒目。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

对于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一字不镌?主要有三种说法:“夸耀功德”说、“罪孽深重”说、“自知之明”说。
“夸耀功德”说:武则天参政以后,发展科举制度,打击豪门世族;鼓励举荐,提拔文臣武将;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和整顿田制,使国力增强。在位期间,政绩蜚然,远非一块碑文所能容纳,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盖过世。
“罪孽深重”说:武则天自知罪孽太大,在自己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罪孽深重,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贻笑后世,不如一字不镌。
“自知之明”说:武则天一生聪颖机警,执政期间,有积极的一面,如纳谏、不拘资格选用人才等;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任用酷吏、滥杀无辜等,常做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

无字碑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猜想,至今吸引着众多考古学者,或许它的谜底唯有打开乾陵地宫,才有可能大白于天下。
迄今为止,乾陵的开掘方案依然遥遥无期,以现在的技术水准,对文物的开掘、保留、保护还存在一定的难题,乾陵中有太多宝贵的文物,如果受到破坏,那将是难以拯救的。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古建、建筑行业相关原创内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私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