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历史传佳话,古建遗迹今何在?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8: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氏宗祠,位于洪巷乡联合行政村,是无为县目前保存最为完善的古建筑。近年来,有许多外地周氏后人前来联合村寻根祭祖,瞻仰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从前到后分为崇前启后、敬思堂、昭穆先灵,前后有两个天井,两边为厢房,占地面积509平方米。据周氏宗祠重修碑刻记载,宗祠始建于清康熙丁末年(1667年),康熙六十年(1721年)重修。尊始祖周公亚夫为太始祖,供奉于中堂敬思堂上。 经历岁月变迁,周氏宗祠原有的房屋几经修葺,现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布局,五架梁前轩后单步,轩下用虹梁,构筑宏僻,手法古朴。木雕多用花卉卷草、八仙人物图案,雕工简洁明快。在周氏宗祠内,后厅顶棚饰有八卦形藻井木雕,风格独特,这种形式由印度建筑中“九龙沐浴”演变而来,一般见于庙宇,为祠堂同类建筑所少见。2008年祠堂被列为无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氏宗祠规模虽不大,却远近闻名。原因之一是周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从周姓发源的,无为周氏古今出过诸多名流。其二是周氏宗祠建筑具有典型印度建筑风格,雄伟的九龙沐浴构架结构在江北濡南堪称一绝。 72岁的周庆丰现为周氏宗祠的管理人,他每日清扫宗祠各间房舍,接待往来族人和外来参观考察人员。“现在无为县周氏一族大约有5000多人,每逢清明冬至,族人都会来宗祠聚集祭拜。宗祠是维系一个家族的精神纽带,想起祠堂,散落各地的子孙都会牵起故土情结,我们这一族对宗祠维修保护都很重视,现如今都是定期修缮,历代石刻古物基本保存完好。”周庆丰说。

文印庵:曲径通幽探古庵 位于无城绣溪公园南侧的文印庵是很多香客争相祭拜之地。记者来到绣溪公园旁,沿着窄窄的小巷来到巷内深处,文印庵就藏身其中。静雅的院落,微风佛面,佛音阵阵,一派静雅祥和的气氛。院内的一株古树,同庵院一起历尽沧桑。树下辟出一片菜地,种上时应蔬菜,每到秋天,果实盈枝,古老的庵院里便会呈现出一派生机。 文印庵坐北朝南,分前后两院。说起古庵的来历周边的老人们都不太清楚,今年65岁的住持释弥真告诉记者,始建年代已经无法追溯,史上重修了数次,清代中期毁于战火,光绪年间再次复建,因年久失修于2002年重修,院落由原先的三进变为现在的两进。现有大雄宝殿、佛殿、寮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为1040平方米。院内共有香炉鼎一个、烛台一个,鼎身写有各捐资者的姓名。大雄宝殿中央供奉一座近5米高的观世音菩萨像,两边分别是十八罗汉等大小佛像若干尊。穿过宝殿,有禅房6间,房内尘封土积,蛛网纵横,墙壁经过时间的侵蚀,有一些外皮已经剥落,显得十分破旧。 关于文印庵的名字,住持说道:“相传清举人方六岳因府门之前绣溪之畔文峰塔上少一印,为弥补其不足,故取名‘文印庵’”。1996年4月20日,经相关部门批准,被列为全省重点开放寺庙。 此庵虽然偏小,不同于大寺院,但格局清晰明朗,不杂乱,是不少居士修行的好居所。今年50岁的邢献霞自九五年开始在此烧香,“这里离家近,环境也不错,在巷弄里比较清静。” 报国寺:重现鼎盛为夙愿 报国寺建于东汉末年,据清乾隆《无为州志》记载:去城西四十里,坐开城乡四图,世传曹操屯兵此山之阳。寺原名为“阳山寺”,后因明太祖朱元璋兵败到此,得救后命名为“报国寺”。该寺元至正五年僧宗明开建,明正德、万历,清顺治、乾隆年间相继重修。抗日战争时期,寺庙建筑遭兵燹。1996年释弥解住持募建。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王殿、钟鼓楼等建筑组成。 “刚开始就是自己在山垴窑厂捡了五六十车断砖,在小庙的原址上建起了三间屋的庙宇。后面的二十年就是在群众的帮助下一点点的扩建。”住持释弥解说道。到目前为止,开城报国寺已初具规模,占地面积由二十几平米增至为六千多平米,到达万龙山映入眼帘的便是巨大山门,门基石上的龙狮栩栩如生,门柱有一副对联:“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途人。”六角亭、宝塔亭、菩提亭以及巨大的烧香炉布局有序,门前一口水池,池水清澈见底,池中央树一4.2米高观音菩萨像,身披红绸巾,双手合拢,水中鲤鱼跃于莲叶之间。围绕水池有一回廊,回廊呈龙尾状。正庙的天王殿,大门正匾上赫然写着“报国寺”三个鎏金大字,中有大雄宝殿,两殿之间的东西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后有地藏王殿、十王店,真的是三进三出。 据释弥解介绍说,现如今,寺内大小佛像共300多座,每尊佛像形态各异,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是有100多年历史的佛像,经受战火后只剩上半身了,但还是被释弥解仔细地供奉在殿内。寺庙的墙上镶嵌的四块清代古石碑也为众香客留下了永久的追忆。 “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台。”平日里报国寺香火还算旺盛,住持释弥解年事已高,但对于报国寺,释弥解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仍旧打算建造观音殿、舍殿等让报国寺重现昔日的鼎盛。 戴氏宗祠:英雄声威留故土 戴氏宗祠坐落于洪巷乡陡岗行政村,祠坐北朝南,前后共三进,面阔五开间,进深三间,规模较大,整个梁架选材粗壮,檐枋上彩画“猫蝶图”清晰可见。该祠堂于民国期间重修过,祠门正中嵌有“濡南望族匾额”,两侧窗楣上嵌有双狮戏球浮雕石刻,祠门前竖立一对石狮,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祠堂前进房屋及天井边厢屋,油漆斑驳、彩绘陈旧的梁柱,仍能显示昔日的华贵。遍布门窗、房檐、梁柱的三雕图案,刀工细腻、线条流畅,非今日一些仿古建筑所能比拟。祠堂大门上方,双龙戏珠的石雕气势磅礴,生动传神。横亘“戴氏宗祠”门楣上的那块匾额特别引人注目,彰显戴氏曾经有过的辉煌。 据陡岗行政村老人介绍,无为戴氏一脉是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建立的宋国的第十一位君主,谥号戴公,戴公庶子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氏,后世尊宋戴公为戴姓始祖。祠堂具体修建年代,村里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能确定,但依据嵌在祠堂内壁、一块刻勒于“康熙三年”的碑文推测,距今大约已有300多年历史。 守护祠堂的76岁老族人戴恒云介绍,早年,祠堂门前曾竖立一根高大的旗杆,旗杆在封建时代是统治者旌表有功名、功德、声望家族的一种表彰形式,按规制,官员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敬畏。由此可见,当时戴氏一族兴旺荣光。而近现代,戴氏也名人辈出,有清代文学桐城派早期人物戴名世、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的戴氏“昌”字辈的戴端甫、被誉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200师师长戴安澜等。 记者走进祠堂最后一进,房梁砖瓦已是残破不堪,倒塌的地方草木葳蕤,小树有一人之高。“解放前,祠堂被族人用作学馆;建国后,政府征用为粮库。所以,文革中得以幸免。”戴恒云老人说道,九十年代祠堂曾做原排行村村部,村里进行过修缮,但近年来,祠堂一直空置,风雨侵蚀,后面厢房都已倒塌,再不组织修缮,很快就会变成危房了。老一辈人已经发起修缮倡议,等到冬至外地族人回来祭祖,集中开会商讨,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能给予支持,留住这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