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阳春白雪的赏析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9-1-4 18: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琵琶独奏曲,亦名《阳春白雪》,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片段1) 历来有“大阳春”和“小阳春”(又名“快板阳春”)两种不同版本。前者指李芳园、沈浩初整理的十段与十二段的乐谱;后者是近代琵琶家汪昱庭(1872 - 1951)所传,全曲只有七个乐段,可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的乐曲。“起”部标题名为“独占鳌头”,使用加花、“隔凡”以及结构上的扩充和紧缩等民间常用旋法,使《八板》原型得到变化发展,并以半轮、推拉等演奏技巧润饰曲调,充满了生动活泼、明快愉悦的情绪。乐曲开头的八小节在后面循环再现,是全曲各个部分的“合头”。“承”部共两段:“风摆荷花”和“一轮明月”。在八小节“合头”再现以后,高音区展开的旋律更加花簇,结构也扩大了,情绪比“起”部更为热烈。“转”部包括“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三段,这是一个对比性的段落。《八板》变体运用分割和倒装、变化节奏等方法加以展开,并在第六段中引入了新的音乐材料。在演奏上时而用扳的技法奏出强音;时而用摭分弹出轻盈的曲调,尤其是第六段围绕徵音弹出的一连串泛音,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活力。“合”部标题为“东皋鹤鸣”,再现了第二段,并在尾部作了扩充。通过慢起渐快的速度,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并在每拍头上加“划”,不断增加音乐的强度,使全曲在强烈的气氛中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4 18: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曲韵优雅的《阳春白雪》 --------------------------------------------------------------------------------www.huain.com2001-10-13
提到《阳春白雪》,你或许会想到《下里巴人》。在《文选》宋玉对楚王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有位唱歌的人,当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属而和者”(跟着唱的人)不过数十人……,而当唱《下里巴人》时,“国中属而和者”就有数千人,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的《阳春白雪》曲深难学,所以跟着唱的人很少,而《下里巴人》则通俗易学,故有许多人跟着唱,于是便留下了“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的成语。而我们这里介绍的《阳春白雪》是一首通欲易懂、意韵高雅、技巧丰富多变,在民间广为流传且为人们的熟知和喜爱的琵琶独奏曲。“阳春白雪”四个字,在这里完全可以顾名思义,它不再承载高雅难懂这样的含义,而就是它字面的意思,阳春时节的白雪。琵琶曲《阳春白雪》主要取材于流传全国各地的民间器乐牌子曲《老六板》,经过琵琶演奏家们不断加工发展而成。这首古典在各个琵琶流派中都有流传,演奏家们各自发挥才能,不断丰富发展, 经过加工处理形成了各自的传谱。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最早见于1860年鞠士木琵琶谱抄本《闲叙幽音》,名为《六板》共十段。再有就是1929年沈浩初编著出版的《养正轩谱》,称为《阳春白雪》共十二段。后人称它们为《大阳春》,由于结构庞大而松散,所以现在弹这些传谱的人已很少了。现在在全国比较流行的是由上海派琵琶的奠基者汪昱庭先生根据鞠士林的《六板》改编删节成七段的《阳春白雪》。每段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一、独占鳌头;二、风摆荷花;三、一轮明月;四、玉版参禅;五、铁策板声;六、道院琴声;七、东皋鹤呜。这些标题都很文雅,富有诗意,可惜的是这些标题都与乐曲的内容没有一点联系,乐曲丝毫没有标题所提示出来的那种儒雅飘逸的气息和幽静超脱的宗教色彩。乐曲朴实、轻盈、欢快,描绘是一派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曲作者所以要写这样小标题,完全出于文人们的风雅之举,这在过去流传的乐曲中最屡见不鲜的。《阳春白雪》的结构,采用了中国古典传统的“起、承、转、合”的形式。乐曲第一段“独占鳌头”,是全曲的主题,核心乐句旋律欢快、优美、流畅,节奏轻愉活泼,呈现出春风荡漾,杨柳轻拂,鸟呜花间,溪水潺潺的情景。第二段“风摆荷花”和和三段“一轮明月”是乐曲的“承部”。这两段音乐进一步深入发展,主题再现。旋律由低音区到高音区,曲调清晰、热情,使音乐进入第一个高潮,通过音乐让我们领略到春满大地,百花争艳的无限风光。第四段“玉版参禅”,第五段“铁策板声”,第六段“道院琴声”是乐曲的转部。在这里,运用了琵琶特有的技法:拍、摭分、交弦、连续滑音、泛音等等,使音乐多姿多彩,引人入胜,牵人情思。第七段“东皋鹤呜”是全曲的合部。和平共处第二段有点相同。描写人们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对幸福生活追求向往的思想感情。音乐,是一种有准备的完成。我们知道结果,却依然满怀期待,于是,春天,就在禁锢的依次打破中来到。弦外音牌子,即曲牌。南北曲或民间小曲一类,不属于板腔体结构的曲调,用于戏曲、曲艺的填词创作或作器乐曲演奏。每一曲牌均有一特定的名称,俗称“牌名”。这些牌名,或出自原曲歌词的部分词句,或提示原曲的主要内容,或表明原曲的的出处,或略示其音乐的特点,颇为多样,有的可以从中见出该曲牌的来历。如[梁州序]、[伊州令],即明示曲牌的来历,也说明它们和唐大曲有关;[唐兀歹]、[者刺古‘则是少数民族曲名的音译,等等。但绝大数的牌名和曲牌表现的思想感情内容并无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一种标志,表明它是怎样的曲调,如《老六板》。同名的曲牌,其曲调乃至词格,往往不尽相同。而被作器乐曲牌的变化往往更大。参考资料:www.huain.co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