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上个月起右上唇处麻木,抓也不痛,请问这是什么问题,该怎么治?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8-3-31 22: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药并用治疗三叉神经痛(偏头风)
概述:本病是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发生的,如刀割样、针刺样、阵发性剧痛。属中医偏头风或脑风范畴。它可因多种病引起,如内科、外科、肿瘤、耳鼻牙齿等等。
偏头风有内外两种因素引起,自外而得者多有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以风为先,风为百病之长,风挟寒者,阻遏脉络,卒然而痛;风挟火者,风化火,火生风,风火升腾,气血逆乱,清空受扰。由内生者多为气血痰浊凝滞,脾胃湿热上冲;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阳亢生风,虚火上炎。不管何种原因所致,大都属上实下虚之证,上实者面部经脉阻滞 ,不通则痛;下虚者乃阴不敛阳,邪随气逆,犯上作乱;亦可有肝胃实火,熏蒸清阳;或因久病入络,壅滞气血,不通则痛。虽然是一种疼痛,但在中医辨证治疗中也颇为复杂,就笔者所知,有风寒,风火,胃热升腾,肝火上炎,痰火上攻,阴虚阳亢,脾胃气虚,久病入络等等,常见者以风寒,风火,阴虚,胃热较多,这里只谈笔者在临床上治验的几种证型。
一、风寒侵袭型证候:本证型由风寒外袭、稽留经络所致,其症有畏寒、怕冷、闭门不出,一旦冒寒或冷风吹袭,病情骤发,面部先有抽搐感,随即疼痛难忍,犹如刀割,常喜热烫,面颊怕风畏冷,多有鼻塞,流涕,脉浮紧,舌苔薄白。
治则:温经散寒,疏风止痛。
方药: 防风20克 川芎30克 白芷20克
细 辛3克 白蒺藜20克 全蝎 8克
蝉蜕10克 露蜂房8克 甘草 3克 元胡10克 勾藤15克 方解:本方可温经散寒,疏风解痉,有较强的止痛效果。方中防风质润性缓,为驱风,解痉,止痛之良药,通治一切风邪,可治“三十六般风”,与蝉蜕、全蝎合用,能增强疗效。川芎为血中气药,能活血搜风,开郁止痛,上行头目,为治诸头痛之要药,下行血海为通畅血脉之佳品。白芷散风通窍,善治各种头痛,尤对阳明经在面部走行处的疼痛甚效(相当于三叉神经分布区)。细辛串透开窍,驱风散寒,为治诸头痛之良药(用量不宜过大)白蒺藜驱风明目,平肝解郁,行气活血,善治目疾头痛,尤对三叉神经痛引起眼疾者更好。全蝎熄风解痉,通经止通,善治顽固性偏正头痛,且能使各种风药直达病所,蝉蜕轻清升散,解痉熄风,善行皮肤,与全蝎同用更效。露蜂房驱风止痛,甘草和胃调中,缓急止痛。元胡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加减: 1、寒甚者加桂枝8克。 2、面部痉挛抽搐者加天麻10克,僵蚕8克。 3、脾胃虚寒者加吴芋6克。 4、舌暗有淤点,病程较长,痛如锥刺或刀割者加红花10克,当归8克。 5、遇淅淅之风加重者加桂枝8克,姜活10克(淅淅之风即吹动衣襟之微风也)。 偏方: 川芎30克川牛膝8克白芷12克荆芥8克 桑枝 8克白蒺藜10克甘草5克,每日一剂,共服五剂。 食疗方:防风10克,连须葱白两根,小米50克,先将防风葱白熬煎去渣,取汁备用。在将小米煮熟成粥,加入药汁熬少许时间,半凉服用。一般用2—3剂无效时不可再服,此方仅能用於风寒疼痛者。 预防:
注意衣着保暖防寒,防止感冒;不食甘肥厚味,辛辣醇酒,油炸燥焦之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七情和谐,减少发病。 针灸方: 单穴:外关,合谷,下关。太阳,颊车,为本证型必用穴。 透穴:1、眉棱及前额痛者(三叉神经第一支)攒竹透鱼腰加太阳。2 、目下及唇上部痛者(三叉神经第二支)四白透颧髎加下关。3 、下部疼痛者(三叉神经第三支)地仓透夹承浆加颊车。 方义:本方是按循经取穴和以痛为俞的取穴原则。方中合谷乃治疗头面部诸疾病之穴。外关治一切外表疼痛均可用之(前文已述),攒竹宣通太阳之气,活络止痛,透鱼腰治第一支疼痛甚效,加太阳穴可增强疗效。四白能疏风活络止痛(该处有眶下神经)颧髎穴祛风止痛(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分区)加下关疏风活络,清头止痛,三穴配用疗效大增。地仓乃地气上承之意,可扶正气止疼痛。夹承浆为经外奇穴(第三支分布)专治面瘫及三叉神经痛。加疏风止痛的颊车穴效果尤著。 针灸操作:攒竹进针时紧靠眉棱下缘、向外横刺有酸麻感触电感时,将胶布固定针柄(针眼和针柄盖住)。四白进针后其酸胀,地仓进针后麻感向上唇放散,再透刺颧髎,同样方法,用胶布固定。沿皮刺向夹承浆使下颌有酸麻或触电感,再用胶布固定,这种方法叫埋针,可2—3天,亦可长至5天。进针前应严格消毒,以免造成感染。也可不用埋针法,按一般针刺方法应用。每隔一日针一次。
病案举例:
郝××,女,62岁,素患牙痛,屡发不己,五天前感受风寒,突觉右面颊部如刀割样疼痛,呈阵发性,日发数次,每次痛2—3分钟。痛区多在右侧,牵及下颌部、颊部、颧部,眉棱处唯下颌较剧,每因说话进食诱发疼痛。延医按牙痛数治无效,诊时正值剧痛发作,呻吟不止,涕泪俱下,口再流涎,面颊抽动,舌不能伸,痛苦不堪。舌淡脉浮紧,即按风寒施治,针刺外关,合谷,地仓透承浆,四白透颧髎,攒竹透鱼腰,当即疼痛有缓解,然后埋针3天,并开中药。防风20克 白芷20克 川芎30克桂枝10克细辛3 克 白蒺藜20克 勾藤15克 荆芥8克僵蚕10克 全虫5克(研末冲服)4剂。
二诊:药后欣然来谢,面颊诸痛大减,唯偶尔有抽动感,神形与前比,判若两人,紧脉消失,微有浮缓,舌苔薄白。此乃风邪尚未尽息,按原方再服5剂,并埋针五日,诸证俱息,复如常人。
二、胃火上攻型(胃热升火)
证候:本型多因胃热熏蒸,风火升腾而致,面颊部灼热样剧痛,遇热即发,口渴喜饮,龈肿口臭,面红目赤,便干尿黄,脉浮数或细数,舌质红有黄苔。
治则:清胃泻火,疏风止痛。 方药:石羔30克 知母15克
黄芩20克 炒白芍30克甘草5克
丹皮15克
川芎30克 白蒺藜30克蝉蜕20 克 防风20克
元胡12克 干地黄20克
方解:本方为清胃降火,疏风止痛之剂,方中石羔大寒,能泻胃火,又有辛散之效,外可解肌肤之热,内可清肺胃之火,治胃火升腾,引起之头疼有良效。张锡纯认为:“石羔凉而能散,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知母上能清肺热,中能清胃火,下能泻相水,常与石羔配伍,疗效 相得益彰。白芍用量较大,取其养肝柔肝,缓急止痛,能阻止肝风上扰而风火相煽,黄芩,生地,丹皮为凉血清热泻火之良品,合用凑效迅速。其余诸药前方已述。
加减: 1、便秘者加大黄10克,火麻仁10克。
2、烦渴引饮者加石斛12克,芦根10克 麦冬8克。 3、面部抽搐者加勾藤15克,地龙12克,蝉蜕10克。 4、牙龈肿痛者加葛根15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 偏方: 板兰根8克 僵蚕8克,甘草3克水煎温服一日一剂。共服3—5日。
食疗:葛根10克 芦根8克 小米50克,先煎葛根,芦根去渣,药汁内加入小米熬成稀粥,每日一剂,连服三天。针灸法:足三里,内庭,风池,为基本穴位。攒竹透腰,加太阳为一组。四白透颧骨加下关为一组。地仓透颊承浆加颊车为一组,以上三组透穴,根据疼痛部位,任选一组或两组,亦可埋针或一般针法。
方义:足三里乃胃经合穴,又为四大总穴之一、针刺用泻法,可清泻胃热,通经止痛。内庭是胃经荥穴,疏经活络,泻火止痛。风池为胆经,三焦经及阳维脉之会穴,可清热通络,开窍止痛。面部透穴已如前述。
病案举例:
李××,男,50岁,农民,左侧面部阵发性短暂烧灼剧痛3年。每隔半月或数十天发作一次,每次三五日不等,日发10余次,每次1—2分钟,始发于眉棱处,继后延及面颊下颌部,唯眉棱处稍有触及、则疼痛骤发。每于口臭、便秘,身热咽干时易发病,本次发作已月余,日发10数次,近五天来发作频繁,昼夜不宁,多处医治无效。诊时表情痛苦、呻吟不止、目赤流泪、面红发热、眉毛脱落、满口流涎、语音不清、口臭发粘、便干尿黄。当即按胃热升火治疗:石羔20克
生白芍30克 知母12克 蝉蜕12克黄芩15克
白芷20克 川芎30克 防风20克 甘草5克
菊花12克 元胡12克 丹皮12克干地黄12克 露蜂房5克 4剂。
二诊,药后疼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口臭咽干,目赤面红,脉大、舌干,苔黄燥仍存在。原方再服3剂,于第八日病又增剧,症状与服药前基本相似,再察其脉症,仍为胃热过盛,肝风上扰,前方虽效一 二,但泻火药力不足,又拟:石羔40克知母12克炒白芍30克黄芩20克丹皮15克甘草3克 干地黄20克防风20克川穹30克蝉蜕20克白芷30克勾藤10克地龙10克元胡10克露蜂房5克 栀子12克 芦根10克4剂,食后服。
针:足三里,内庭,行间 三穴以清火祛风。攒竹透鱼腰埋针,加太阳。四白透颧骨加下关。地仓透颊承浆,加颊车。行针20分钟疼痛有止,回家五天后再诊。三诊:第五日患者自行来诊,诸证大减,二便通畅,面部仍有短暂抽搐。四白穴指压时上唇仍有麻木和疼痛感。舌干黄燥苔仍在,前方石羔用量减为30克,再服6剂,又针刺三次。10天后诸症消失,再未复发。按:此例病人乃肝胃实火,风火升腾,先治以清火之剂虽收效一二,但因药力不足,致病复发,再以大剂石羔、白芍、黄芩、生地、丹皮、栀子等,清热泻火之品,并又加平肝祛风之品,收桴鼓之效,足见中医辨证之重要性,故辨证立法要慎之又慎,详之又祥,戒之勉之。
三、 阴虚阳亢型证候:肾阴不足,津液亏损,虚火上炎而致。症见形体瘦弱,腰酸无力,颧红发热、失眠健忘、情绪急燥或劳累后易发,发作时面部有抽搐剧痛及紧束感。便秘咽干,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弦细而数。
治则:滋阴潜阳,息风止痛。
方药:干地黄20克 龟板12克 元参12克丹皮12克女贞子10克 地龙15克 黄柏8 克 知母8克 白蒺藜30克 蝉锐15克 川芎30克白芷20克生白芍30克 元胡10克 甘草3克方解:本方乃滋阴潜阳解烧止通之剂,干地黄凉血清热,养阴生津。龟板滋阴潜阳清虚火,止头痛。女贞子、白芍补肝肾阴虚。知母、黄柏泻相火。其余诸药参考前文。加减: 1、面部抽动剧烈者加天麻12克、勾藤15克。 2、腰膝酸软加枸杞12克、桑寄生15克。 3、便秘者加何首乌12克、火麻仁15克。 4、头晕目眩这者加菊花12克、薄荷8克、蔓荆子10克。 5、发热者加地骨皮12克、银柴胡10克。 6、心烦易怒者加丹参15克、五味子12克、远志12克。 7、自汗或盗汗者加旱莲草12克、浮小麦10克。
偏方:炒白芍30克甘草5克桑椹20克,每日一剂,连服3--5日。
食疗方:
枸杞30克菊花15克炒白芍20克,水煎去渣留汁,加小米50克,熬成稀粥加入药汁每日一剂,服三日。针灸:三阴交,太溪,行间。面部透针及加穴均与前方相同。方解:三阴交补血生津,养阴清热,且能滋肾阴,平虚火,止头痛。太溪为肾经穴可滋肾益阴,清热止痛,(为针麻穴之一)行间是肝经荥穴,能养阴清热,熄风止痛。其余穴位均如前述。 病案举例: 黄XX,40岁,干部家属,素性急躁。右侧面颊部发作性剧痛四年,两处医院治疗,确诊为三叉性神经痛,发作时面部有烧灼样剧痛伴有抽动。持续3---5分钟或更长,可突然停止,日发数次。每因恼怒情绪波动,或劳累后易诱发。四天前因与人挣吵,突发面部烧灼样剧痛并有抽搐,日发10余次。伴口苦咽干,头痛烦燥,夜不成眠。大便干,小便黄。舌红少津无苔,脉弦细而数,血压140/90毫米汞柱,当即按阴虚阳亢拟方:干地黄20克元胡10克丹皮15克地龙12克炒白芍30克黄柏6克 知母6克 龟板10克 白蒺藜30克蝉蜕12克川芎30克白芷20克 女贞子20克甘草5克 6剂病人拒绝针面部穴位数,只针行间,三阴交,太溪三次。
复诊: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大便通畅,夜能入睡。唯口苦咽干,易怒心烦,面部抽搐仍在,脉舌基本同前。血压无变化。前方虽效,尚不得力。再加天麻10克,勾藤15克 丹参15克 五珠子10克 菊花15克 7剂三诊:疼痛抽搐消失,大小便正常,情绪稳定,睡眠良好,再服7剂。巩固疗效,劝察其避免劳累,遇事勿急。病人以后又按原方服10剂,共30余剂,再未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