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操行评定等级与大学录取有关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8 | 2008-4-9 1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多大的关系,除非是你的鉴定很糟糕,不过一般来说不会影响到你的录取,高考的录取主要看的还是高考的分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9 1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者无关影响录取的因素除成绩外还有: 首先是各高校的招生政策细节。譬如我省八所自主招生院校规定,考生如果不在A志愿院校中填写该高校,考生将不能享受自主录取优惠政策。这还包括我省的招生政策、招生院校、招生计划等硬性信息。 其次是招生政策中的政策性降分也可能影响考生录取。我省规定,某高校有选考科目要求,在录取时如果某专业在投档线上按选考科目录取生源不足,且无法按选考科目调剂录取,可在省控线上按所需选考科目要求投档,该高校按选考科目顺延录取,各科目录取最低分差距在30分以内;直至调整该专业招生计划。此外,高校使用预留计划进行选择性招生时,同样会出现降分录取的情况。这些也会影响到考生的录取。 第三,虽然今年仍是见分填报志愿,但考生要尽可能了解自己的分数在全省处于什么位次,知晓招生院校近几年的生源和录取情况。特别是省内热点高校,尽管投放江苏的招生指标较多,但考生追逐的热度也很高,所以考生一定要了解相对于所要报考的院校,自己处于什么分数段位,做到填报时心中有数。最有效的办法是跟相关高校联系,请该校专家帮助考生做出判断。南航有关人士就提醒说,根据往年情况,全省前12000名的考生填报该校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第四,招生院校的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培养特色和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是考生需要关注的。因为这涉及到考生进校后的培养和今后的出路。因此,考生填报时既要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要有利于考生个人的就业和发展,就业率在这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第五,考生自身的因素也影响志愿填报和录取。譬如考生的兴趣和能力。高校有关人士建议,考生尽量不要填报自己不感兴趣的或能力倾向不宜从事的专业。虽然高校也提供了很多转专业的机会,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能成功转专业的。还有就是考生的身体状况。填报志愿前,一定要结合体检结论来选报院校和专业。譬如大多数军事院校、医学院校都对考生身体条件有要求,还设定因某项条件不合格而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不宜就读的专业,这些,考生一般不要填报。 第六,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也是考生在选择填报志愿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考生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通常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学费和消费较高;独立学院按办学成本收费。虽然现在高校都有助学政策,但对于家境较困难的考生来说还是应该注意的。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志愿扎堆”。有关专家表示,实行平行志愿并不能消除志愿扎堆的现象。他们预计,大多数考生可能会在B志愿中被录取。因为A志愿通常是考生拿来“碰运气冲的”,而B志愿就是比较保险的,C志愿则是保底的。所以不排除A或B志愿出现扎堆的现象。因此,考生在选择时,要注意区分院校之间的梯度,减小自己落榜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9 1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试制度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传统考试制度的弊端可归纳为四点:首先是考试目的具有极大的选拔性、淘汰性,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把他们的学习引向“应试”的歧途;其次是考试管理过于集中,自上而下搞“统考”,造成教师“考什么,教什么”的局面,颠倒了考试为教学服务的主次关系;再次是考试内容片面、僵化,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切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排斥在考试之外,导致学生只知道读死书与死读书;第四是考试方法单一、死板,造成“纸上考实验”、“纸上考实践”、“纸上考品行”等怪现象。由于我国考试制度类型多、层次多,因此每种考试制度又存在不同的问题,就拿高考制度来说,就存在很多弊端:1、地区差异。高考的地区差异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从高校多年来的招生情况看,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虽说高考分数低,然而进入高校后,却大多表现出色(这种情况在城乡学生中也有体现),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素质教育的产物。试想一个把全部精力用于高考的学生与一个只把三分之一精力用于高考的学生相比,哪一个所掌握的考试之外的技能更多?反之则说明,我们的高考并不是某些专家们所自诩的“能力为本”。2、“一考定终身”。对于学生长达12年的学习来说,最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次考试、一张试卷,而在此之前的一切都不重要。在高考前,将高三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处分全部取消已成为许多学校不成文的惯例。这当中当然有许多是可以也应该取消的,然而不排除有些行为习惯乃至品行有严重问题的学生也因为高考成绩尚佳而免去处分。所以从各高校中不时传来学生在校严重违纪甚至酿成大祸的消息,而这些从高考分数,从学生档案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对于大多数老师和学生,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高考,而与高考无关甚至关系不大的学习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3、文理分科。现阶段大多数省份学生参加的是文科、理科综合考试。于是高一结束后的分班就至关重要了。原则上是尊重学生意愿,然而为了留住“好苗子”,赶走“差生”,班主任各显其能,甚至老师之间为此勾心斗角,争论不休。更有甚者,有些乡镇学校高一一进校就分文理科,很多文科生的理化生知识为零,很多理科生对人文学科一无所知。这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所带来的危害表面上看起来是由一些短视的校领导、老师造成的,而从根本上说则是我们的高考制度造成的。4、言行不一。在高考试卷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是标准答案,而除语文的作文外,几乎没有突现学生个性的试题(无论文科或理科题目)。有的试卷就连作文也不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因为经过高三一年的训练,学生们心中早已了然于胸,什么样的作文容易得高分,什么样的作文不会出错,什么样的作文绝对不能写等等……更不用说其他试卷了,从试卷中我们无法了解学生的思想,无法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我曾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报道,一名学生报考军校,出是题目之一就是你为什么报考军校,很多学生都回答保卫祖国之类,只有一名学生说家境贫寒,希望能保留一份城市户口,结果被评卷人打了一个低分。这是一张对成年人来说也异常枯燥无味的试卷,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尚未成年的学生,有学生说,高考之后最恨的就是学习。我们培养出了一批厌恶学习却会考试的学生,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5、城乡差别。近年来,很多地方已经连续几年出现了大城市的高考成绩低于中小城市,城市的高考成绩低于乡村的现象,教育部门的领导不解,城市学校的教学设备比农村学校先进,城市家长对子女教育比农村家长重视,城市学校的师资力量比农村学校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原因其实很简单:其一是部分乡村中考的淘汰率高,而城市高中较为普及。部分农村高中违规操作,在高考前以预考或其它方式先淘汰一批高考上线无望的学生;其二是农村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普遍比城市学生要长,课时更多;其三高考试卷虽然近些年来由“知识本位”转为“能力本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明显提高,但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其实更高,而城市学生普遍基础知识不过关。参考资料:http://source.mastvu.ah.cn/gaoxiao/ku/dbsf/ddjygg/00/wenjian/Chapter10.doc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9 1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流程是这样的按照考分排名,大学划到线,你的分在它的线上,且你的志愿报的它,你一般就能上那个大学了如果你的考分和别人一样,那看语数外(各地不一样,但大概都差不多),再一样,那大学才会看看你高中的什么档案,所以你完全没有理由害怕什么的!这个我已经说了,只要你的分够了,大学都不会看你的档案,还怕什么是案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9 1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毫无关系,楼上说的不错,除非你有案底。高考录取要求好像拘留过,一年以内不准录取。放心好了,绝对没问题。兄弟,简单点给你说吧,分数才是命根。高考就是看你高考分数,任何考试都是实力80%,运气20%,努力学习才是关键,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9 1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的!除非你以前犯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9 1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吊事,你放心考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9 1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9 1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多大的关系,除非你有案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