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之人"的"人"是什么意思?-----<伤仲永>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08-4-13 16: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13 16: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受之人"的意思是:不接受后天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13 16: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伤 仲 永 【题解】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伤,悲伤,这里是“为……感到惋惜”的意思。 【作者】王安石, 字介甫,宋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原文】金溪[地名,在今江西金溪]民方仲(zhòng)永,世隶(lì)耕[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世,世代。隶,附属,隶属]。仲永生五年,未尝[不曾,从来没有]识书具[书写工具。这里指笔、墨、纸、砚],忽(hū)啼求[索要]之[代词,代书具]。父异焉[对此感到惊异。异,感到惊异],借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与[给]之[代词,代方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题写]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团结族人。收,聚,这里是“团结”的意思]为意,传一乡秀才[这里指读书人]观之。自是[从此]指物作诗立[立刻]就[完成,这里是“写好”的意思],其文理[文采和道理]皆有可观[值得看]者。邑(yì)人奇之[同县的人认为他是奇才],稍稍[纷纷]宾客其父[把他父亲当宾客对待。意思是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有的人]以[用]钱币丐[gài,求,索取,这里的意思是“花钱请(仲永题诗)”]之。父利其然[认为那样有利]也,日[每天,天天]扳[pān,牵,拉]仲永环谒(yè)[四处拜访]于邑(yì)人,不使学。 余闻之[代词,指代这件事]也久。明道[宋仁宗年号之一]中,从[跟从]先人[亡父。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父亲已故去,因此这样敬称]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chèn, 相当,符合]前时之闻[名声。这里指好名声]。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mǐn)然众人矣[与一般人没什么区别了。泯,消失。然,……的样子。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译文】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仲永出生五年了,从来不认识(笔、墨、纸、砚这些)书写工具,(他)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此觉得很奇怪,从邻居家借了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立意,全乡的读书人竞相传看。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 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都很惊奇,纷纷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来求仲永题诗。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天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父亲一起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有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得已经)不能符合以前的名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家,又到了舅舅家,问他们仲永的情况,他们说:“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内容】课文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金溪县神童方仲永,出生在世代务农的家庭。五岁的时候,他突然哭着要笔墨纸砚。他父亲从邻居家借了给他,他当即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主旨是赡养父母、团结族人,引起了全乡读书人的重视。从此大人指着东西他就能作出诗来,并且诗的文采和主旨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同县的人认为他是奇才,纷纷邀他父亲做客,甚至花钱请仲永作诗。父亲以为有利可图,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四处拜访,不让仲永学习。 “我”早就听说过这件事,后来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当时仲永十二三岁的样子,“我”让他作诗,已经写得不如从前好了。过了七年,“我”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他们说:“跟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 第一段:作者详写了方仲永的神奇,同时也为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退埋下伏笔:“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第二段:写了方仲永才能衰退的过程,着墨虽不多,却把事情的全过程交代得很清楚。 【主题】课文通过写仲永从具有神异的禀赋到“泯然众人”的过程,揭示了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这一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13 16: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