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与时俱进,凭什么道歉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9: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视十套《百科探秘》栏目最近在预告新一期节目《阿房宫消失之谜》时,主持人把“阿房宫”念成“āgōng”,遭到一些网友的批评,说是央视把音读错了,认为应该读为“ēgōng”。随后,央视在其网站上发表了《关于“阿房宫”读音的说明》,表示说自己并没有读错,声明中说,既然无法确知秦朝古音对此的确切读音,那么这两个字可以按照现代汉语读音,中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和李毓芳教授都认为这样读。而训诂学教授宋子然等人认为,央视在狡辩,读错音应该道歉,“阿”是山之意,应读e,“房”是旁的通假字应读pang。网上更有激烈批评,说央视拒不认错,是“江湖大佬的霸权”。(相关报道见本报9 月14 日22版)
本来,两个字的读音问题大可不必动什么干戈,可是现在问题严重了,它涉及到了话语权和霸权问题,如果进而思辨一下,又涉及到如何对待文化上的不同观点,以及如何对待历史事物的与时俱进问题,所以很有必要讨论一下。
研究历史或训诂文字,是为了弄清楚古代时是什么样子,而不是为了让我们现在的生活回到古代时的那个样子上去。就拿“阿房宫”来说,即使历史上确实读为“恶旁宫”,可那又怎么样?阿房宫已经烧了,早在2000多年前就没有了;把阿房宫读为“恶旁宫”的人们也早就不存在了,我们何必要回到往古中去?再说了,连阿房宫这个名称都未必是当时确称,因为“山旁的宫殿”,只是普通词组,并不是专有名词。我们生活在现代,如果往古的某事已经和现在没有关联,那为什么非要回到往古?倘若某字的义项至今有现实含义,那是另外一回事。比如陷害岳飞的万俟呙的“万俟”应读为moqi,这是应该坚守的,这倒不是因为古代这样读,而是因为现时也这样发音。至于“叶公好龙”的“叶”姓,按古音为she,可是现在都读为ye,还有谁非要求按古音读为she吗?成语“每下愈况”,按庄子的原文该是“每况愈下”,是不是也要匡正?时代是发展的,语言是发展的,一切都要与时俱进。我们生活在当代,电视的读音也是读给当代人而不是读给古人的,那么有什么必要非还要按古时的读法来要求今人的读音,非要按古时的章程匡正今天的生活?央视作为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引领者,遵循现代汉语的要求,遵循现代汉语词典的规范,有什么不可?相反的,眼睛总盯着过去,一味要求“祖宗之法不可改”,古人的发音不能变,那才是食古不化的泥古教条。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漫说不确知秦时对“阿房”的发音,就是确知,也是不必遵照的,甚至中学教材里对“阿房”的epang注音也是该修正的。
批评者说:“节目读音应该遵守语言标准化,使用大众认可的语言。”这倒是正确的,但就阿房宫而言,如果真正到多数普通群众中调查,恐怕还是读afang者,是大众认可,而且是现代汉语标准化。
退一步说,一方读为“恶旁宫”,一方读为“阿房宫”,各有各的理由。对于文化上的不同观点,本可以相安共存,就像“莫名其妙”和“莫明其妙”、“名副其实”和“名符其实”共存一样,这是一种宽容。何必非要说,只有我是对的,你非得“认错、道歉”不可,否则你就是坚持错误。真不知道,是仅仅在自我辩解的央视“耍江湖大佬”呢,还是咄咄迫使央视道歉的人们霸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